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文化——潮汕民俗|汕头市潮阳区潮阳英歌舞
▼
英歌舞是一种潮汕民间傩舞。源溯明代中叶,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舞者从脸谱到衣饰,都按梁山泊好汉形象化妆,双手执木棒相互击打,以锣、鼓、号角伴奏,吆喝起舞,表现梁山泊好汉化妆打大名府的故事。这种傩舞融汇了戏剧、舞蹈、武术等成分于一炉;阳刚而恢宏;而其中的潮阳英歌更是以豪放、遒劲闻名遐迩,极具阳刚之气,被誉为"中国汉族男子汉典型舞蹈"。它与民间剪纸和笛套音乐三者同被称之为“潮阳
英歌舞是一种潮汕民间傩舞。源溯明代中叶,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舞者从脸谱到衣饰,都按梁山泊好汉形象化妆,双手执木棒相互击打,以锣、鼓、号角伴奏,吆喝起舞,表现梁山泊好汉化妆打大名府的故事。这种傩舞融汇了戏剧、舞蹈、武术等成分于一炉;阳刚而恢宏;而其中的潮阳英歌更是以豪放、遒劲闻名遐迩,极具阳刚之气,被誉为"中国汉族男子汉典型舞蹈"。它与民间剪纸和笛套音乐三者同被称之为“潮阳民间艺术三瑰宝”.。
前棚,即英歌队伍整体组织中的前头部分,也是英歌队的主体部分。前棚小规模以24或36人组成,大规模由108名年青力壮的男子汉,化装为梁山泊起义部队主力军的英雄好汉组成。表演者手执短棒对敲起舞。领舞的演员称头槌,为黑脸挂黑须的李逵打扮,接下来二槌为红脸挂红须的秦明或杨志,再后是鲁智深、武松、男扮女装的孙二娘顾大嫂,充当队伍前导的玩蛇人为时迁,锣鼓队中的司鼓装扮为宋江,其余演员则作古代武士打扮。整个队伍中的2/3的人手握两节木棒,敲击起舞。表演时,英歌队成二纵队前进,至场地宽阔处即变换出各种队形,如“双龙出海”、“田圈”、“麦穗花”、“八字双金钱”、“打四门”等,并在构图中舞出许多不同的动作套式来。前棚舞蹈队伍表演时,敲击着木棒和小鼓,伴随着“冬冬喳、冬冬喳、冬冬喳”的英歌锣鼓节奏,紧凑整齐地以优美的舞姿,演出各式各样的舞蹈动作和表现攻城战阵的舞蹈图形。中棚的演出节目,主要是表演一些戏剧性较强、娱乐气氛浓郁的传统曲艺节目。中棚的传统节目有13个,内容多是民间趣闻轶事:如《佛公佛母》,由两位演员戴弥勒佛面具,手执葵扇,手舞足蹈笑容可掬地招呼观众,并为演出队伍开路;《洗佛》,由一至几人扮演和尚,手执佛尘说唱前进;《双摇鼓》,表现民间摇鼓货郎下乡做小日杂生意;《桃花过渡》,属传统的斗畲歌方式,取材民间男耕女织的说唱节目;《和尚戏尼姑》,属低级趣味的闹剧;《闹花灯》由男女若干人手擎花灯边舞边唱;《京城会》,是取材于民间故事的喜剧性节目.后棚,即英歌整体组织中的后头部分,这部分代表梁山泊起义军与民众汇合在一起,组成强大的后备力量。每人手执各类刀、枪、剑、戟,形成声势浩大的武术队伍。后棚表演的人数,由16、24或36人组成,他们轮番上场,表演各式套路的南拳武术真功夫,以显示该英歌队伍的武功实力。其中有拳术单打、双打、混合打,也有各种器械的对打;拳攻脚踢,棍击枪刺,刀光剑影,扣人心弦。最后的收场节目是“打布马”。以一人扮成朝廷官员,他的半腰束挂布制的马匹,作骑马状。这官员两手持双锏,与手握木棍的徒步和尚进行对打,最后以朝廷命官被打败狼狈而逃作为英歌结束的活动标志。前中后棚构成了英歌演出的整体,但最能体现英歌特色的当属前棚。在一条件下,潮阳英歌舞也简化为前后棚,其中前棚36人,每人手执长约1尺4寸,直径4厘米的彩色木棒,配合锣鼓点、海螺号和吆喝声,两棒相击翻转,边走边舞。后棚72人,扮成各式杂耍艺人,敲打锣鼓伴唱,有的还加上扮涂戏,或加进武术表演。其队列变化有长蛇挺进、双龙出海、四虎并驱、粉蝶采花、孔雀开屏等共18套式;棒法有左敲、右敲、上敲、下敲、胯下敲、背后敲等;脸谱有文面、武面之分;节奏有快板、中板、慢板之别。潮阳英歌舞熔戏剧、舞蹈、武术于一炉,表演独具魅力,它以刚劲、雄浑、粗犷、奔放的舞姿,构成了磅礴、威武、强壮、豪迈的气势,同样给人以力与美的震撼!
潮阳英歌,最初有“亦舞亦唱”和“只舞不唱”两大形式,但随着历史的没革和诸多客观因素的关系,现今只有保留后者。就在这种“只舞不唱”的英歌中,也有各种流派、各种风格。按舞蹈节奏的板工划分,潮阳英歌大致可分为慢板英歌、中板英和快板英歌三种。
▼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