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综合9366 视频

潮汕文化|昔人英名耀潮邑——盘点潮汕纪念名人的地名

以著名人物的名字作地名,中外皆有。美国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就包含了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和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的名字,前苏联的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是为纪念两位领袖而更名的。在中国,山西左权县、陕北志丹县、吉林靖宇县、黑龙江的尚志市、北京城的张自忠路等,都以革命先烈或民族英雄的名字命名。  在潮州府辖地,名字被用做地名,影响最深远的是韩愈。韩愈被贬潮州后,传道起文,劝农驱鳄,政绩卓著。后世感恩的潮人便

潮汕文化|潮剧丑角郭石梅

郭石梅,男,潮剧丑角。汕头市潮阳区陈店镇福潭村人。一九一二年二月生。幼年家贫,1921年卖身老玉梨班为童伶。1930年受聘于中玉春香班,1937年起在老正顺香班当老丑师博,兼演老生。其扮演的主要角色有《程咬金》的程咬金、《李晤直撬水鸡》的李晤直、《秦德避雨》的秦德、《金来清》的太爷、《清宫秘史》的咸丰皇帝、《换偶记》的马大成、《琵琶记》的蔡太公、《柴房会》的李老三等。建国后,积极从事潮剧改革工作。

潮汕文化|潮剧名家黄玉斗

黄玉斗,男,潮剧乌衫角、教师。字世高,俗名阿斗。揭阳市人。玉斗家境贫苦,只念过两年小学,9岁便入“圆身”纸影戏班学戏,15岁时卖入老三正顺班为童伶。玉斗天资聪慧,入班后第3天即能上演《柴房会》中的穆二娘,以后又主演过《秦雪梅吊孝》、《人道》等多出剧目的主角,为名噪一时的乌衫旦。1924年随班往泰国演出4个多月,回国后拜师学习导演。1934年转入中一枝香任导演,并随该团至泰国演出。“七七”事变,举国

潮汕文化|潮剧演员姚璇秋

姚璇秋,女。广东澄海人。1953年从艺,历任汕头市正顺潮剧团、广东潮剧演员,广东潮剧一团副团长、演员,汕头地区青年潮剧团团长、地区文化局副局长,广东潮剧院副院长,广东潮剧院名誉院长。一级演员。1953年首次公演潮剧《扫纱窗》。1956年加人中国戏剧家协会。饰有潮剧《扫窗会》王金真、《陈三五娘》陈五娘、《苏六娘》苏六娘、《辞郎洲》陈璧娘、《认相》赵五娘、《井边会》李三娘、《回书》桂英、《张羽煎海》琼

潮汕文化|潮州话的正反对语

潮州母语,包括口语、俚语、俗语、歇后语。它本真质朴,属于草根文化,是中华汉语文化的一个矿藏,有待人们的珍爱与开发。如果你有意收集其正反对语,十分有趣,也很神奇。笔者已捡拾了若干,撷取几则供读者品赏和娱乐。  浊对清,衰对兴,偏邪对正经;内对外,嫁对(母子),相怨对(口皮)破;甜对苦,“安”对(女亩),(不会)生对大肚;俗对雅,咸对(斩食),无粕对有坪;邪对正,戆对定,惰做对力拼;输对赢,坐对行,

潮汕文化|潮汕名人-孙淑伟

孙淑伟(1976.1.—),男,出生于广东揭阳。前中国跳水运动员。中国男子跳水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枚金牌获得者。中国首个男子跳水“三冠王”。1991年被《世界游泳》杂志评为最年轻的男子******运动员。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男子十米台冠军,创中国奥运跳水历史上男子第一枚金牌记录。1993年被评为中国十佳运动员。1998年澳大利亚游泳世锦赛和田亮搭档获得双人十米台冠军。2001退役后,被国家

潮汕文化|潮汕工艺

潮汕木雕是工艺美术的佼佼者,说来有趣,在卷帙浩瀚的《辞海》中,要查出“木”雕一词,必须贯以“潮”字方可查到。“潮汕木雕”成为专有名词,可见其艺术性、专访性之强,影响面之广。潮汕木雕在唐宋时已初具规模。至明清而日臻完美,如今仍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潮汕木雕形成了鲜明的风格。其形式有圆雕、沉雕、浮雕、多层次的镂空雕,而外形色彩上,可分为黑漆装金、五彩装金、本色素雕三类。在应用上则大致分

潮汕文化|潮汕工艺之揭阳木雕

揭阳木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揭阳木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揭阳的木雕是传统手工技艺的一种,它与潮州金漆木雕有许多共同点而又具有自己的特色,表现在历史悠久,萌芽于新石器独木舟生产时期,定型于唐宋,成熟于明代;二是山海交错地理环境促成的粗犷、古朴、雄浑的风格,有别于潮州的精致;三是表现形式上既髹漆贴金,也涂赭,或饰以彩绘,呈多元化,而且以后者占主要;四是制品除建筑装饰外,更以神像、神轿、木狮、馔盒等巧

