潮汕话|潮汕方言“支铜匙物害去”怎么回事? 小时候,家里开饭时用来舀粥的勺子,有的是用木头雕凿的,有的是用铝合金材料做的,潮州话叫做dang7si5。这个读音,在我心中的概念是“重匙”,因而纳闷:这勺子也不重啊,怎么有这个名字? 有一次,与邻居一个男孩玩耍,把木头勺子弄坏了。男孩哭着说:“支dang7si5物害去。”他妈说:“又唔是铜个、铁个,害就害哩。”我突然大悟:此物叫做“铜匙”! 这种糗事不独我有,好多人把各样勺子都叫“铜匙”。
潮汕话|潮汕方言“潮州人常食乜个?” “潮州人常食乜个?”见到这个问题,可能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潮州菜、潮州小吃。我的答案是“潮州物件”。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文化和历史的视角看,养活潮州人的就是潮州的乡土物产。潮州话忠实地记录了这些可以用来吃的“潮州物件”。大抵可分三类: 一类是本地、外地都有,被取了个潮州特色的名字。此类在瓜果蔬菜和海产品中最常见,如:吊瓜——黄瓜,地豆——花生,物食——零食,番葛——地瓜,番瓜——南瓜
潮汕话|潮汕方言“熟面熟面”与“生毛生毛” 记得小时候,老师常批评不思考不勤奋学习的同学“猪猪”。一位中学语文老师更独特,呵斥学生整天“猪猪然”。当初只觉得这个骂法好玩,后来才发现此“骂名”值得玩味:“猪猪”就是像猪的样子,“然”源自古汉语虚词,用在实词后面表示状态,“显然”“忽然”“飘飘然”之“然”是也。“猪猪然”三个字,把现代潮州话和古代汉语两个语法形式结合起来,这位语文老师何其幽默啊! 细细想一想,潮州话“猪猪”这类用法还真不少。嫌
潮汕话|潮汕方言“生枯柏历” 无中生有、挑起摩擦、事端的行为,潮语称为“生枯柏历”。 看似粗鄙,老土,实则很古且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先说“枯历”: 古代人始死,立木于庭中,上面横架一木如门,叫做“重”(在木主即神主牌未及雕制之前代以受祭的木)。横木下悬鬲(亦称“历”,类似砂锅的炊具),中盛粥,谓为死者神所凭依之物,葬后始改用木主。亦即是说,“柏历”是神主牌之前身。魏晋以后,又有所谓“凶门柏历”者,置于门外以作丧宅之标志,略似
潮汕话|潮汕方言“纸上的潮州话” 喂,食抑未?日昼食糜抑(不是)? 读者诸君看到这个开头,是不是有点懵?有点穿越?别急,我在用潮州话跟大家打招呼啊。我问大家:吃了吗?中午吃稀饭吗?各位要是没把大脑的“信息处理系统”切换到“潮州话模式”,当然懵了,觉得穿越很正常啦! 真有意思,我们天天说的潮州话,写成文字,却差点认不出来了。这是从文字向口语转换的问题。倒过来,将潮州话口头说的写下来,也有障碍:一是确实无字可写,二是不知有字可写。
潮汕话|潮汕方言“说一道二” 我认识一对兄弟,大哥名“C一”,小弟名“C泽”,用潮州话喊大哥,熟悉的人都叫他“C乙”,不熟悉的常叫他“C泽”,与小弟混为一谈了。混淆的原因是,“一”字有“乙”“泽”两个读音,使用时未加区别、精准选择。 要讲这个“一”字,还真有话说。“一”字,原来只有一个读音:“乙”。根据专家考证,潮州话表示数目、读为“泽”的字写作“蜀”。西汉杨雄《方言》有注:“蜀,一也。”“蜀”字,正是 “烛(燭)”字的声旁
潮汕话|潮汕方言“雅、雅人、雅饬” 雅(yǎ,潮音),是汉语的常用字,凡是正规、标准、不俗、优美的事物,皆可冠以“雅”字,如:才情富赡、品格高尚者称“雅士”,不同寻常的才智称“雅才”,雅正的文辞称“雅文”、“雅句”、“雅言”,精致、舒适的处所称“雅座”,宏大的气度称“雅量”,文雅的聚会称“雅集”,高雅的胸怀称“雅怀”……等等。 “雅”字本身带有褒义,又适用于各种各样的场合,故在敬词、套语中往往可见其踪影,借以
潮汕话|潮汕方言“鸡母”和“人客” 众所周知,潮州话称母鸡叫“鸡母”,称公牛为“牛牯”,语序与普通话相反。 从语言学上看,这是潮州话构词法方面的一个特征。“鸡母”“牛牯”反映了潮州话名词性偏正式双音词中语序最独特的一种构词方式:表物种名的主体成分在前,表性别的修饰成分在后。 还有一个特别之处是,潮州话表示性别的语素较多,运用范围各有不同。“母”“牯”搭配最广,几乎所有动物都可使用,如鸭母、鸭牯,鹅母、鹅牯,猪母、猪牯,狗母、
