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牛肉火锅为何源起潮州古城官塘?

一个寻常的周六晚上,官塘镇兄弟牛肉火锅店门口停了5辆旅游大巴。在潮州古城奔走了一天的游客们于夜幕来临之际越过韩江一路向东,他们目标明确——去官塘吃牛肉。事实上,去官塘吃牛肉也是许多潮州本地人毫不含糊的选择。

官塘牛肉火锅非常有名。苏仕日 摄

 
以鲜牛为主题的牛肉火锅连锁店曾在北上广深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大城市的人们于是将牛肉火锅与潮汕关联。游客慕名来到潮州,当地人与导游则将他们指向官塘。
 
进入G539国道官塘段后,牛肉火锅店的密集程度已然成为景观。站在慧如路口,满目可见官塘牛肉火锅的招牌,用百度地图搜索潮州市范围内的官塘牛肉火锅,出现了多达124个搜索结果。风靡全国的潮汕牛肉火锅,为何源起这个不起眼的官塘小镇?
1
潮汕牛肉火锅的极致标准
潮汕牛肉火锅是从沙茶牛肉演变过来的,沙茶牛肉是潮州菜的传统菜,一开始是用沙茶酱汁去煮,后来演变成清汤火锅。”韩山师范学院烹饪与营养系主任黄武营介绍,“清汤牛肉火锅的吃法也就是近20多年的事情。”
 
在中国,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极其重要的生产工具。“以前的牛都是用来耕种的,牛老了、病了才能杀。”官塘兄弟牛肉火锅店老板陈锐坚解释,他的父亲陈云标是官塘看牛的行家,从1970年就开始贩牛。
 
淘汰的耕牛肉不适合下火锅,更多的是做成牛肉丸、或者供应牛肉粿条店。有间火锅店老板陈锐彬,在1999年从广州打工回来后接手父亲的牛肉粿条店。那时候官塘已经有很多牛肉粿条店了,19岁的他想要做点不一样的,于是选择尝试牛肉火锅,“从粿条店转化为火锅店没有什么难度,因为牛肉火锅的精髓就是鲜和师傅刀工好。”
 
以美食纪录片为标志,潮汕美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声名鹊起。不需要大厨,火锅容易做标品,潮汕美食自带吸引力,以清汤原味、新鲜优质为特色,潮汕牛肉火锅连锁店在一线、二线城市遍地开花。
 
潮汕牛肉火锅的极致标本,在官塘。



官塘兄弟牛肉火锅店,师傅在娴熟地切牛肉。苏仕日 摄
 
陈锐彬开着车带着我们从他的店出发,10几分钟内指出了3家屠宰场。凌晨2时左右,屠宰场的宰牛师傅开始宰杀当天的第一批牛,5时宰杀完毕,大块牛肉进入当地市场或者是直接由官塘的牛肉火锅店老板提走。半小时内,新鲜的牛肉进入官塘的牛肉火锅店。
 
明厨亮档,所有的潮汕牛肉火锅店都知道要将切肉的过程展示给客人看,但在官塘这样做不仅是营销与展示,更是出于制造新鲜口味的最优链条。
 
“牛肉火锅最大的特色就是新鲜,其次就是遵循潮州菜的特点——精细。”黄武营认为牛肉火锅虽是后起之秀,但也有潮州菜的传统风味。没有煎炒烹炸,是火锅类品类吸引投资者的重要原因,但对于潮汕牛肉火锅,切肉师傅的水平与后厨掌勺一样影响着口感。“肉要切得薄,看起来要晶莹,部位不同切法不同。”陈锐坚说。
 
“不同部位用不同的切法”这样简单的一句话背后,是官塘牛肉业用时间累积出的经验。在官塘,牛肉火锅店老板就是最大的切肉师傅,“我店里师傅的刀工就都是和我学的。”陈锐彬在父亲的牛肉粿条店里长大,从8岁开始就切肉。陈锐坚的店里,切肉师傅要从服务生做起,练习切牛要从牛百叶等内脏开始,3年后才有切肉的资格。
 
