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安人、32岁英勇牺牲的“左联”作家洪灵菲

洪灵菲

          

 (1902-1934)

洪灵菲,原名洪伦修,笔名林曼青,广东潮安人。1922年,考入广东高等师范学校。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在国民党中央海部工作,担任《海外周刊》编辑。大革命失败后,被迫流亡加坡、泰国。1927年冬,回到上海,组织成立革命文学团体“我们社”,主编出版《我们》月刊。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当选为常务委员。1931年9月,担任上海反帝大同盟中共党团书记。1933年,调中共中央驻北方代表秘书处工作;7月被捕,解来南京,1934年夏牺牲。

流亡中的炽热灵魂

视频摘自中央电视台《致未来书》
C城-H港-新加坡-暹罗-S埠-上海,是《流亡》主人公沈之菲的流亡路线,也是作者洪灵菲本人在四一五遭通缉之后,被迫离开本土的逃亡路线,分别对应的是广州-香港-新加坡-暹罗(泰国)-汕头-上海,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他四处逃亡,东躲西藏,曾在香港被驱逐,在新加坡做帮工,在泰国湄南河上漂泊。然而,“这一次流亡的结果”,却让洪灵菲“益加了解人生的意义和对于革命的决心。”他借主人公之口坚定地喊出:“我们不要悲观吧,不要退却吧,我们必须踏着被牺牲的同志们的血迹去扫除一切反动势力!为中国谋解放!为人类求光明!”
01
1902年,洪灵菲出生在广东省潮安县江东洪砂村,原名洪伦修。洪灵菲祖上世代务农,到祖父一代才攒下几亩田产的家业。祖父有意培养孩子读书,希望能走科举之路,博取功名。但洪灵菲的父亲洪舜臣连秀才也没考上,只能靠教私塾为生,收入微薄,后来改为行医,发明了好几种药丸,销路很好,家境才得以好转。洪灵菲9岁进入村里私塾读书。他天资聪明,尤爱读书。为了不被打扰,他常常溜到屋顶上去看书,自得其乐。
洪灵菲与妻儿的合影
到了1915年,洪灵菲随父亲来到潮州城,父亲在市区新开了荣春堂药铺,洪灵菲到城南小学四年级插班。当时的国文老师叫戴贞素,戴贞素15岁就中了秀才,学问渊博,思想进步,书法、诗词俱佳,对洪灵菲影响很大。戴贞素有个儿子叫戴平万,与洪灵菲同班,两人非常要好。
1918年洪灵菲小学毕业后与戴平万一同考进金山中学。次年,五四运动爆发,这场运动影响深远,远在数千里之外的潮州也有了新思想的传播,有了《新青年》《新潮》等新刊物。喜爱读书的洪灵菲得以读到许多与传统封建价值观大不相同的文章,有了最初的思想启蒙。不久,李春涛任潮州中学教务长,后又代理校长。李春涛曾和彭湃一起留学于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留学期间,他们一起发起组织了“赤心社”,学习《共产党宣言》等著作,具有初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在他的影响下,洪灵菲和戴平万等同学接受了进步思想。
1922年洪灵菲又与好友戴平万一道考上了广东高等师范学校(今中山大学前身)西语系。继李白、苏轼等中国名家之后,莎士比亚、雪莱、拜伦等外国大师也进入洪灵菲的视野,他醉心于中外诗歌文学,常常高声吟诵,沉浸其中,不知疲倦地读书和练笔,为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于才华横溢,洪灵菲成为老师郁达夫特别钟爱的学生。
1924年1月,国民党全国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在广州揭开序幕,广州成为革命策源地。与风起云涌的革命浪潮相比,洪灵菲却陷入了人生的低潮。因为父亲为他定下了一门亲事,强迫他成婚。已经具有独立平等、自由恋爱婚姻观念的洪灵菲自然十分不满,却又无力反抗,只能借酒消愁,十分悲观、颓废,甚至想到过自杀。就在这时,他遇到了共产党人许甦魂。许甦魂也是潮安人,早年赴南洋谋生,他一边在商店做工,一边在报刊当通讯员并开展华侨运动,在报刊上发表多篇具有民主思想的文章。他联络进步知识青年,创办华侨工人夜校,亲自编写主讲《列强侵华之鸟瞰及华侨应有的认识》《华侨与祖国》等课程,鼓动华侨关心、支持国革命运动。1923年许甦魂以《益群日报》特派记者身份回国采访,广泛结交国共两党人士。他十分欣赏洪灵菲的才气,深深同情洪灵菲的遭遇,鼓励洪灵菲要坚强起来,反抗不合理的旧制度,另找志同道合的伴侣。
在许甦魂的开导下,洪灵菲振作起来,开始参加学生运动,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以老乡关系为纽带,参与组织“潮州旅穗学生革命同志会”,发动学生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他经常出现在各种群众集会上,做宣传组织工作。
1926年夏天,洪灵菲大学毕业了。当时正是国共合作大革命蓬勃发展的时期,经时任国民党中央海外部秘书长的许甦魂推荐,洪灵菲到海外部工作,先后担任过组织科、编辑科、交际科干事,还担任《海外周刊》编辑。此时许甦魂发起组织了全国华侨协会并任常委,这是在中国共产党直接影响下成立的第一个全国性的华侨组织,对宣传组织广大华侨参加和支援北伐战争,做出了积极贡献。为配合许甦魂的工作,洪灵菲坚持《海外周刊》办刊宗旨,积极宣传反帝反封建,动员华侨支援国内革命斗争。
在火热的革命斗争中,洪灵菲青春勃发,他获得了新的生命,也收获了真挚的爱情。在许甦魂家,洪灵菲初识刚从韩山师范毕业来广州继续升学的潮安姑娘秦静,彼此都产生了美好的第一印象。秦静接受洪灵菲的建议,考上了何香凝主办的妇女运动讲习所,又经洪灵菲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春,两人结为革命伴侣,共同为革命理想而奋斗。在新婚合影的照片上,洪灵菲兴奋地题写了一首诗:

