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特产之 | 年轻一辈不认识的“猪油糖”
▼
从广州回汕头,在高速公路汕尾的服务区休息。无意中见到曾经熟悉的猪油糖,真有点久别重逢的喜悦和冲动。还是三十多年前的旧模样,一颗颗四方形的绵软的糖块用有些透明的油纸包裹着,一副油腻腻的样子。
父亲有段时间被派到海陆丰工作,所以,小时候能吃到猪油糖。那个年代人人都缺油水,自然猪油糖是极品美食,记得孩提时有时会捂在手里舍不得吃,都软化了,舔着糖纸吃时奇葩吃相依然能吸引一片羡慕的眼光。
猪油糖是海丰的土特产,顾名思义主打原料是猪油。这种糖是迄今为止我见到的唯一一种用猪油作主原料的糖果。它润滑爽口,柔软生香,带有猪油的芳香与独特美味。
猪油糖的诞生是一个无心插柳的故事,它与中秋做月饼有关。传统的潮汕月饼用的是猪油,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海丰一家糖果厂在做完月饼后剩下了不少猪油,那时候,厂里掀起节约、革新活动,猪油怎么能物尽其用呢?老师傅们突发奇想,构思了生产一种以猪油为原料糖果新品种的念头,他们的思路得到厂领导的支持。于是经过老师傅几百次的试验后,以猪油、面粉、食糖,还有葱花为原料的猪油糖就这样产生了。而且大受市场欢迎。
猪油糖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间在十分畅销,生产企业也不少,但质量也会参差不齐。有的原料相互融合得不好没有弹性,表面是粉白色的糖粉,一咬就碎了。与别的糖果不同,猪油糖就得要那种沾牙的,腻腻的,然后慢慢地化开滑入喉咙的感觉。民间歌谣唱道:“猪油糖,四四方,没有芝麻也很香;擦了猪油又抹糖,左牙吃了右牙香。”
质量的问题说明,猪油糖的制作还是需要一定技术含量的。潮汕一糖果生产厂家组织技术人员和工人到海丰学习取经后,也上马了猪油糖生产线,可是,生产出来的猪油糖怎么也不成型。后来,该厂把老师傅请去指导,老师傅到该厂猪油糖车间一看,立马发现问题。原来这里搅糖的工人全坐在板凳上,而他们的工人是必须站着干活的。
这个细节看似荒谬,其实大有文章。站着干活是很累的,但身体能活动开,力量和角度自然不同。在纯人工的生产阶段,细节更为重要。由于坐着搅糖用力不足,搅动力道有限,猪油、面粉、糖之间难以形成高强度粘性所以才不能成型。站与坐是个问题,看似简单的活其实也有奥妙在其中!
改革开放后,人们开始大谈健康。各种有道理没道理,有依据没依据,看似有道理却没依据,看似有依据却没道理的健康“提示”满天飞,猪油是受害者之一,被当成健康大敌,而受到株连的就包括猪油糖,销量的急剧下降使生产企业相继停产。于是,猪油糖也从此在江湖上销声匿迹了。
后来通过汕尾的朋友打听得知,那家发明了猪油糖的食品厂1989年恢复猪油糖生产,并注册商标,不过如今的市场状况如何就不清楚。
人的口味是不断变化的,一种食品想恒久不变而长盛不衰是神话。我们这代人喜欢猪油糖有它的历史背景,所以现在吃起来依然有味道——包括时间的味道、记忆的味道!
从高速公路的服务区买了一大包猪油糖回家,兴冲冲地招呼儿子过来尝鲜。
“这是什么?看着怪怪的?”
“这是你老爸小时候最喜欢吃的猪油糖!”
“什么味道?”孩子刚尝到嘴里就吐了出来。
“那是猪油的香味。”
“拜托!您下回带点巧克力什么的回来就好!”
我无语啊!一包猪油糖就放在架子上,一直没再动过。等到后来想起,拆开已走油变了味,干瞪眼吃不了。看着有些舍不得扔掉的猪油糖,突然竟感到一丝伤感,犹如看到自己不知不觉无可挽回流逝的青春年少岁月。
来源:海滨邹鲁是海阳
▼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