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叮当声响成“最美旋律”-潮汕工艺;
▼
60年叮当声响成“最美旋律”
敲打铁皮的叮当声对于老人来说是最悦耳的旋律。
▲柯老伯打造的铁箱子由于做工精良而一直十分畅销。
▲一张白铁皮在柯伯手中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作品。
▲被岁月打磨得锃亮的铁砧板。
随着一阵“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位于汕头老市区镇平路中段柯老汉的“白铁”作坊时不时会引起到小公园片区游玩客人的注意,对于这种日渐“消失”的铁皮制品用具加工作坊,觉得“新鲜”或是“怀旧”的游客们有的还拿出了手机进行拍照。早已见惯不惊的柯老汉依然挥锤专心忙活,曾经在街头巷尾常见的那榔头敲击铁皮的场景已随岁月的流逝或将慢慢成为时光里一种隽永记忆。
在柯老汉的店中看到,店内置放或悬挂着白铁皮打制而成的文件柜、铁桶、排气管、油漏斗、烧烤炉等用品,柯老汉正全神贯注地锤打着文件柜的执手配件。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在柯老汉心目中,就是生活里最优美的旋律,这首“命运交响乐”几乎贯穿了他的人生。聊起白铁皮手艺活,72岁的柯老汉的思绪一下子回到自己青年时代,10多岁的他跟着父亲学艺,经过勤学苦练,他很快就熟练地掌握了量、剪、敲、焊一整套打制铁皮制品用具的手艺。“那个时代家里穷,无法供我读书,只能出来干活了,但要进生产组也不容易,就这样‘子承父业’学打铁了,没想到自己敲敲打打,一干就是近60年。”由于手艺精湛,收费合理,柯老汉打制的铁皮制品用具十分热销,尤其是他“出产”的白铁皮文件柜,更是供不应求,接活不断。柯老汉称,年轻时他打制的白铁皮文件柜除了自家的门前零售外,还批发给不少箱包商店,生意十分红火。
柯老汉介绍,上世纪50至80年代,老百姓的生活用品曾大部分使用铁皮制品用具,用白铁皮制作的水桶、盆、锅、壶等日用品因经久耐用而深受人们喜爱,当时,几乎家家户户都在使用铁皮制品,这也就催生了那个时代众多的打白铁加工作坊。那时居民家里的铁桶、铁锅、铁面盆什么的损坏了,也是要拿到打铁加工作坊进行“点锡”或是“换底”修补,收费是五分钱到三几毛钱。柯老汉回忆,那时一天能赚上1元钱可就是一笔巨大财富,是可以养活一家子的。从上世纪80年代后,更为轻巧、实惠的塑料制品开始进入了老百姓的生活中,打铁加工行业也就渐渐“退市”,淡出了老百姓的视线了。现在,老市区的铁皮制品加工作坊已经少之又少了,而像柯老汉这样高龄还在执业的“掌柜师傅”更是稀少,几乎是“国宝”了。
正是靠着白铁皮加工这门独特的手艺活,数十年来柯老汉敲敲打打,让一家子也过上了红火日子。“现在,孩子们都事业有成,也早就劝说我‘下岗’安享晚年,但我在家里歇了一段日子,却觉得空落落的,浑身上下无一处舒服,每天无事干还真的是度日如年。就这样,我还是重操旧业再次‘上岗’了。当然,现在干活已经不再是昔日为了谋生了,而是一种精神寄托,安享晚年的‘特别方式’,看到我重返‘岗位’后精神焕发,孩子们也放心了,只是劝我每天干活不要太累,权当是活动一下放松身体就可以”,柯老汉笑呵呵地告诉记者,“知足常乐,劳动是福,劳动就是延年益寿的最好方式”。
▼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