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民间姓氏故事

姓文化是人类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欧洲人普遍使用姓氏历史还不上400年,有些地区直到20世纪尚未普遍使用。1935年,土耳其以法律形式规定使用姓氏。1875年,日本颁布法令,实施户籍登记,要求每一个日本人必须有姓。日本的姓常见的有渡边、河野、竹下、山本、大川、龟田、小岛、小林等。日本人的姓是唯一没有血缘意义的。缅甸人则有名无姓。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的国家,大约在5000年前的伏羲氏时代,姓被定为世袭,由父系传递。中国人的姓、氏一直在混合使用,姓和氏的关系也在转变。一个人是姓是指他本人的血统来源,氏则是他子孙的血统来源。从社会职能来看,姓是决定是否能够通婚的依据,氏则是用来区别贵贱的。贵者有氏,贱者则有名无氏。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

姓文化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家族不是一个虚幻的集合概念,它是由同姓同宗的许多个家庭集合而成的,其纽带是血缘宗法关系。它的存在意味着家庭与家庭之间在一定条件和范围有某种横向联系。家族在中国社会是一个完整的社会文化系统的缩影,它是作为一个共同体而存在的。根据5000年姓氏的传说和有限的文献记载,炎黄以来的姓氏几乎都以父传子的垂直方式世代相传,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推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同化过程和国家统一上起着独特的凝聚作用,也是中国历史和特有的传统文化的反映。中国现有的姓大约有23813个。

潮汕现有的姓共546个,其中陈、林两姓最大,居前两位,故潮汕俗语称“陈林蔡,天下各一半”。排第三位的实际上是黄姓。姓氏是一种丰富的民族文化,也是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潮汕姓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潮汕人的主要构成,记载了潮汕移民史,记录了潮汕人的创业史,背后有着一定的民间故事。

我国的姓氏文化历史悠久,高度重视,百家姓的编写及考证,族谱的追根寻祖,无不充分说明这一点。潮汕民间对本姓是怎么来的,也十分重视,编造了不少故事。

畲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潮安凤凰山被公认是畲族的发源地。在潮汕地区,唯一未被汉化而又逐渐被汉化的少数民族就是畲族。

潮安归湖岭脚村、碗窑村畲族篮姓,一直以竹头“篮”为姓。从畲族流传几千年的传说看,畲族篮姓得姓之初,应当是竹字头的篮姓。

传说畲族祖先盘瓠大王的第二子出世的时候,哭而不休,盘瓠大王拿了一只竹篮,在其子面前晃了几晃,小婴儿立即破涕为笑。盘瓠大王后来便赐二儿子姓篮。

普宁流传的“九姓军公”传说,反映了潮汕移民史,记录了潮汕人的创业史。

明代后期,朝政腐败,边疆兵变,干戈四起。朝廷派兵清剿,可抵敌不住,也有溃散。普宁县梅林一带,本是荒野地方,没有人垦植居住。有九名溃散的军士逃至此,无家可归,就在此开垦种植度生。九个军士九个姓:程、何、董、宋、相、范、邓、苏、周。他们九人是患难兄弟,有心在此成家创业,经过磋商,把所有垦殖的地盘划分成九片,各按范围再开垦种植,写成协约书,各执一份,以防后代儿孙的纠纷争执。此后,他们先后娶妻成家创业。

后来,南骚动乱平定了,朝廷查明他们下落,赐他们无罪,要召他们回归队伍。但他们都己成家立业,不愿归队,联名上书请罪谢恩,要求准他们在此开基创业。朝廷准奏,并封给他们“九姓军公”的空衔。到了明末清初,陆续有逃亡的人到此。他们以礼相待,互解危困,让出土地一起耕作。至今,九姓军公的后裔,姓相的有几百人,何、邓、范等姓所剩无几。虽则如此,但梅林一带群众,对“九姓军公”开拓梅林地区所作的贡献,世代不忘。今梅林坑背洋山上,尚存一穴九姓军公墓。

复姓并不是潮汕独有,但潮汕复姓却颇有特色,且背后有故事。地处凤凰山东南麓的饶平坪溪镇上社、岭头两村的3000多村民,世代都以“巫许”为姓,至今已有六百多年。

元朝末年,时世混乱,饶平隆眼城都樟树下(今澄海隆都樟籍村)人许大安,从小就避居在饶平浮滨五祉乡巫厝村的姑丈家。姑丈和姑母视如己出,十分爱护,许大安长大了还为他娶妻。