如果说牛肉有鄙视链,潮汕牛肉火锅店里的牛肉无疑是处于顶端的那一部分,在官塘则更甚。“一头牛只有三成的肉适合打火锅,两成适合做牛肉丸,剩下的零售,或者送到粿条汤店里。”陈锐坚说。
 
1966年出生的陈楚伟从事牛肉丸行业,自家有小型的屠宰场。全国各地的牛在这里要养足月调理好才能被宰杀。“好的部位比如前腿,送到火锅店做牛肉火锅,剩下的做牛肉丸更好吃。”现在,陈楚伟一天能卖出约2000斤牛肉丸、牛筋丸,3月到7月是淡季,一天也能卖出100多斤。
 
在官塘,完善的供应链让牛肉火锅店能够源源不断拿到最新鲜、最好的牛肉,剩余的牛肉自有去处。
2
流向官塘的牛
官塘镇,位于潮州市区东南隅10公里处,南面与澄海隆都镇接壤,面积29.49平方公里,2019年末总人口数34537人,是湘桥区管辖的镇中人口最少的镇。建设中的工业区还未看出雏形,农田夹在民居与商业用地间,除了高频率出现的牛肉火锅店与鱼生店,官塘与其他城镇并无太多不同。
 
为什么是官塘?
 

岗山水库。受访者供图
 
岗山水库,潮州市唯一的中型灌溉水库,总库容5308万立方米,1960年建成,滋养了的磷溪、官塘、铁铺三个镇的万亩良田。“巷头村陈槽、石湖岭仔头、大人家农场,这几个点都是我们以前大队的农场,我们会在那边养几头牛,本地的牛都是养来耕作的。岗山水库一边靠近磷溪,一边靠近官塘,水面是公用的,我们有使用权。”官塘人陈文锋小时候也赶牛,跟着哥哥到农场去。
 
改革开放前,岗山水库12公里,坑门村的响水农场也曾聚集周边村镇的牛。“我们生产队那时候有五六头牛,春耕冬耕后,每次两三个人牵着牛到那边放养,要经过山尾渡、急水渡、石龟头渡3个渡口,人在船上走,牛在水里游。”1955年出生的张培雄是江东人,曾牵着牛走上半天路到响水农场放牛。“那时候澄海的牛也会牵到那边去养,应该有几百头。”江东、澄海连成一片,四面环水,政府于是划了磷溪、官塘、铁铺等山上地块给这些平原村镇在农闲时养牛。
 
“我们的牛不是直接卖官塘,是卖给牛贩,但贩来贩去最终也是到那边,因为那边有屠宰场。”1965年出生的江东镇坪田村村干部洪镇平说。
 
从事屠牛的陈锐文介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官塘的牛来自周边的山里,“凤凰饶平、福建的都有。”几十年来,官塘不断吸纳周边的牛,如今北至内蒙,南至缅甸都有牛进入官塘,被端上餐桌。

潮州牛肉火锅讲究新鲜。苏仕日 摄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官塘就是牛肉市场的中心“附近的牛买卖都要靠我们来做中间人估价,市场靠我们来打价,我们‘大公’(牛贩中的行家)过去,大家才承认估价是准的。”陈云标入行的时候刚好赶上个体贩牛政策的放宽,“官塘那时候满街都有牛贩,附近的牛贩就官塘的最出名。”他从14岁开始贩牛,是当时牛贩里的好手。他会在牛贩坐下来聊天的时候跑过去听,跟着牛贩走到周边的山里、农场牵牛,甚至跑到梅州的山里学习医牛。
 
陈云标逐渐成为“大公”,附近乡村交易牛都要跑来问他。之后,陈云标和家里的大哥、二哥一起从事牛肉生意,大哥负责宰牛、二哥负责运牛肉。
 
“贩牛就是要眼色好,有脑力,才能学起来。其他乡镇那时候政策放宽,也有牛贩,大家就各凭本事。我们官塘贩牛用头脑,我们有门路,会挑牛,牛肉比别人便宜、比别人靓。”陈云标说。
3
第一家屠牛场老板的自述
 
