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与汕头之缘:那些年大埔人在汕头的峥嵘岁月

路过老城区民权路,原来斑驳残旧的“南昌起义南下部队总指挥部”旧址己经修缮一,三楼正面顶端的“大埔会馆”4个繁体黑字格引人注目。“大埔会馆”,顾名思义就是大埔人在汕头开设的馆舍。民国时期,专门建造一座会馆,足以说明大埔人在汕定居人数不少,并已融入了汕头人的生活当中,成为城市“新公民”。

大埔与汕头之缘
大埔与汕头之缘,应从宋代说起。据文献记载,早在宋元时期,就有客家人陆续迁入澄海,其中不乏后来的大埔籍人。明代之后举家来到这沿海地区的人数越来越多,缘于自宋末元初以来,闽南人和赣南人持续不断地迁入兴梅客区,使兴梅客区的人口迅速膨胀起来。而兴梅客区历来山多田少,“八山一水一分田”。自明代起,兴梅客区无地可耕的矛盾就十分尖锐,于是富有迁徙传统的客家人便纷纷向外迁移。潮汕与兴梅地域紧紧相连,犬牙交错,在明代又同属于潮州府这一行政区域,故有大量的客家人迁徙而来。澄海地处韩江三角洲出海口,东部濒临南海,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具有很大的生存拓展空间,不可避免地接纳了很多客家移民到此定居。
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朝开海禁,澄海樟林港逐渐兴盛起来,咸丰十年(1860),时属澄海县管辖的汕头埠开始对外开市,成为通商口岸,引发人们的从业观念逐步产生变化,使更多的人先后加入到经商者的行列,逐步变成出入口货物的集散地和海港贸易城市。外来人员的逐增,汕头便出现了地域性的同乡会,从清末至民国时期,汕头市就出现了20多个同乡会,既有潮汕本地的,也有来自珠三角、兴梅客区、粤北地区以及浙江、福建等省市。当时汕头港与兴梅地区之间的内河船运很活跃,很多客家人从事两地间的运输业,时间一久也就有些在汕头港或其附近落户下来。为方便照顾乡民、联络乡谊,旅居汕头的客家人便建立了八属会馆。光绪三十年(1904),八属会馆在客籍华侨张公善、杨季岳等的资助下创办了汕头历史上第一间私立新式小学堂“正始小学堂”。随后以客区各县设立的同乡会就有梅县同乡会(万安一横街4号)、大埔同乡会(中马路44号)、蕉岭同乡会(行街1号)、兴宁同乡会(德里四横街5号)、五华同乡会(福平路137号)、嘉应五属义山保管委员会(延寿直街15号)等。
在汕的客家人中,大埔人占有较大的比例,据民国十八年(1929)汕头市公安局的户籍统计,共有2778人。大埔人在汕成立大埔同乡会,又兴建大埔会馆。会馆还附设大埔旅汕小学,为主招收大埔籍子女入学,校长及教职员工绝大部分是大埔人。
大埔会馆的历史印迹
大埔会馆,位于汕头老市区中马路(今民权路)50号,总建筑面积1271平方米,3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一座典型的潮式骑楼建筑。1924年,张敬诚、张剑师兄弟承办潮州十属酒税设局汕头,各同乡遂假座该局开会,并借该局为会所,成立了“大埔旅汕同乡会”,公举张敬诚为第一届会长。1925年,曾籍雅、蓝逸川任第二届会长,决议在中马路购买地皮建会馆,全部费用主要来自南洋的大埔籍华侨,部分为国内大埔籍乡亲捐赠。1926年,张剑师、郭概如任会长,开始筹建大埔会馆,并于当年4月动工,1927年4月便落成剪彩。一、二楼设平民义务学校(后改为大埔旅汕小学),三楼为会馆办公地。“大埔会馆”4个大字由大埔人、国民党知名人士邹鲁题写。
1930年前后,大埔会馆的对面还是一片盐场,俗称“盐埕头”,为方便管理盐场,当时隶属省直单位、配备有武器的盐务局看中了大埔会馆作办公地点,便采取高压手段硬将大埔会馆占为己有。 1934年间,在市民的声讨中以及大埔会馆的不断追讨下,盐务局才迁走。大埔会馆又恢复往日的宁静,仍为大埔同乡会议事、待客的场所。此时汕头的校舍十分紧缺,征得大埔同乡会的同意,市教育局借会馆办学,开办日班与夜班,面向各阶层人士普及教育。汕头沦陷后,日军从台湾请来教师在此办班,强令适龄的青年人来此学日语。抗战胜利后,大埔会馆被国民党政府税务局占用,1948年归还大埔会馆并复办大埔旅汕头小学。解放后,这里先后作为中马路第一小学、汕头教师进修学院。
大埔名人在汕头
大埔人杰地灵,历史上出现了许多名人,其中一些人还与汕头有着密切的关系,笔者随便列举几位就足以说明。

