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趋势下潮州木雕的发展调研-潮汕历史文化; 互联网+趋势下潮州木雕的发展调研 2017年7月17日,由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商学院社会实践部凿木流年调研队进行的为期七天对潮州木雕以及其与互联网结合情况的调 …
当年,红红火火的汕头旅社见证汕头埠繁华-潮汕历史文化; 当年,红红火火的汕头旅社见证汕头埠繁华 当年的汕头旅社,商贾云集,宾客往来众多 骑楼是当年汕头埠的特色建筑 汕头旅社旧址。 商平路上藏着许多历史建筑 …
潮汕“功夫茶”or“工夫茶”,请在盈盈茶香中找答案… 它诞生于山野,寄身于丘陵、山谷,清风与雨露滋养它成长。 它接受日光的沐浴,历经一道道工序的催化,在无声的时光中静待知音。 当它与甘霖相遇,便释放出 …
走三天三夜送华侨“血汗钱”,听听批脚陈顺荣和陈四合批局的尘封往事 作为最早的“快递员”,批脚的经历及其所见,本身就是一部侨批的历史,亦是中国地方乡村社会的发展印记。韩山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潮学研究院)院长陈海忠 …
陈嘉庚、陈慈黉是一家?潮汕第一大姓陈氏都是谁的后代? 陈林蔡,天下得一半 ▲ 陈姓图腾 在全国性的姓氏排列中,陈姓大概处在第5-7位之间,但在福建、江西、广东、台湾等南方省份,却长期稳坐第一把交椅,有“陈林 …
潮汕特产|高堂菜脯 菜脯,即萝卜干。因萝卜在潮汕俗称“菜头”,故称“菜脯”,是潮汕地区的特产之一。产于广东省饶平县高堂镇的菜脯更以其色泽黄珀鲜艳,味道香甜,肉厚酥脆等特点而著称,深受群众喜爱。高堂菜脯美味香甜,除萝卜质优外,还有其独特的腌制方法:腌制时,按萝卜数量的多少在沙地开挖一堀,腌制前,先将拔起的萝卜去掉叶片,放进盐水桶里浸泡片刻,捞出来之后将其一一排在比较平坦的地面上晒日,当天晚上再将萝卜片放进盐水桶浸泡片刻
潮汕工艺|揭西客家红酒酿造技艺 客家红酒即糯米酒,又称红米酒、甜酒、酒酿、醪糟,是客家地区家家户户必备饮品。揭西客家红酒酿造技艺主要分布在揭西县境内客家人居住的广大山区和部分邻近的潮汕人居住地区,包括上砂、五云、良田、坪上、河婆、龙潭、南山、灰寨、京溪园、五经富等乡镇。 揭西县内的家庭大多都会酿造红酒,自给自足。1958年,政府在高田农场成立了国营酒厂,有部分乡镇也办起了集体酒厂。改革开放以后大部分酒厂停产、倒闭或被
潮汕手艺——手钩花 手钩花,即钩编织服装,是传统的潮汕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民族文化。其一针一线在心灵手巧的潮汕妇女的手中,便能使之成为一件件时尚美丽的服饰摆件。一针一线,一抽一勾,曾经的技艺,现在的回忆,勾花的故事。待我细细告与你知。这是什么?“针啊”干嘛用的?“我母鸡啊”(不知道) 不奇怪,因为一开始小编我也不知道这针是干嘛用的,咳咳咳~不知道的同学注意听讲啦 勾针 勾针又称“花针”是奶奶辈
潮汕文化——潮汕习俗之潮汕出花园 【导读】中国地大物博,各地民风民俗不同,涌现了丰富多彩的风俗,它们如涓涓之流汇成了中华文化的泱泱大海。潮汕因历史和地理原因,有自己独特而鲜明的文化风俗。而“出花园”的习俗,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习俗。这种习俗随着潮人的走向世界而向外传播,在东南亚各国华人中被传承着,其仪式更传统,更繁琐。这其实是一种对家园的思念,通过对中华文化执着的守护,表达对故园的眷恋。【大潮社】古代男子15岁而束发,20
回顾54年前潮汕地区那个18级台风,缅怀不朽的英魂! (惠来县客鸟尾的728台风登陆点) (惠来县客鸟尾的728台风登陆点) 1969年的7月28日,让汕头人无法忘记的那一天。被汕头人称之为最恐怖的7.28强台风。有谁 …
潮汕文化|潮剧名家黄玉斗 黄玉斗,男,潮剧乌衫角、教师。字世高,俗名阿斗。揭阳市人。玉斗家境贫苦,只念过两年小学,9岁便入“圆身”纸影戏班学戏,15岁时卖入老三正顺班为童伶。玉斗天资聪慧,入班后第3天即能上演《柴房会》中的穆二娘,以后又主演过《秦雪梅吊孝》、《人道》等多出剧目的主角,为名噪一时的乌衫旦。1924年随班往泰国演出4个多月,回国后拜师学习导演。1934年转入中一枝香任导演,并随该团至泰国演出。“七七”事变,举国
潮汕话|潮汕方言“鹞婆叼鸡囝” 儿时在农村常听大人吩咐,要提防“鹞婆叼鸡囝”。“婆”潮语读作“波5”,就是“姑婆”的“婆”。我好纳闷:为何要提防的是“鹞婆”,而不是“鹞公”?心想“鹞公”比“鹞婆”更凶才对呀!后来大人又说:“鹞婆有母的,也有公的。”于是追问:“既然叫婆,怎么是公的?”大人指着墙角的大竹篓反问:“笚(读卡4)婆是母的?”对呀,笚婆就是装鱼虾的大竹篓,何来公母呢?再后来,我又见到了被称作“蚝婆”,难分公母的大牡蛎。
纪录片 ·《潮汕的味道》| 第三季-潮图设计 纪录片 ·《潮汕的味道》| 第三季-潮图设计 喜爱潮汕本土文化设计 · 喜爱小风格趣味插画 · 喜爱传统文化味道 插画的17年2月创作的 · 今年四月闲来无事加以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