或许是陈楚龙开了头,优质的肥牛被官塘的牛贩选中,之后进入屠宰场,这才真正开始时间与品质的赛跑。屠宰场是官塘牛肉火锅店的后厨。
 
下午5时多,穿过韩江的支流北溪河,拐进小路,其貌不扬的院子里,有人拿着水枪冲洗地板。走上二楼,龙兴屠宰场老板陈楚龙刚忙完正靠在沙发上休息。以下为他的自述:
 
我做屠宰场有35年了,从21岁开始做,今年56岁,到现在都没有停。潮汕地区做这个生意我可以说是元老了,同时期汕头还有一家。
 
以前不能随便杀牛的,是供销社在负责。后来改革了,我就在溪边开了一个屠宰场。那时候没想那么多,没杀牛我也肯定要找事情做。我从牛肉一斤1.8元、2元的时候做起,那时候的牛一头几百元,现在一头牛有的要2万元。
 
现在如果没有外省牛,官塘就没有牛肉。以前的牛是本地散户养的,那时候官塘有个大甲尾市场有交易牛,意溪、沙溪、揭东那边也有交易市场,潮州桥东也有一个。当时潮州的牛市是每个月的3、6、9号开,饶平的牛市就每个月的1、4、7号开。我们做生意的,哪里的牛多、价格好,我们就去。1980年代牵牛还是用人工牵,一些人专门帮我们牵牛,从潮州牵过来一头牛5元,每个人都牵四五头。



官塘的牛肉火锅店,对牛肉的分类非常细致。受访者供图
 
我一开始就是专门去挑最好的、肥的、没水的,好的牛我们可以卖高价,比如卖去市场的48元,给火锅店的就卖55。火锅店的牛肉那么好吃,是因为肉不一样。官塘这里的牛肉价钱高,揭阳那边的牛肉一斤比我们便宜几元。
 
以前没有火锅店,牛肉主要在市场零售,整个潮州一天也杀不了几头牛。我们这边离澄海近,那时候澄海没有屠宰场,一条街七八个档口的牛肉全部我这里供应的。10多年前澄海有了屠宰场,我就供应潮州市内的市场、粿条店。以前屠宰场是一天上午的时候杀一次就够了,这10年火锅店多了,我最先开始在下午再杀一次牛。(肉)一拿过去,人家就“哇”(太新鲜了)。开始的时候下午只杀一头,后来慢慢就杀十多头、几十头,其他屠宰场就学。
 
那时候做屠宰场的时候没有想到现在官塘的牛肉会这么火,未来的事情谁想得到,只是大家生活水平提高,我赶上了这个潮流,潮流需要我们。我们一开始就是挑好牛。如果没有好的牛,搞乱七八糟的牛,不好吃,名气怎么会出来?
 
1985年,中国人均牛肉占有量仅0.4千克,陈楚龙没有想到,自己的牛肉屠宰场会成为官塘牛肉这一地标美食的开端。的确,在市场蒙昧之时就对牛肉品质有着严苛的追求,最终让官塘牛肉成就了最核心的竞争力。
4
牛肉和人情背后的生意经
 
品质这个词在官塘被反复提及,不论是火锅店或者是屠宰场抑或是养殖场,都强调“我们拿的是好的牛,好的肉。”这句话听起来简单,但恰恰是潮汕牛肉火锅的核心和灵魂。在官塘,所有环节的人自发维护着优质高价的秩序。
 
“潮州的牛肉可能是全国最贵的,外面注水的牛肉进不来,他知道你们不收。”陈锐彬到外地旅游去都会吃牛肉,但还是觉得“没有哪里比得上自家的”,说完将盘子竖起展示粘住不掉的一盘雪花。
 
官塘的屠宰场至今沿用传统的宰杀方法,即将牛敲晕后再放血,而不是现代化的电晕后宰杀。官塘一位姓陈的老伯说,“之前也有尝试过,但是人家说不好吃,后来就没有再做了。电的牛一下子就死了,肉会很硬。”
 
食在广州,味在潮汕。黄武营认为广府菜重视复合味,而潮州菜重视单一的原味。没有煎炒烹炸,原味是潮汕牛肉火锅美味的命脉。潮汕人民被潮州菜养出了刁钻的口味,能准确分辨不同品质的肉并予以反馈,让牛肉火锅这个新兴的品类也深深打上了潮汕的烙印。
 