潮汕文化|潮汕茶之潮州饶平南村茶叶

广东省饶平县的茶叶生产已经有300多年历史,是广东省的茶叶生产大县,也是“全国重点产茶百强县”,当地所产的“黄茶”是乌龙茶的发祥。近年来,该县突出科技兴茶,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快茶叶生产的基地化、产业化和无公害化建设,促进了茶叶产业的形成。目前,全县拥有岭头单丛无公害茶园6万多亩,茶叶年产量近5000吨。同时,拥有茶叶生产加工企业60多家。饶平县的新塘镇茶叶面积5200亩,年产量5

潮汕文化|潮汕话之淤、渍、漂渍液读音

淤yū,潮音[e3 余3],是常用字之一。原指水中沉淀的泥沙或泥沙冲积成的地带。《汉书·沟洫志》:“春夏干燥,少水时也,故使河流迟,贮淤而稍浅。”(末句意为:淤泥贮积而使河道变浅)汉·司马相如《上林赋》:“出乎椒丘之阙,行乎洲淤之浦。”洲淤者,泥沙壅积而成之沙洲也。沉积的泥沙会影响水流的通畅,故“淤”字的引申义为滞塞、不流通。如血液凝滞不通,称为“淤血”。《红楼梦》第三十四回:“晚上把这药用酒研开

潮汕文化|潮汕话之潮语称婆母以“大家”现象溯源

刘万章《广东潮阳的儿歌》(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歌谣》周刊1936年第8期)录:“媳妇绣鞋给大家,鞋顼绣有鲤鱼鸟,鞋尾绣有银鸳鸯。”《潮州民歌》(国立中山大学民俗学会《民俗》周刊第9期)录:“一丛松柏倒落坑,行孝媳妇敬打家:提起银瓶温烧酒,提起牙筷挟虾生。(自注:打家,姑也,夫之母。)” 潮汕方言称谓中,妇女称婆母作“大家”,是一古语词。  《说文》:“家,居也。”“家”的本义是居住地。在西周春秋

潮汕文化主题拼贴画-潮汕红头船拼图-潮图设计

潮商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影响力和生命力的商帮之一,红头船更是海内外潮人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桥梁,所展现的是团结拼搏,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潮剧,是中国古老戏曲存活于舞台的生动例证,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较高的审美价值。作品采用照片拼贴的形式对画面进行重新规划分布,而拼贴画这种打破常规并且对画面进行重组的综合材料绘画更富于作品更加丰富的表现力。以拼贴画作为表现手法,将传统题材运用新的手法表现,突破传统题材的表现形式与装饰画进行结合。画面运用了鲜明的颜色对比和不同层次的叠加增强绘画的层次效果,并分区域体现潮汕建筑,潮汕美食,潮汕戏曲以及海洋文化。

潮汕文化之“番”字头的词语谈趣

潮汕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构成因素是海洋文化。海洋文化的构成原因一是粤东沿海早居民绝大部分是“靠海吃海”的“渔猎”土著,南澳岛象山上考古发现的距今8000年的 …

潮汕文化之“糖寮”二三事

汕头曾是中国三大糖市之一。上世纪70年代以前,除了揭阳、普宁、潮阳的大型糖厂外,潮汕乡村土法榨糖的“土糖寮”比比皆是,榨制出来的红糖远销省内外。 历史 …

潮汕文化之元宵节祭祖比春节还隆重!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元宵节的起源,中国民间有很多种传说。学者们引证文献,又说是始于汉武帝在正月上辛对“太一”神的通宵达旦的祭祀 …

潮汕文化之潮汕方言大赏

潮语分布于广东省东部沿海的潮汕地区(潮州市、汕头市、揭阳市、汕尾市), 梅州市丰顺县的汤南、留隍二镇,以及海外东南亚为主的潮人聚集地 在漳州的南靖、平和、诏安等县的边地少量使用潮汕话。 台湾省屏东县潮州镇是清代潮州府移民最集中的地方,主要来自饶平县长彬村与普宁市,最多时有2200人左右。 海南省港口、铁路、矿山、国有农场职工使用潮州话。 潮语是潮汕文化的主要载体,

潮汕文化之点进来的都是潮男潮女。

各位潮男潮女大家好, 感谢大家点开这篇推送, 今天我们不聊三国(这梗也太不潮了!) 来聊聊潮州/潮剧/和潮人! (潮州在哪?潮剧是啥?你们是谁?) 问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