张弼士,道光二十一年(1841)生于大埔县西河镇黄堂乡车轮坪村,是名扬海内外的华侨实业家。汕头是“嘉应五属”(即梅县、兴宁、五华、平远、蕉岭五县)到南洋的必经之路,当年张弼士就是从汕头乘海轮到印尼巴达维亚(今雅加达)谋生的。经过30年的拼博,张弼士成为当地华侨首富之后,回到祖国兴办实业。同时又致力于发展教育,先后捐巨资为国内、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侨民兴建多座学校。有一年,张弼士回国来到汕头,看到当地居民生活贫困,读书困难,尤其是嘉应五属子女上学更为困难,随即拨款在汕头建造了一座“育善堂”,并购置数十间楼房作为“嘉应五属福利基金”财产,用于学子出国学费补贴。
温廷敬,字丹铭,同治八年(1869)生于大埔县百侯镇,是近现代粤东以至岭南的着名学者。光绪二十八年(1902),温廷敬与丘逢甲等师友在汕头外马路(今外马路129号)创办岭东同文学堂,丘逢甲任监督及总理,主持全面工作;温廷敬掌管教务兼授中国历史课程,开粤东新学先声。同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5月5日),温廷敬还与杨源、何士果等在汕头创办《岭东日报》,这是汕头第一份报纸,温廷敬主持该报笔政。1913年主持汕头《公言日报》笔政,因不愿献媚当局,后离去。此后又专心学术研究及地方文献缉编。1928年,时任中山大学校长的邹鲁捐资5000光洋,由大埔旅汕同乡会出名,在汕头设立大埔修志局,温廷敬受聘任总纂,完成大埔新志初稿。抗战胜利后,被聘为《潮州志》顾问,并负责撰写人物志部分。志稿已完成,可惜后被潮州志馆遗失。

杨俊如,光绪五年(1879)生于大埔县百堠乡。青年时代正是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国门之时,国家积贫积弱,西方思想技术大量涌入中国,耳濡目染使杨俊如深信“实业救国”,尔后他赴上海从事商业活动。民国初年,杨俊如来到汕头,志在投资交通建设。当时潮汕铁路已开始运行,而汕头与澄海之间却仍是崎岖小道,汕头至樟林之间短短30公里便有新津河、外砂河、莲阳河和东里河4条韩江支流,交通十分不便。于是杨俊如联络同乡萧亦秋等海内外亲友,以股份形式,集资22.5万银元,1915年,“汕樟轻便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在汕头成立,杨俊如任总经理。次年,轻便铁路破土动工。1918年,轻便铁路汕头至下埔段通车,1920年延至外砂河边。1923年再通车至澄海县城,共长15公里,后又延筑3.5公里至莲阳河边的埔尾新乡。杨俊如满怀信心要将铁路一直修到樟林,再续建到饶平黄冈。1924年秋,杨俊如赴香港订购车厢、铁轨,试图改良技术。但时局变化,造成仅经营了2年的铁路公司负债累累。内外交困之下,重病缠身的杨俊如于1925年自杀身亡。
肖仑武,光绪五年(1879)生于大埔县茶阳镇。于光绪三十年(1904)获官费选送留学日本,就读于东京明治大学,攻读商业经济。1905年参加孙中山在日本成立的同盟会。1911年学成回国,进京考取商科举人。1912年出任广东官银局总办,1917年迁居汕头,按西方的方式筹办股份制的商益银行,但不到两年便倒闭。次年再筹资创办豪华旅店,入住者都是外国帮办、官僚政客及富豪商贾。由于军阀混战,又不堪军饷负担,不到两年又宣告失败。后来又创办《潮汕日报》,不久便遭到军阀洪兆麟查封。1929年,被迫举家迁移广州定居。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

我猜您一定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