除区域口味的影响外,还有更重要的原因影响着官塘的牛肉火锅市场。从大路拐进,官塘仍有着随处可见的乡村面貌,自然也保存着传统社会的人情特征。
 
“我父亲几兄弟,大伯在屠宰场,我父亲负责从外选购牛和打丸子,二伯负责潮州市区牛肉的供应,三伯负责官塘这边的牛肉零售。”完整的产业链在陈锐坚的父辈就已经形成。之后他与弟弟合伙开了火锅店,小弟负责选牛,他负责切牛肉。陈锐彬从父亲的那里学来切牛肉的手艺。而陈楚伟家,爷爷那一辈就开始贩牛,陈楚伟年轻时是牛贩,现在做牛肉丸,“我们全家都做牛肉生意,官塘现在4家屠宰场,3家是我们家族的。”
 
在官塘,资历老、规模大、人脉广的牛肉火锅店老板能够拿到最好的那一批牛肉。“肯定了,在这里人脉很重要。”陈锐彬说。
 
“官塘我们叫它‘食地’,做什么饮食都能活,鱼生、牛肉都出名。我觉得和那边的人有关系。在我父亲那一辈,农村就是官塘特别兴拜把兄弟,爱聚在一起喝酒,爱吃鱼生。我们溪口去模仿他们拜把兄弟,但是散的特别多。”磷溪镇人刘少波从14岁开始在岗山水库渡口,看着官塘的前辈满口“大哥”“二哥”。他认为官塘牛肉做得好的原因在人,不是在牛。
 
陆剑锋是枫溪人,2015年来到官塘开办养殖场,为屠宰场提供备用的牛。他认为官塘牛肉的发展是潮汕地区常见的商业现象,“应该就是某一个人搞了屠宰场,亲戚、朋友觉得不错,你带我我带你做起来的。”黄武营认为牛肉火锅在官塘的发展更像是一种集群效应,通过市场的良性循环积累起口碑,现在发展为地标性的美食。
 
为餐饮从业者提供专业知识的在线学习平台美团大学餐饮学院在《潮汕牛肉火锅——北京扩张概况》报告中统计,2015年第四季度,北京市场潮汕牛肉火锅仅有26家,2017年第三季度达到113家。2016年初,上海、广州等南方城市更是传出潮汕牛肉火锅门店新增1000多家的消息。
 
蜂拥而至的资本在那时追捧着潮汕牛肉火锅这个热门品类,蓝海瞬间染红。2016年末,大批潮汕牛肉火锅店倒闭。大批跟风的投资者们还未想清楚这样一个看似门槛低、易复制的品类为何无法持续赢得好口碑,就已经成为出局者,“潮汕牛肉火锅无法走出潮汕”的说法也由此传出。
 
潮汕牛肉火锅不一定走不出潮汕,但在潮汕的牛肉火锅绝对是最让人想留下来的。如果投资者们来到“省尾国脚”,且向远离市区的潮州湘桥区官塘镇走一趟,或许不仅能够理解为何投资潮汕牛肉火锅失败,也能够理解为何潮汕能够拥有最好的牛肉火锅。
5
在官塘
一头牛的正确打开方式
 
下午3时半左右,官塘镇的屠宰场,迎来了10几头从湖北运过来的牛。这样的场景,随着官塘牛肉火锅的声名远播,每天都在这个小镇屠宰场门口发生,变化的通常只有牛的数量和产地。
 
懂行的官塘人只选择3到4岁的黄牛。这时候的牛刚刚成年,肉质鲜美,最适合被用来涮火锅。美味是值得等待的。当地人并不急着将外地运来的牛送上餐桌,而是选择让牛在本地调养20到30天,饲养当地草料、麦糠等,使牛适应水土,让肉质更为细嫩。
 
