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小吃|潮汕肉卷 潮汕肉卷的做法说明潮汕风味的,家乡的味道潮汕肉卷的做法与步骤1.将猪肉,红葱头,马蹄去皮切丁2. 将所有原料倒入大的容器里,加入调料,鸡蛋,盐,鸡精,五香粉3. 搅拌后加入地瓜粉再搅匀即可4. 腐皮泡水软了即可,泡久就没韧性了,容易烂5. 小心摊开腐皮放入馅料,卷起,尽量卷紧一点6. 水烧开,放下去蒸15分钟就好了7. 放凉后可切片炸着吃,自己弄些酱汁蘸着吃哦。
潮汕文化-潮剧本科班毕业大戏《蝶恋》上演 潮剧本科班毕业大戏《蝶恋》上演上海戏剧学院与汕头文化艺术学校联手搭建人才培养平台原创潮剧《蝶恋》展演现场。本报讯 (记者林蓁摄影报道)近日,上海戏剧学院与汕头文化艺术学校合作办学表演(潮剧)学历班毕业原创剧目潮剧《蝶恋》在艺校艺林剧场举行展演。原创潮剧《蝶恋》是潮剧第一个本科学历班的毕业大戏,这也意味着该班的20名潮剧学生即将毕业,获得本科学历。据介绍,2017年6月,汕头市委宣传部与上海戏剧学院
潮汕文化——潮剧 潮剧又名潮汕戏、潮音戏、潮调,主要流行于潮汕方言区,是用潮汕方言演唱的一个已有四百三十多年历史的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它是宋元南戏的一个分支,由宋元时期的南戏逐渐演化,吸收了弋阳、昆曲、皮黄、梆子戏的特长,结合本地民间艺术,如潮汕音乐等,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风格。潮剧的语言并非一开始就使用潮汕方言。从明刻本《摘锦潮调金花女大全》可以看到,这时的潮剧主要用潮汕方言演唱,但其中一些场次的唱腔和道
潮汕文化——潮州歌册《龙井渡头》 歌册不能仅是“家族记忆”杨佩华给汕头大学学生说唱潮州歌册《龙井渡头》。 歌册潮韵,联结了四代人“广东管落潮州城,潮州各县各有名,别县事情不必唱,单唱海阳乞人听……”20世纪50年代的汕头市华坞村,每到太阳西沉之时,一位歌声优美的老妇人便会在自家院子里唱起潮州歌册中的名曲。 歌声传入邻居的耳中,又口口相传,不到半小时,院子便被闻歌而至的村民们挤满了。围坐的村民们时而安静聆听,时而跟着老妇人浅声哼
潮汕文化——潮汕习俗|汕头捕鱼习俗 渔民以捕鱼为生,解放前生产工具十分落后,渔船全是木帆船,既没有通讯设备,又没有天气预报,风云变幻莫测,死生只在瞬息之间,因此留下一套独特的生产习俗。每年正月初五过后,渔船要出海捕鱼时,必须到海滩拜海神,以祈出入平安,渔产丰收。建造新船,必先择日看时,然后在船坞安上龙骨(即渔船的中心骨架),并用妇女戴头的银制高鬃,插上金花红绫,放在龙骨处,名谓“压槽母”,候墨绳打毕,才将其收回家,意谓可获头棕(高产
潮汕文化——潮汕习俗|汕头渔洲蔡社 汕头市龙湖区渔洲蔡社蔡社位于汕头市区东北部,新津河南岸,西邻陈厝寨,东连打铁洲,北接旦家园,南边是汕头粮仓。属龙湖区鸥汀街道。人口约0.5万,旅外侨胞约0.5万(据本人老辈人说:在新加坡的蔡社后裔比该村的人口还多),为著名侨乡之一。因以蔡姓为主,故名。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汕头市鸥汀街道渔洲片区,几个乡里都会轮流举办赛大猪、民俗游艺活动,庆祝福圣公妈生辰。相传渔州龙乡的福圣公妈庙创建时,是由吴厝、陈厝
潮汕文化——潮汕习俗之潮汕出花园 【导读】中国地大物博,各地民风民俗不同,涌现了丰富多彩的风俗,它们如涓涓之流汇成了中华文化的泱泱大海。潮汕因历史和地理原因,有自己独特而鲜明的文化风俗。而“出花园”的习俗,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习俗。这种习俗随着潮人的走向世界而向外传播,在东南亚各国华人中被传承着,其仪式更传统,更繁琐。这其实是一种对家园的思念,通过对中华文化执着的守护,表达对故园的眷恋。【大潮社】古代男子15岁而束发,20
潮汕文化——潮汕习俗之潮汕成人礼:七月初七出花园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乞巧节这一天,潮汕大地很多人家的父母,都要为自己的儿女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出花园”仪式,祝贺他们长大成人。出花园和古代的加冠、及笄一样,都是为祝福子女长成而举行的仪式。不过,有别于加冠、及笄,出花园的仪式饱含哲理,耐人寻味。其寓意是:各位儿女,你们的孩童年代,在父母的呵护下,好像生活在一个草木芳菲、蝶舞蜂喧、花香鸟语的花园中,无忧无虑。如今你们已经年满15岁,长大成人了,不能永远生