后来,许大安拜别姑丈姑母,携妻谢氏一起迁徙至坪溪上社乡定居,开山种田,繁衍子孙。虽然离开姑丈姑母,但许大安时刻不忘他们的养育之恩,经常告诫自己的子孙:“所谓姑饲侄,有因然也。故不忘其所生,亦不废其所养,巫许并存,而效前人之复姓,生养同服。”于是从他的儿子木稳开始就使用“巫许”复姓,后裔子孙无论是居住上社,还是移居岭头,甚至出祖他乡,都是以“巫许”为姓,世代相传,以遂祖愿。

张廖是潮汕另一个复姓,起源于福建省漳州诏安二都官陂,系元朝末年张姓与廖姓之合。

元顺帝时,张廖氏始祖张元子到福建诏安县二都官陂乡教书,为官陂廖化赏识,入赘与其独女结为夫妇,后生独子友来。因受恩于廖氏,张元子临终时遗嘱其子友来:“吾深受汝祖父知遇之恩,欲舍命图报,未能如愿,汝当代父报效,子孙生当姓廖,以光母族于前,死归姓张,以存父姓,生死不忘‘张廖’两全。”

友来尊父遗嘱,以张承廖,并立誓“凡我子孙,生则姓廖,殁后书张,不违祖命,以报廖公之德。父本姓张,来源于河南清河郡衍派,云霄西林和尚塘有祖业,以后应回祭祖扫墓,以尽孝道,若移外地,姓张姓廖由其自便。”张廖友来的后代子孙,就以祖嘱改姓张廖氏,称张廖姓。

张廖氏开基饶平有三派,都是福建诏安官陂“张廖”姓始祖张元子的后裔,张元子之子张廖友来生有四子,长子张廖永安、次子张廖永宁、四子张廖永祖的后裔都由福建诏安县二都迁饶平县建饶。移居潮汕一带的张廖族人,也多用联姓。

陈林是潮汕又一个复姓,其背后也有一个感恩的生动故事。

明朝中期,由于西番屡屡侵犯中原,民不聊生,加之宦官专横,国政日非,林福上、林福睦和林福标三兄弟从河南洛阳迁至福建汀州府上杭县定居,后再迁到丰顺潘田(林福标迁往揭阳锡场埔田创居)。

林福上来到潘田水口奄定居时,人地生疏,人烟稀少,巧遇从龙川县出祖迁居兴宁沥陂,因世乱落难转迁至此的陈裕宗,两人情趣相投,便义结金兰。后来,林福上家惨遭火灾焚毁,林福上抑郁而终,其遗留之子林阿传被陈裕宗接养。陈裕宗将义弟之子视为己出,辛苦养大成人。长大后的林阿传为感激养父陈裕宗之恩,将自己的后代子女取两家之姓氏——林陈氏。

清朝中叶,林阿传的裔孙林陈继淳往潮州考秀才,文章出众,却未能中举,当时的主考宗师,在林陈继淳的考卷背面点破:文章虽好,姓氏颠倒。故此,长老们一致商定,为报答养育之恩,将林陈改为陈林姓。当年开科考试,一科连中五名秀才,从此,陈林姓诞生,名扬四海,代代相传。

“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这是人们常听到的一句话,它说明了中国人对自己的姓十分看重,但潮汕人却有不少活时姓别人的姓,死后才恢复自家的姓,这是一个较为独特的文化现象。

其一、生张死许

相传,揭阳市张美村人的始祖姓许,他遇到了一位于此创乡的先生,这位先生姓张,曾于他有恩,故将一个儿子过继给张先生。因此其后代在生时就姓张,死后才认祖归宗,墓碑上刻的是姓许。

其二、生杨死金。揭西凤江赤竹坑村“隆祖公祠”派下的族众,在生姓杨,死后的墓碑和神主都写明姓金,故有“生杨死金”的说法。

三百多年前,饶平县隆眼都(今澄海隆都镇)后溪乡有一对金姓兄弟,几经辗转,来到揭阳凤湖赤竹坑(今属揭西凤江镇)定居下来,开始繁衍生息。

刚开始,由于周边聚居者都是姓杨,一些杨姓人经常藉助人多势众欺负金姓,金姓族众于是决定继续迁徙。杨姓的族老闻讯之后一面批评无理取闹的族人,一面劝说金姓族众改姓,融入杨姓大家庭。

然而,改姓加盟杨氏家族的金姓人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根本,去世了墓碑和神主便都恢复金姓。及后,随着派下族人日益增加以及经济好转,他们也跟其他姓氏一样兴建宗祠,基于上述的原因,宗祠门榜既没有标明姓杨也不写姓金,聪明的主事人给祠堂取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名字:隆祖公祠。

