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文化之| 这种古老的潮汕捕鱼民俗,你听过吗?

《山海经》有一个关于“长股国”的记述:“长脚人常负长臂人入海中捕鱼也。”
在清嘉庆版《澄海县志》也有这样一则记载:“身行潮中,下着假屐。假屐者二足,削棍为之。行海中,更相为换,潮深则着高者,长丈余。潮浅则着低者,长数尺。逐步浅海中之,或日或夜,随波上下。”

从这些记载中,不难想象出脚上踩着长木跷,手持长竹竿的渔民,在浅海中捕鱼的景象。
“哭鱼”,是一种古老的潮汕捕鱼民俗。在潮汕民间传说里,有一个关于“哭鱼”的故事。

大约明朝的时候,潮汕的一个海边渔村,有一青年因得了麻风病而被村民流放到一个不知名的小海岛。在那里,青年遇见了一个女野人,女野人找来草药帮他治疗。一段时间后,青年的病情慢慢好转,并和女野人相爱了,两人结为夫妻,生下一名叫“小海”的小男孩。
可是青年仍十分思念故乡的亲人。有一天,他发现海边不远处有一条渔船,于是便用干树枝生火,向渔船上的渔民求助。
青年带着儿子小海上了渔船,在船上等出采野果的小海母亲。然而,越来越糟糕的天气使船家不肯继续等待,扬帆而去。小海母亲回来时见船只远去,一边悲伤地叫喊,一边拼命地往海里游,却被一个巨大的海浪卷进茫茫的大海之中。
长大后的小海当了官,为了寻找母亲的遗骨,他叫来几十名官兵手拿长竹竿,脚穿长木跷下海寻找。结果没有找到遗骨,倒是把一大群鱼给赶到岸边。消息很快就在海边的渔民中传开,渔民们便用这样的办法捕鱼,并且流传到今天。
如今,我们依旧可以在广东省汕头市澄海一带,看到一群踩着长木跷,在大海中如履平地般行走的渔民。当地的渔民把这种捕鱼方式称为“洗缉”,也有叫“答鱼”,其实准确地应该称之为“哭鱼”。
渔民捕鱼时几乎都是光着膀子,一名年长的渔民说,从前渔民大多家境贫寒,为了不让衣服在海水中泡坏,所以不穿衣服;另一方面,如果穿着衣服劳作,一会在岸上,一会下水里,衣服在身上湿了干,干了又湿,人就很容易得风湿、关节炎之类的病患,所以不如不穿衣服。
早些年时,渔民们在捕鱼时甚至是一丝不挂的,女人从不到海边看捕鱼。后来有了游客,渔民也“文明”起来,但穿衣服下海捕鱼的仍然很少,即便有穿的,也都是一些破旧的衣服。
在渔民中间流传着一句谚语:“农历初九和廿三,早涨晚涨中午干”(早上晚上涨潮,中午退潮)。渔民祖祖辈辈就按潮涨潮落的规律确定出海时间。
出海前,渔民们有一套“小规矩”:由一个人吹响出海的海螺,渔民听到海螺声后就动身出发,到海边集合。尽管现在通信发达了,但这里的渔民还是保留着这个传统。
出海时,渔民们有明确的分工。集合后的渔民分搭两条粘木船,船划到一定水深的海域,然后朝相反的方向以扇形划开,并逐次放人下海。船上有一个人负责将一根系着红旗的长竹杆系绑在一个竹篮上,插在海岸边,这根竹竿如同灯塔一般,为出海捕鱼的人指引归来的方向。据当地渔民的介绍,这根竹竿还象征着平安和丰收。
捕鱼时,渔民手拿长竹竿,脚穿长木跷,腰上还系一双短的木跷,到了水不深的地方就要换上。他们一边唱着“嗬!贺!荷!贺!哎!啊!嗬!哎!阿!嗬哎!贺!啦”, 一边用长竹杆拍打水面。几十个人在海面上渐渐围成一个扇形小区域,其中有几个人负责投放渔网,网放好后大家再齐心协力收拉渔网。
捕鱼归来后,会有一个有趣又壮观的分鱼仪式。大家把捕到的鱼堆放在沙滩上,按人数将之平均分为若干小堆,接着大家便排成一排,随着其中一个人说 “走”,几十个人就围着鱼堆转圈,过了一会又听到一声“停”,大家就停下来,每人旁边的那堆鱼就是他此次出海捕渔的收获。渔民们以最快的速度把自己的鱼装好,然后就往城里赶集,盼望早点到城里卖个好价钱。
在现代文明中,这些淳朴的渔民还保留着原始的捕鱼方式。但渔民们渐渐老了,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已没有年轻人愿意传承这一古老的生活方式,这样的传统民俗也在渐渐消失。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

我猜您一定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