在革命的战线上,

我们都是头一列的好战士!

在生命的途程中,

我们都是不断的创造者!

让我们永远地团结着吧!

永远地前进着吧!

牺牲着我们的生命,

去为人类寻求着永远的光明!



02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三天后,广州的国民党反动派也向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举起了屠刀,中共广东省委负责人萧楚女就在这天被捕杀害。洪灵菲是在国民党工作的共产党人,自然是搜捕对象。当日凌晨,军警直扑洪灵菲宿舍,洪灵菲因不在校内而幸免,而临时睡在洪灵菲床上的许涤新被抓走,后来核实他确实并非洪灵菲,才将他释放。
洪灵菲不得不逃离广州,他和秦静以及原海外部的同事避难到香港,住在吴老板的商店里。由于人多来往纷杂,引起港政府的注意,他们以查户口为名,逮捕了洪灵菲等人,拘禁于香港西捕房。经营救,才被释放,由香港政府驱逐出境,押送轮船,遣返故乡潮汕。船到汕头,国民党抓捕洪灵菲的通缉令已赫然刊登于广州国民党《中央日报》上。洪灵菲只能化装成出洋的贫苦农民,剃光头发,光着足,穿上破旧的衣服,背上竹篓,只身前往南洋。他先后到了新加坡、泰国等地,由于没有经费,也没有要好的亲友招待,在海外的几个月,洪灵菲日则流浪街头,夜则栖身公馆墙角,备尝艰辛。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洪灵菲也曾一度消极,他在写给秦静的信中说:“谁知在这凄黄的灯光下,敲瓦的雨声中,伴着我的只有自己的孤零零的影啊!为着革命的缘故,我把我的名誉,地位,家庭,都一步一步地牺牲了!我把我的热心,毅力,勇敢,坚贞,傲兀,不屈,换得全社会的冷潮,热讽,攻击,倾陷,谋害!我所希望的革命,现在全部失败,昏黑,迷离,惨杀,恐怖!我的家庭所能给我的安慰:误解,诬蔑,毒骂,诅咒,压迫!我现在所有的成绩:失望,灰心,颓废,坠落,癫狂!唉!”但是更多的时候,他关心着国内的革命斗争,关心着曾经一同共同战斗的战友,他鼓励自己:“不要悲哀罢,不要退缩罢。我们想起这千百个为民众而死的烈士,我们的血在沸着,涌着,跳着!我们的眼睛里满迸着滚热的泪!我们的心坎上横着爆裂的怒气!颓唐么?灰心么?不!这时候我们更加要努力!更加不得不努力!”
在海外四处游荡的生活里不仅艰辛,更让洪灵菲难过的是远离革命:“在这儿过着几个月的流亡生活,一点革命工作都谈不到,做不到;虽说把华侨的状况下一番考察,也自有其相当的价值,但总觉得未免有些虚掷黄金般的光阴……”正当他不愿再继续蹉跎下去时,他在暹罗偶遇也在流亡的戴平万,两人商量一同回国参加革命斗争。
在前往上海的途中,洪灵菲突然有了一种创作的冲动,他以自己过去几个月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开始了自传体小说《流亡》的写作。他每天早上4点起床,铺开纸笔开始写作,到8点钟别人起床时,已经写出几千字了,他只用一个半月时间,就完成了这部10万字的作品。