其三、“生陈死林”。揭阳秋江村和楼下村的陈氏村民,在生姓陈,去世后一律改为姓林,用当地的俗话来说,就是“生陈死林”。

原来,这两个村的陈氏先祖,本非姓陈,而是姓林,祖籍河南洛阳,后迁福建上杭。因避兵乱中徒揭邑风政都潘田村后,受到先到此地的陈氏乡民热情的接待和大力的资助,日后得样寸进发达,因念受陈氏的恩惠殊重,乃依其姓,改为姓陈,俗称“潘田派”陈氏。

后来,林氏又念自己本身是林姓出身,不可忘记祖宗。但在有生之年改回林氏原姓,恐有负陈氏的暗地里资助之恩。反复权衡之下,则改回姓林,这样做,一则报答了陈姓的殊重恩惠和深情厚谊,二是不忘林氏祖宗。后来他的派下子孙后代,都遵循这一祖训,代代相传。这就是“生陈死林”的由来。

其四、“生陈死陆”

潮阳西胪镇的陆姓乃陆秀夫的后裔。陆秀夫长子陆繇居海阳辟望(今澄海陆厝围),传下第4代裔孙,有3子迁徙三地,其中一人创于揭阳东岭(今属揭阳炮台),创东岭者之子陆惠迪于元末分居潮阳奉恩乡的西胪。

民国初期,西胪陈族封建头子煽动族内房界大械斗,给陈族造成空前大灾难。当时,人数相对少的陆姓,被一陈姓诱胁,同意改姓陈,待死后才改回姓陆(包括墓碑、灯笼、神主等)。这就是胪镇西一村和西二村是“生陈死陆”的由来。

1951年土地改革时曾有人倡议复姓陆,但有的认为姓氏只是一个人的符号,本无须过分计较,还有从有利团结出发为好,于是,“生陈死陆”的习俗就延续下来。现在西胪老寨仍保留有陆厝大厅即“忠贞祖祠”,奉祀陆秀夫,“忠贞”乃元朝追谥陆秀夫的谥号,每年正月初三有祭民族英雄陆秀夫之俗。

生x死x这一潮汕姓氏文化现象,反映了潮汕传统社会家族大小关系、移民等情况,也是潮汕人感恩文化的一种表现。

辜姓是潮汕一小姓,主要居住与潮安金石辜厝,其他地方有一些。辜姓原不姓林,缘何改姓林呢?这背后有一段故事。

唐朝贞观年间,适逢江西干旱遭荒,时任江西观察使之要职的林正,悯民饥苦,爱民如命,不及禀奏朝廷皇帝,便毅然下令开官仓放粮,赈济饥民百姓。

当地豪绅乘机构陷,事闻于朝,唐太宗皇帝闻奏大怒,诏令将林正逮捕入狱法办。百姓闻讯不忍林正蒙受冤屈,联名上书朝廷,代其辩冤。

唐太宗派钦差使调查,果然属实,便下令释放出狱,并召见了林正。李世民先对林正抚慰一番,又自我检讨,说“卿乃无辜受罪,今赐卿姓为‘辜’,以志朕过也。”林正立即下跪曰:“谢主赐姓。”
“黄尚书与卖水鸡弟”的故事向我们叙述了另一个改姓的潮汕民间故事。

明朝末年,黄锦做了礼部尚书,告老还乡后住在潮州城里岳伯亭旁边,闲来无事,常常到附近的菜市买菜。城外山仔园村,有个少年在市上卖水鸡、鱼虾,与黄尚书混得很熟,就是不知道黄尚书原来是个大官。他每次总爱打趣地对黄尚书说:“阿伯呀,我这是卖便宜给你的。”黄尚书也总是接过他的话说:“水鸡弟呀,我也被你占便宜了。”

有一次,官府的人跑到山仔园村敲榨村民,村民打死了一个官兵,官府下令派兵围剿,情势十分危急。水鸡弟想起阿伯平时常说有事可以找他,便连忙跑到黄府来。黄尚书听完,想了想,便从厅上取下一只大灯笼给他,吩咐他回去后把灯笼挂在村口大门上,就没事了。水鸡弟半信半疑地拿着灯笼跑回去把它挂起来。果然,剿乡官兵进村一看见这大红灯笼,便吓得溜之大吉,村里终于平安无事了。原来灯笼上写的是“尚书黄府”四个大字,官兵正是被它吓跑的。

事后,水鸡弟把灯笼送还黄尚书时,黄尚书说:“灯笼有挂无收。要使乡里永无灾害,就得让它长久挂在乡里大门口。”山仔园村本来家家都姓蔡,因为永远挂着黄府灯笼,便都改为姓黄了。

