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话|潮汕方言“纸上的潮州话”
▼
喂,食抑未?日昼食糜抑(不是)? 读者诸君看到这个开头,是不是有点懵?有点穿越?别急,我在用潮州话跟大家打招呼啊。我问大家:吃了吗?中午吃稀饭吗?各位要是没把大脑的“信息处理系统”切换到“潮州话模式”,当然懵了,觉得穿越很正常啦! 真有意思,我们天天说的潮州话,写成文字,却差点认不出来了。这是从文字向口语转换的问题。倒过来,将潮州话口头说的写下来,也有障碍:一是确实无字可写,二是不知有字可写。
喂,食抑未?日昼食糜抑(不是)?
读者诸君看到这个开头,是不是有点懵?有点穿越?别急,我在用潮州话跟大家打招呼啊。我问大家:吃了吗?中午吃稀饭吗?各位要是没把大脑的“信息处理系统”切换到“潮州话模式”,当然懵了,觉得穿越很正常啦!
真有意思,我们天天说的潮州话,写成文字,却差点认不出来了。这是从文字向口语转换的问题。倒过来,将潮州话口头说的写下来,也有障碍:一是确实无字可写,二是不知有字可写。
从上学读书之日起,父母总是吩咐要多识字。但几十年下来,还有好多字不识、不懂。不少潮州人都有一个困惑,那就是常常觉得潮州话有音无字。客观的说,有音无字这种情况是存在的。人类语言的基本形态就是口头语言,书面语言是后来才出现的,好多少数民族语言至今还没有产生文字。可以肯定地说,不是所有的潮州话口语都有字好写。
但同时,很多潮州话语音本有字,只是不为我们所知。
在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扫盲、应试教育中,顺应着推广普通话的时代浪潮,潮州的读书人更习惯按照官话(普通话)的标准来书写,方言词、方言字被看作不规范而逐渐边缘化,大量与口语对应的汉字不为人所知、所懂。回到本文开头的招呼,“食”“抑”“未”“昼”“糜”这几个字都是常用字,它们在潮州话的用法都来自古代汉语: “食”作动词;“抑”是抑或之意,表示选择; “未”是未尝之意;“昼”是白昼之意,潮音逗3(逗音第三声,下同),潮州话用“日昼”表示中午或近午之意;“糜”就是稀饭了,潮音妹5。至于“(不是)”,潮音迷6,不是之意,是个方言字,下文还要说说。“食糜抑(不是)”相当于“吃稀饭还是别的”。这几个字在潮州音字典中都有相应注音和释义。事实上,口语中的潮州话好多都能变成纸上的潮州话。
有部分词语,潮州话口语中常用,与它对应的字存在于汉语字典、典籍中,这些字长期不用、少用,一般的字书、字库不收,懂得写、懂得用的人如凤毛麟角。譬如,打喷嚏,潮州人叫做“错喉”, “错喉”的写法可在古籍中见到。唐人赵璘《因话录角》记载宁王李宪在与其弟唐玄宗皇帝一起进餐时的一个小插曲:“宁王对御坐喷一口饭,直及龙颜。上曰:‘宁哥,何故错喉?’”这件事,后来有人作了演绎,说李宪把喷嚏打在皇帝脸上后,急忙伏地请罪。这时,在旁伺候的乐师黄幡绰唯恐玄宗发火,便机灵地打圆场:“刚才宁王不是错喉,而是‘喷帝’,是在赞美皇上啊!”一句话,把玄宗给逗乐了。有人并据此说,“喷嚏”就是由“喷帝”演化而来。
前些年饶平人张惠泽先生经考证,将这些今天罕见,多数人不知、不懂的“僻字”编成《潮语僻字集注》出版。该书收录僻字1482个,参照《集韵》《康熙字典》《汉语大字典》《广韵》《玉篇》《说文》等进行解释,弥补了现行潮州音字典的不足。许多读者惊讶地发现,原来潮州话小孩写作“囡囝”,拍案写作“抃床”,清明节“过纸”写作“祪纸”,肥胖写作“肥腯”……
还有一些字如今只在潮州方言中使用,或与其他某些方言共用。这些字有的在古籍中出现过,被潮语沿用或借用,有的是潮语自造的,通常把它们叫做方言字。我市的凤凰镇有个“乌岽山”,那一带的茶园叫“茶輋”,“岽”“輋”都是方言字:岽,潮音东3;輋,潮音斜。下面几个也是:墘,潮音纪鼻化,表示旁边、附近,器物的边沿,如田墘、海墘、床墘、碗墘;汫,潮音整,地名,饶平有个汫洲镇;冇,潮音怕,表物体不坚实,如冇蟹、冇菜头。
还有几个方言字很有意思,是上下结构、可以“望文生义”的合音字,字音是两个充当偏旁的字的潮音合并而得:(不是),潮音迷6,“唔是”的合音,不是之意;(不畏),潮音微3,“唔畏”的合音,不怕之意;(不会),潮音买6,“无会”的合音(会,潮音鞋6),不会之意。两个字读得快了,合为一个音的语言现象,普通话里也有,如:“那、哪”这两字,除了分别读n、n之外,也可分别和 “一”字合音读作ni、ni,表示“那一” “哪一”。不同的是,普通话“那、哪”这种情况,是赋予一个字多一个读音、一个意义,潮州话则是合音后另造一个会意字。
还有一些字,在潮州话中有独特的含义和用法。我们看这个“厝”字,潮州话中表示房屋,建房子叫“起厝”,新房子叫“新厝”,宅基地叫“厝地”。这个字义在普通话里是没有的,在古汉语中也未找到对应或关联的义项。我多次跟机关中写材料的同志建议,在上报或公开发表的材料中不要将“宅基地”写成“厝地”,要不然外地人看了就如坠五里云了。在闽南方言区、闽东方言区中,常在“厝”字前边加上姓氏表示村庄等地名,如李厝、林厝、陈厝、沈厝,等等,“李厝”类似于北方的李庄、李村、李家屯等。从福州、厦门到汕头、潮州,就我所知有五个“李厝”。叫“林厝”的,福州、漳州、台湾、汕头和潮州的饶平、潮安都有,揭阳的玉湖、渔湖各有一个,远在新加坡有一个“林厝港”。你在有汉字的地方行走,见到姓氏加个“厝”字的地名,基本上可断定,当地居民不是讲闽南方言,就是讲闽东方言。有意思吧?
顺带说一下,“厝”字潮州音与“处”字相同,潮人普遍受此影响,将其普通话误念成ch。其实,“厝”的普通话读音是cu,与“措”“错”相同。这三个字共用一个声旁“昔”,在上古音系中属同一韵部“暮”。
▼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