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潮州古城:在历史与现代的交织中延续传承,中华古文化的活化石。 “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鲸鹏之大,虾、蟹之细,无不归容……”唐代大家韩愈描绘古潮州的名篇佳句脍炙人口。 潮州又称“凤城”,素有“海滨邹鲁”“岭东首邑”之誉,自 …
潮汕父子两代人镜头里的潮剧戏曲记忆,永不放弃。 ▲潮剧《杨令婆辩本》剧照(1959年)。马乔摄马乔(1925年-2020年),广东潮阳人,曾任广东潮剧院副院长。他20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以教师的身份为掩护,送 …
潮汕文化之京都帝王府,潮汕百姓家——潮州象埔寨。 象埔寨位于潮州市古巷镇,始建于宋代,总面积超过2.5万平方米。寨宽162.4米,深154.4米。寨为方形,呈中轴对称和规整方正的布局,建筑格局规范严谨。 象埔 …
手工匠人插画练习合集一(潮州篇)-潮图设计; 手工匠人插画练习合集一(潮州篇),广州插画师,站酷网,中国设计师互动平台.今年闲时,陆陆续续画的练习,这个系列的灵感来自老家潮州街头巷尾看到的匠人和他们的作品。
潮汕工艺|普宁梅林砂锅工艺制作 普宁梅林陶器厂生产的各式砂锅,造型呈葫芦状,浅红灰色,也有呈褐色。其特点是陶质好,陶锅体薄而匀称,受热快,可节省火力,煮饭粥保持原味,喷香可口;或经煤火烧水过夜,也不改变水的化学成分。梅林砂锅,畅销惠阳、梅县、汕头等市县。 梅林砂锅生产始于本世纪30年代,为本县梅塘人吴贤、吴廷和、陈文等三户人家传入,手工操作,工场简陋,生产数量有限,造型单调,但质量稳定,销售十分抢手。该厂1956年转
潮汕工艺|普宁抽纱 普宁抽纱,是潮汕抽纱的名产地之一,素以工艺精巧,图案新颖,品种多样,规格齐全而著称,早在清末民国初便驰名海外,迄今已有近百年生产历史。 普宁抽纱起初是揭阳、潮阳县的边邻乡传入本县洪阳、南溪、广太一带乡村的。1930年初,普宁始有经营抽纱业的商号。1934年至1941年,潮汕抽纱进入全盛时期,普宁加工投放区也由原洪阳、南溪、广太扩大到赤冈、大坝一带,本县抽纱二、三、四盘商有成美、源泰、桂源、光记、
潮汕手艺|潮州饶平金漆木雕 潮州木雕是我国著名的民间传统木雕流派之一,主要流行于粤东的潮州、潮安、饶平、普宁、汕头、澄海、潮阳、揭阳、揭西、惠来等旧潮州府属地区,以此故名。 潮州木雕历史悠久,饶平金漆木雕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以饱满繁复、精巧细腻、玲珑剔透、金碧辉煌的艺术风格而著称于世。 金漆木雕特点 潮州金漆木雕是在木雕作品上聚漆贴金,使其具有金碧辉煌的艺术效果。
潮汕文化——潮汕民俗|汕头市潮阳区七月初七日,阿婆生 农历七月初七日,民间俗称为“七巧节”、“牛郎织女相会日”,有许多的习俗活动。但是,在我们潮汕,却不大理会这些,只称此日为“阿婆生(生日)”,沿袭至今,并相继祭拜。,阿婆,何许人也?相传乃古时的一位村妇,因其爱惜四邻婴幼,并乐为各家看管小孩,且在哺儿育女和调教孩子方面也有一套好功夫,深受大家的爱戴,美名渐渐远扬。当时朝廷皇宫中有一皇子,因病日夜啼哭吵闹不停,进食甚少,小生命危在旦夕。众大臣及御医们都
潮汕民俗文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玉雕(阳美翡翠玉雕) 阳美翡翠玉雕是广东省的一种民间玉石雕刻技艺,它兴起于20世纪初,流布于揭阳市东山区磐东镇阳美村一带。阳美翡翠玉雕工艺系由旧玉器加工技术发展而来,目前已成为当地的经济支柱,形成了巨大的产业链。阳美翡翠玉雕用料考究,制品主要采用缅甸北野人山区(帕敢玉石场)和国内出产的优质玉石,这些原料质地晶莹剔透,硬度极高。阳美翡翠玉雕善于利用玉石的天然纹理,讲求奇、巧、精、特,造型小巧玲珑,逼真生动,雕工精湛纯熟,
《潮历》2024年版 2024《潮历》 征稿活动 即日起至 2023年6月30日 潮汕美食、风景、习俗等... 征稿详情 2024版《潮历》征稿 《潮历》(2024版)图片征稿 摄影照片、绘画、剪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