姓有发展,有改变,也有消失的。潮汕民间流传着一些姓氏消失的故事。揭姓乃是中华姓氏中的一个小姓,全国人口38多万。揭姓源于揭阳。汉武帝因县令史定治理揭阳有方,以揭阳之揭为姓,赐史定为揭猛。揭猛乃为中华揭姓始祖。揭姓源于揭阳,但潮汕基本消失揭姓,直到改革开放后,潮汕才有揭姓入潮。据统计,现在潮汕揭姓大约有70多人。

揭猛像

明朝时,有一日,揭阳县令车公接到了一道密旨,要他在一月之内,把揭阳人民尽行杀绝。为什么呢?原因是当时的一个皇帝做了一个恶梦,梦见一个巨人闯入寝宫,持一个桔子砸他头部,他应声倒地。他即召国师解梦。国师想了想,说:“巨人持桔入宫,谋杀皇上,是主妖人造反。桔子产于南方,主妖人必是巢居南方。皇上可令户部撤查岭南地区可有类似‘桔’字音的地名,然后令地方官把该地的人们斩尽,如此便可根除后患。”后来,在岭南地区查出了一个揭阳城来。于是皇帝才下了这道密旨。

车公接旨后反复思虑:“遵旨则枉杀一城百姓;若不执行,恐犯欺君之罪。”因而进退两难,又无两全之策。他只好在衙门口挂上了一块写“赫敕降临”四个字的木牌,暗以示警,希望有贤人能懂其意,前来商议良策。数日后,果有一个姓陈名桂的秀才前来求见。在书房见面后,车公详告密旨之事,并请求良策。陈秀才沉思了一阵,说:“可否如此如此?”车公听后拍手叫好!于是两人便分头各自行事。

当夜,车公暗命人把木牌移至城隍庙门口悬挂。两日后,童谣和百姓都纷纷传说:“城隍老爷奉玉旨,要收揭阳人口,”市民一时间都纷纷投亲避灾。几天后,几乎己剩下一座空城。车公见时机已到。那夜便命一班衙役,到城南一家姓万的空房放起火来。不多时,几间空房已烧成灰烬,又乘夜把狱里的几名死囚,押赴四郊斩首。事后,车公就把火烧万家,杀人至天明,揭阳城已成废墟等情写成奏折,呈报朝廷。皇帝看了奏本,自庆从此天下太平,江山稳固了。

后来,揭阳人民追溯往事,把当时那段被烧的地方,命名为“火烧地”。为感车公盛德,于城东袁厝埋头,建了一座“车公祠”,把祠堂的右边那条石桥叫做“车公桥”,以为纪念。

“火烧地与车公桥”在揭阳民间广为传说直至今日,这也许是揭阳揭氏离开封地的原因吧!举族搬迁的揭氏家族从此藏匿于深山之中,至唐亡才融入社群。现其后人分布于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河南、贵州、安徽、浙江、江苏、内蒙古、台湾等地以及加拿大、新加坡、日本、欧美等,沦海桑田,世事变迁,然揭氏子孙从不忘其根本。2007年,全国揭姓300多名代表会聚揭阳,认祖寻亲,共叙情谊。

我国百家姓并无“泊”姓,但达濠流传一个“泊”姓的故事。

达濠民间传说,“泊”姓人聚居马窖,家族兴盛,富得要专门建屋用来放金银。但泊公有一忤逆之子,处处与老子作对,你说东他偏说西,你指南他却走北。

精通风水的泊公临终之时,知道儿子忤逆的脾气,故意对儿子说:“将来墓地就朝北吧。”他的本意是希望墓地朝南的,岂知儿子此时良心发现,想到一生与老父作对,无论如何这一次要听他的,遂把墓地建成朝北方向的,从此,家道中落,官非不断,终致灭门。

据推测,可能是疍人在舟楫漂泊之时原无姓氏,编户之际,始用该姓。目前在达濠流传的两句口头语:“马窖‘泊’格根(不听话) ”与“混乱过六“‘泊’”。泊姓完全消失。

在入潮的各个姓氏中,他们的先人,既有艰苦创业值得后人敬仰缅怀的榜样,又有不同姓氏和睦团结、互蕃共荣,值得后人学习追忆的楷范。丁、陈结谊留下的佳话就是其中之一。

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太常寺少卿丁允元因谏免盐铁税,被贬为潮州知军事。他来到了潮州,与当时海阳县令陈坦很快成了知交。他们虽是上下僚属,但感情十分融洽,往来甚厚,公务之暇,常常一起到郊外赏玩风光,劝农观风。