潮汕文化——潮汕民俗|汕头市潮阳区七月初七日,阿婆生 农历七月初七日,民间俗称为“七巧节”、“牛郎织女相会日”,有许多的习俗活动。但是,在我们潮汕,却不大理会这些,只称此日为“阿婆生(生日)”,沿袭至今,并相继祭拜。,阿婆,何许人也?相传乃古时的一位村妇,因其爱惜四邻婴幼,并乐为各家看管小孩,且在哺儿育女和调教孩子方面也有一套好功夫,深受大家的爱戴,美名渐渐远扬。当时朝廷皇宫中有一皇子,因病日夜啼哭吵闹不停,进食甚少,小生命危在旦夕。众大臣及御医们都
潮汕文化——潮汕民俗|汕头市潮阳区压腰钱 潮汕人过春节有着许多的习俗,送压岁钱便是当中重要的一项。压岁钱,揭阳、汕尾等地则称为“压腰钱”,在潮州、汕头等地称为“压肚腰”。春节一到,家里的长辈会给小孩压岁钱,意谓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古时的压岁钱是用一条红线把铜钱穿起来,其寓意为“长命百岁”。据考证,压岁钱是由唐代的“洗儿钱”演化而来。《资治通鉴》载:“杨贵妃得子,玄宗自往观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唐王建《宫词》描写
潮汕文化——潮汕民俗|汕头市潮阳区潮阳英歌舞 英歌舞是一种潮汕民间傩舞。源溯明代中叶,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舞者从脸谱到衣饰,都按梁山泊好汉形象化妆,双手执木棒相互击打,以锣、鼓、号角伴奏,吆喝起舞,表现梁山泊好汉化妆打大名府的故事。这种傩舞融汇了戏剧、舞蹈、武术等成分于一炉;阳刚而恢宏;而其中的潮阳英歌更是以豪放、遒劲闻名遐迩,极具阳刚之气,被誉为"中国汉族男子汉典型舞蹈"。它与民间剪纸和笛套音乐三者同被称之为“潮阳
潮汕文化——潮汕民俗|汕头市濠江区濠江舞狮游大锣鼓 春节期间潮汕的文娱活动甚为活跃,有舞龙、舞蜈蚣、猜谜等,其中舞狮和游大锣鼓是较为普及,最为引人瞩目的。春节期间,舞狮是较受人们欢迎的。潮汕狮舞有两种:一种是“文狮”,一种是“武狮”。“文狮”由两个人分别戴上面具扮成笑容可掬的“土地公”、“土地婆”,手执葵扇,引大狮边舞边走路,狮子也不断抖鬃、打滚。每遇有人在门前燃放鞭炮,舞狮队就得停止行进,向主人拜年。“武狮”拜年对象是当地有名望的人家和大商行。当
潮汕文化——潮汕民俗|汕头市金平区汕头施孤赛会 汕头在旧社会,社会福利事业多靠各个善堂。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在外马路开创同庆善堂;光绪廿一年在新马路创同济善堂;光绪廿五年在外马路创存心善堂;光绪三十一年在延寿街创延寿善堂;民国八年在民族路创诚敬善社;十一年在同济一马路创合敬善社;廿一年在新兴路创慈爱善社;廿三年在西堤路创诚心善社;同年在同济二马路创养莲善社。汕头一共创办了9个善堂。同庆善堂于1890年改为同文学堂,存下8家善堂都为潮汕民众
潮汕文化——潮汕民俗|汕头澄海永新县的鳌鱼舞 澄海永新县的鳌鱼舞澄海的游神赛会从大年初一起进行的,一支由400余人组成的大型鳌鱼舞队活跃在澄海各地,所到之处人山人海。组织舞队的澄海永新村更有决心将表演带到周围各个兄弟村,连演30场。在澄海永新村,鳌鱼舞这种为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已经沉寂了14年,可今年却“复活”了,且规模空前。是什么给“老”民俗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呢?鳌鱼舞沉寂14年昨日上午,记者在澄海莲上镇永新村看见,一支大约由400余
潮汕文化——潮汕民俗|汕头澄海祭公婆神习俗 澄海祭公婆神习俗祭公婆神是流行于潮汕地区的一种独特的祀奉民俗。公婆神(潮阳县称床脚婆,揭阳县称公婆母)的由来,澄海民间却有这样的传说:“从前有一妇人,丈夫经常外出谋生,她竟在家与人通奸。一次被她丈夫回家撞见,怒不可遏,把她和奸夫双双杀死,怕被人发觉,便把尸体埋于眠床下土中。那知死者阴魂不散,在家中作祟,把他续娶的妻子所生的几个孩子都弄死了。后来,丈夫只得设立死者的神位,虔诚拜祭以续前愆。这一天刚好