洪灵菲创作的自传体小说《流亡》
《流亡》写完后,出版却遇到了很多问题。因为在当时的环境中要出版以革命斗争为内容的小说是十分艰难的。就在这时,洪灵菲遇到了来上海的郁达夫,此时郁达夫已是很有名望的大作家。郁达夫不仅为《流亡》作序,还做了“热烈的介绍”,向上海现代书局发行部主任卢芳推荐了这部书稿。1928年4月《流亡》由上海现代书局正式出版发行。《流亡》一书中,处处可见作者对社会压迫的极度敏感,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志士的屠杀,半殖民地中国遭受的种种屈辱,香港的畸形怪状,南洋各国的暗无天日,封建家长制的摧残人性,旧婚姻造成的斑斑血泪……这一切,加上地方色彩和异国情调的着力渲染,汇成了小说多姿多彩的画面。《流亡》问世后,不胫而走,在全国各地和南洋一带十分畅销,现代书局一版再版。《流亡》因此成为洪灵菲的成名之作。
《流亡》是一部带有强烈自传色彩的小说,写出了一个在社会专制和家庭礼教合围中痛苦上进的革命青年的真实感受,字里行间充溢着紧迫的历史使命感,故事和人物,投合了当时一部分知识青年憎恶黑暗现实,在失败中仍然不倦地追寻光明的心理,表现出顽强追求革命理想的英雄色彩,引起了青年读者强烈的共鸣,激发了一批大革命失败后消沉的革命青年的斗志。主人公之口喊出的正是洪灵菲喊向革命青年的心声:“值不得踌躇啊!值不得踌躇啊!你灿烂的霞光,你透出黑夜的曙光,你在藏匿着的太阳之光,你燎原大焚的火光,你令敌人胆怖,令同志们迷恋的绀红之光,燃罢!照耀罢!大胆地放射罢!我这未来的生命,终愿为你的美丽而牺牲!”
03
《流亡》的成功,尤其是对革命青年产生的影响,给了洪灵菲极大的信心,他转而从事革命文学创作:“革命运动虽然受到暂时的挫折,但我们有一枝笔,就会使他从另一方面蓬勃起来。”
洪灵菲在上海恢复了党的组织关系,担任中共闸北区委书记。这年冬天上海虽然格外寒冷,但一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春潮正在地下酝酿涌动,洪灵菲和戴平万、杜国庠等人组织了革命文学团体“我们社”,还通过郁达夫,结识了蒋光慈等“太阳社”的成员。在革命的低潮时期,洪灵菲以高昂的革命热情不分昼夜地工作,在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简陋的情况下,洪灵菲继《流亡》之后又一鼓作气,相继创作了《前线》《转变》两部中篇小说和《归家》《大海》等多部长篇小说。在急剧的革命年代里,洪灵菲自觉地用文学来呐喊,短短几年时间,他创作了200万字的作品,有力地倡导并促进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蓬勃发展,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洪灵菲创作的小说《前线》
洪灵菲创作的小说《归家》
1929年秋,党指示创造社、太阳社的共产党员要促进革命作家的团结,与鲁迅一道成立一个革命作家的统一组织。洪灵菲积极地和进步作家联络,消除文艺团体间的宗派情绪和门户之见,尽可能地扩大进步作家的联盟。1930年2月16日,洪灵菲、鲁迅、冯雪峰、夏衍、柔石等12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知名人物集会,筹备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3月2日,“左联”正式成立,洪灵菲和鲁迅、田汉、夏衍等7人当选为常务委员,是最年轻的一位。“左联”的成立,标志着革命文学跨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对于革命文艺事业领导的加强。
“左联”成立后,革命文化蓬勃发展。1931年,国民党发动了严酷的文化压迫,许多书籍刊物遭查禁,《我们》月刊也在其中,洪灵菲再次遭通缉,被迫转入地下,以多个笔名在各种刊物上发表文章,继续开展斗争。“九一八”事变后,全国反帝大同盟成立,洪灵菲担任党团书记。为了扩大反帝大同盟的组织基础,他办了不少工人夜校,亲自主持,亲自上课,通过群众路线,把党的政策实现出来。在与工人群众的接触中,洪灵菲变得更加沉着,从一个革命气质的诗人,成为一个真正的革命者。
1933年春,党组织将洪灵菲调往北平,担任中共中央驻北方代表秘书处处长,与时任中共中央驻北方代表的孔原,在白色恐怖条件下,领导北方地区党的地下工作。7月26日,孔原因临时有事,让洪灵菲替他到宣武门外李大钊烈士的侄女家去联系工作。由于叛徒出卖,洪灵菲被国民党宪兵第三团逮捕,在狱中,他经受了敌人的威逼利诱,始终不肯泄露党的任何秘密。不久解来南京,1934年夏英勇牺牲。
洪灵菲,一个勇敢无畏的革命者,一个才华横溢的作家,他用时代之火点燃了生命的文学。今天,我们仍然能够通过他的《流亡》及其他作品,感受他炽热的灵魂!
来源:中国侨联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

我猜您一定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