当看到潮州山明水秀,俗美化淳,尤其是文风正盛,名贤辈出,人所景慕时,陈坦深有感受,鉴于潮州比自己家乡的优越,土地富饶,谋生有为,遂萌迁居来潮之意。丁允元也熟思过,当今半壁河山,宋廷与金番各据一方,虽有和谈协约,但金人凶悍叵测,不时入侵宋境,自己家眷住于南京,地近前线,不如移居南下为善。丁、陈各有打算,谈及迁居问题,意见恰合,便各自留心找寻地方安家。

不久,陈知县先择定潮州东厢(现名仙田),以建安家之宅。丁知州获悉,率真对陈坦说:“你家住福建,位于山区僻壤之虞,你擅美地理,相地不难,所择之地能否先让余需用。”陈知县踌躇未决。不久,陈知县勘察到官塘一带,地濒海洋,海水逐年退远,地基逐年浮露扩大,也有发展可为,遂决定建宅官塘,移家居住,他就是官塘、铁铺陈氏的始祖。同时,将仙田地方让给丁允元建宅移家眷居住,他就是仙田丁姓的始祖。

当时,丁、陈两人相约,仙田乡,必须留一点地方,给陈家一户与丁家同居,以志其事,而此户将来断难发达,要求丁允元更要嘱咐后人,不但不能欺凌陈家弱小,还须援济困难生活,丁允元欣然答应。先祖立约,子孙代代相传,至今已有八百多余年。

丁允元像

仙田的丁、陈两姓,如今丁姓人多,陈姓人少,从不互相欺凌,和睦相处,丁、陈结谊,传为千秋佳话,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团结。

潮汕姓氏有时闹出笑话,“借一点”就是一个。

有一对朋友,一人姓卜,一人姓冢,二人均未成家。一日,姓冢的对姓卜的朋友说道:“我们两人的姓氏都有缺陷,我姓的冢字偏缺头一点便成家,真无意思!而你姓之卜字,又象腰间背上一个包袱,很是麻烦,我们何不来个移多补少,你把腰间那一点给我安在头上,我便即时成家了。”姓卜的说:“本来能帮你成家立业是件美事,但我若将腰间仅有的一点移给了你,那么我岂不是永远变成一条光棍了!”

“文县令不准‘胡’”也是一个由姓引出的笑话,这个笑话是用以讥讽官场的。

清朝时,有一客家人,姓文名本山,因救过相府公子,被朝廷任命到潮州某县做县令。

文县令初任断案,皆授案后令改日听判。原来,这文县令才疏学浅,大小案件都得请夫人黄氏帮判。时间久了,当地人流传着“文县令,改日听判”的口头语。为不受讥议,文县令暗地里命人在公堂后屏上挖了一个小孔,审案时,请夫人在屏后听诉帮判。从此以后,文县令审案,当堂便能判案了。

一天晚上,打更鼓老头发现公堂后屏上被人挖了一个小孔洞,十分惊骇,想报知文县令,又恐被责怪他失职,便偷偷地把小洞堵塞了。隔日,文县令升堂审案。闹了半天,却没听到夫人判案的声音!只得又照旧规例宣布改日听判。

文县令退堂后责怪夫人今天为何不帮他审案。夫人回说小孔被人堵塞掉,听又听不见,看又看不清,又不好上公堂,叫她如何帮判。文县令到后壁一看,小孔果然被人堵塞,大怒。立即把大小衙役传来斥责喝问,这后壁是谁胡(糊)?众衙役听后皆目瞪口呆,无法应对。心想县尊为何管到谁胡须之事,莫非有胡须的得罪了他了他?有一衙役回禀说:“太爷,后壁只有张屠夫一人胡。”文县令即传张屠夫来责问:“这后壁是不是你—人胡(糊)?”张屠夫见问,连声应说后壁只有他一人胡。县令—听拍案道:“那你为什么要胡?”张屠夫听后觉得好笑,便回道:“这是父母所生,并不是自己要胡。”县令更加暴跳如雷地喝道:“什么父母所生,令你即刻挖掉,以后不准再胡(糊)了!”张屠夫一听,忙恳求道:“求太爷开恩,小的生意很忙,没工夫天天刮胡子!”文县令见张屠夫答非所问,气得直跳。

潮汕姓氏多多,潮汕姓氏的故事也多多。潮汕姓氏故事有其历史文化价值,丰富了潮汕文化,增添了潮汕文化特色。讲好潮汕姓氏故事,我们将更加深入认识我们潮汕人,更加增强对我们潮汕文化的自信,更加提高对我们潮汕人的自豪感!

作者:陈友义
声明:本文不代表我们的观点,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

我猜您一定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