潮汕文化——潮汕民俗|汕头澄海蚝烙节 正月,澄海各地乡村欢度新春的传统节日各具特色,有灿若星河的隆都游灯、场面壮观的冠山赛大猪、惊心动魄的盐灶拖神偶等等,异彩纷呈。我的故乡董坑村,最隆重的迎春节日则是农历正月初八的“蚝烙节”。这一天,乡亲们不论从事什么行当职业都要休假。外出的乡亲不论路途多远都会从四面八方赶回家乡,而乡亲们的亲戚朋友在热情的邀请下更是纷至沓来,互致祝愿,使平时寂静的山村骤然变得热闹非凡。昔日伙伴,打个照面称兄道弟,停下
潮汕文化——潮汕民俗|汕头澄海赛大猪 澄海冠陇和下窖乡每年都有“赛大猪”的习俗。“赛大猪”是一种汉族民间庆丰年的仪式,像平时时年过节拜神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有同样的意义。只是其仪式之隆重,场面之壮观实为罕见,加之“赛大猪”的方式有着促进生产。繁荣经济的积极意义,遂成为远近闻名的一大盛事。澄海每年赛大猪都会决出最大的一头,那一头便供在最前列,并详细地标上重量,一般都有上千斤左右。其余的除了标识谁家的外,相对较大的还被戴上了大红花呢!被
潮汕文化——潮汕民俗|潮汕催生礼送祝福 催生,又称催产,是产妇在临产前后,其家庭成员、亲戚朋友以及助产妇女等人,通过赠送礼物等多种方式,祈望婴儿顺利出生,母子平安的一种习俗。赠送各类食品是母亲为临产女儿催生最常用的办法。这些食物的品种、数量、制作方式,都有约定俗成的规定和特有的含义。产妇的娘家人通过这种形式,祈望产妇吃下这些食物后,能够补充体力,并获得某种精神上的力量,寄托了他们对产妇顺利分娩的祝愿。 蛋是母亲送给临产女儿最常见的
潮汕文化——潮汕民俗|老汕头的味觉记忆 ——汕头自开埠后,美食文化逐步发展,伴随着城市历史,留下了很多味觉记忆,有一些小吃、菜品乃至于经营模式,对后来汕头的饮食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请客吃饭这件事 老汕头的菜馆与美食早在清代晚期,汕头埠就陆续出现了一些饮食店,这也是当时汕头商业繁华的见证。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3月汕头《鮀江辑译局日报》就刊登了育善街一品珍酒楼的“告白”(即广告),里面写到:“汕头,商务繁盛之区,巨商贵客来往,足以游
潮汕文化|潮剧丑角郭石梅 郭石梅,男,潮剧丑角。汕头市潮阳区陈店镇福潭村人。一九一二年二月生。幼年家贫,1921年卖身老玉梨班为童伶。1930年受聘于中玉春香班,1937年起在老正顺香班当老丑师博,兼演老生。其扮演的主要角色有《程咬金》的程咬金、《李晤直撬水鸡》的李晤直、《秦德避雨》的秦德、《金来清》的太爷、《清宫秘史》的咸丰皇帝、《换偶记》的马大成、《琵琶记》的蔡太公、《柴房会》的李老三等。建国后,积极从事潮剧改革工作。
潮汕文化|潮剧名家黄玉斗 黄玉斗,男,潮剧乌衫角、教师。字世高,俗名阿斗。揭阳市人。玉斗家境贫苦,只念过两年小学,9岁便入“圆身”纸影戏班学戏,15岁时卖入老三正顺班为童伶。玉斗天资聪慧,入班后第3天即能上演《柴房会》中的穆二娘,以后又主演过《秦雪梅吊孝》、《人道》等多出剧目的主角,为名噪一时的乌衫旦。1924年随班往泰国演出4个多月,回国后拜师学习导演。1934年转入中一枝香任导演,并随该团至泰国演出。“七七”事变,举国
潮汕文化|潮剧演员姚璇秋 姚璇秋,女。广东澄海人。1953年从艺,历任汕头市正顺潮剧团、广东潮剧演员,广东潮剧一团副团长、演员,汕头地区青年潮剧团团长、地区文化局副局长,广东潮剧院副院长,广东潮剧院名誉院长。一级演员。1953年首次公演潮剧《扫纱窗》。1956年加人中国戏剧家协会。饰有潮剧《扫窗会》王金真、《陈三五娘》陈五娘、《苏六娘》苏六娘、《辞郎洲》陈璧娘、《认相》赵五娘、《井边会》李三娘、《回书》桂英、《张羽煎海》琼
潮汕文化之| 这种古老的潮汕捕鱼民俗,你听过吗? 《山海经》有一个关于“长股国”的记述:“长脚人常负长臂人入海中捕鱼也。”在清嘉庆版《澄海县志》也有这样一则记载:“身行潮中,下着假屐。假屐者二足,削棍 …
潮汕日历 2024潮历 正版视窗杨经纬主编签售版 家己人的文化日历 全新的封面设计全新的内容排版 新鲜的潮汕美图全面的品质提升 2024《潮历》|全新登场啦 2024《潮历》新品 2024《潮历》亮点 2024版《潮历》封面将代表潮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