潮汕话|潮汕方言“鹞婆叼鸡囝” 儿时在农村常听大人吩咐,要提防“鹞婆叼鸡囝”。“婆”潮语读作“波5”,就是“姑婆”的“婆”。我好纳闷:为何要提防的是“鹞婆”,而不是“鹞公”?心想“鹞公”比“鹞婆”更凶才对呀!后来大人又说:“鹞婆有母的,也有公的。”于是追问:“既然叫婆,怎么是公的?”大人指着墙角的大竹篓反问:“笚(读卡4)婆是母的?”对呀,笚婆就是装鱼虾的大竹篓,何来公母呢?再后来,我又见到了被称作“蚝婆”,难分公母的大牡蛎。
潮汕话|潮汕方言"潮州三字句俗谚" 抆剑窗 潮音:(蚊3声) 释:要窜过一定的难关叫“抆剑窗”。 嘎嘎滚 潮音:嘎(甲4声) 释:人群聚集,声音十分嘈杂叫“嘎嘎滚”。 喷的咊 潮音:喷(方5声) 释:唢呐,潮州叫“的咊”。“喷的咊”,即“吹唢呐”。 渌渌呎 潮音:渌(录4声) 呎(尺4声) 释:固体东西化为几将液体,人们便称之为“渌渌呎”。引伸为对事物无能固定难以凝聚,呼之为“渌渌呎”。 臭到(尸气) 潮音:(尸气
潮汕话|潮汕歌谣 潮州歌谣是以潮州方言为载体、流行于广东潮州、汕头、揭阳、汕尾中部及海外潮人聚居地的民间歌谣。潮州歌谣因记载阙如无法追溯其起源,但至迟到宋代已有畲歌和疍歌之分。明清时期关于潮州歌谣的描述见于各种文献,明末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十二)“粤歌”条云:“潮音似闽,多有声而无字,有一字而演为二三字,其歌轻婉,闽、广相半。中有无其字而独用声口相授,曹好之以为新调者,亦曰畲歌。农者每春时,妇子以数十计,往田插
潮汕话|潮语比拟“风趣含哲理” 潮汕人在日常口语交际中,常借助动物并通过其特征,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进行讽喻,亲切生动而又富含生活哲理。 “狐狸勿笑猫,尻仓平平(同样)皱!”潮汕人把野猫称之为“狐狸猫”。这句俗语运用比拟手法,讽刺世人,“彼此德行都差不多,就不要嘲笑对方了”。最精彩之处在于用“尻仓”来作喻,“尻仓”即“屁股”,属于隐私部位,喻指人们总有一些见不得光的隐私,不可动不动就嘲笑别人。 “猫叫家己个名。”听过生动的,却
潮汕话之潮汕民间谚语大赏 潮汕民间谚语大赏潮汕谚语是潮汕人日常口头交流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潮汕人民对生活经历和经验的高度概括和归纳,蕴涵着潮人的生活哲理和处事原则。以下是潮汕地区广为人知的民间谚语:1、好做初一好做十五(以牙还牙,)2、有银纸烧无银纸夫。(钱不值钱了)3、三分戏品,七分做人(为学做戏,应先学做人)4、青竹梅唔过四月八,洋梅唔过五月节。(指最后成熟期)5、好心乞雷扣。(好心好意反被反咬一口)6、死命拾着活猪屎
潮汕话潮州话太土?那都是汕头揭阳潮州“潮汕八音”惹的祸。 之 方言 方言是区域文化最具表象化、表现力的文化内容。潮州方言,即潮州话、潮汕话,属汉语方言八大语系之一的闽南语系次方言,也是现今全国最古远、最特 …
潮汕话首次出现在澳洲联邦国会议员就职演说中,潮汕姑娘廖婵娥创造华人从政奇迹! 7 月 23 日下午,澳洲联邦国会历史上首次聚集了 160 位之多的华人面孔,他们的到来是为了共同见证廖婵娥 (Gladys Liu) 女士当选联邦国会众议院议员后的首次演说! 廖婵娥这位祖籍潮汕
潮汕豪门家族出手英国!3.7亿买下伦敦牛津街大楼 又一香港豪门出手英国伦敦。 廖创兴企业3.7亿买下伦敦牛津街大楼 2023年4月10日,香港廖氏家族旗下的廖创兴企业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Pre …
潮汕贡菜 第一次接触贡菜,以为是进贡朝廷的什么名菜,后来才发现理解错误。原来潮汕有许多带“贡”字的食品:“贡菜”、“贡腐”、“贡菜脯”、“贡豆干”等,有的人将这个字理解为“进贡”的“贡”,这是错的…… 在省城广州的大小食肆,正式上菜前常有一小碟“贡菜”供食客“磨牙”。此“贡菜”切成细长条,看起来绿绿的,吃起来脆脆的。有人说这种“贡菜”是特指某一种植物,有人说与“进贡”皇帝的“贡”有关。二说皆谬,其实“贡
潮汕资本120亿项目暗度成都,背后是这位大佬! 近日,成都市温江区星河科创城完成项目备案。该项目位于成都市温江区涌泉街办大田社区2、3、4、5组、明光11、12组。项目总投资120亿元人民币,总建筑面积约 …
潮汕轻食拍摄(牛肉丸,粿条,汤粉,美食摄影)-潮汕设计图; 专注美食摄影,专业上门拍摄,深圳上门拍摄免收交通费 拍摄咨询欢迎【添加微信】详谈。欢迎来到木白美食照相馆 我是美食摄影师木白 作者 木白美食照相馆 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