养膘后的牛,在师傅精湛的刀工下,被切分为不同的部位。千余斤的牛,通常最后只剩三四百斤肉可食用,其中,最好的肉通常被当地的火锅店提前预订。阿生牛肉火锅店的老板陈绍生便是其中之一。下午4时半一到,他便急匆匆地骑上摩托,往相熟的屠宰场赶去。这是他一天中的头等大事,要抢在第一时间拿到最好最新鲜的牛肉。15分钟不到,从屠宰场扛回来的一大块牛肉,就被他和师傅们按部位娴熟地分割完毕,挂在店里,等待着食客。
 
透明的橱窗内,鲜红的牛肉琳琅满目。师傅手起刀落,从切肉到摆盘,行云流水,一分钟切出3盘牛肉,薄厚均匀。比起精致的摆盘,他们更讲究快、薄,既避免手的温度影响到肉质,又保证牛肉下锅10秒内必熟。优质的官塘牛肉火锅店擅于与时间赛跑,片好的牛肉,从屠宰场到顾客的餐桌上,往往不超过1小时。食材的新鲜,是店家的坚持。
 
食材的搭配,也大有讲究。官塘牛肉火锅以清汤底为主,平平无奇的清汤背后,常常暗藏火锅店主的独门配方。选用哪部分的牛骨、加入什么食材来熬汤,均需细细思量。既要保证汤底的鲜美,又不能让骨香掩盖住肉的本味。兄弟牛肉店的老板陈锐坚强调,“白萝卜是精华,汤底一定要加萝卜,因为萝卜会和牛肉产生一种妙不可言的味道。”



官塘兄弟牛肉店提供
 
清汤翻滚,水汽蒸腾间,就到了食客最爱的环节——涮牛肉。脍不厌细,精细的潮州人涮起火锅来也大有讲究。从瘦到肥,涮完牛肉,才能下其他的食材,以保持汤底的清爽、鲜甜。涮肉的理想时间通常为6—8秒。理论上,涮不同部位的肉在时间上会有细微的差异,但对自家牛肉品质非常自信的陈锐坚表示,“来这里吃,不必在意几分熟,好的牛肉煮久一点也不会柴。”
 
好牛肉除了鲜,还需要嫩。一头牛适合打火锅的肉不到三成,而这三成不到的肉,就被精分为嫩肉、肥牛、吊龙等10多个种类。其中,牛的极品部位是脖子,脂肪沉积条件好的牛会在这里形成红白相间,状似大理石花纹的雪花牛肉。这种肉纹理分明,劲道紧实。夹上薄薄的两三片,往汤里一烫、往嘴里一塞,鲜嫩中带着奶香,那滋味,美得很。
 
背脊的肉被称为吊龙及吊龙伴。吊龙的脂肪呈条状分布,嫩肉边缘带着雪白细边,完美融合了瘦肉的鲜,肥肉的甜,肉质丰满湿润,滋味鲜甘持久。吊龙伴,顾名思义,在吊龙的两侧,脂肪占比较吊龙更多,脂香味也更为浓厚。
 
匙柄是精华,分布在牛肩甲胛里脊肉的内层,一头牛只有2条。其特点是切片后中间会有一条像钥匙柄一样的肉筋,入口十分脆爽。筋膜与肉紧紧粘连的还有三花趾和五花趾,分别位于牛的前后腿肌腱。紧实的肉、弹弹的筋,几乎等比例分布,口感丰富,蘸上沙茶酱一口下去,是无法言喻的满足感。
 
若喜欢少油少脂肪的,牛臀上的嫩肉则是首选。这是名副其实的“小鲜肉”,细腻嫩滑、入口即化。此外,还有胸口朥、肥牛、脖仁等。鲜、嫩是官塘优质牛肉的标准,不同部位的肉有不同风味。至于哪部分最美味,则完全是顾客自己的口味偏好。
 
吃完牛肉火锅,汤底也不能浪费,要用粿条来收尾。“粿条在锅里一烫,吸收了汤的精华,捞上来后用原味沙茶酱一拌,那味道……”老板陈锐坚微眯着眼睛,露出了享受的表情。
 
来源:南方plus 策划:达海军 统筹:苏仕日 采写:肖燕菁 苏仕日 蔡秋雅 通讯员:赖晓琳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

我猜您一定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