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海最为古老村落的董坑村,有一座人人绕行的「無緣橋」? 董坑村是澄海最為古老的村落,村中有一石橋人稱「無緣橋」。自古以來,農耕經商做工途經此地都從「無緣橋」經過,惟獨婚娶喜事就繞道而行,不敢越雷池半步 …
火出圈!潮汕“广场舞”亮了 一声清脆的“嘭”,一根木槌在手中飞转,在一次次“8”字形的转动中顺着抛物线飞出指间,下一秒又牢牢停在掌心。身穿戏服、脸画油彩的少年们双手持槌,伴着节奏明快的锣鼓声变换队形,大步向前…… 这个场景开启了不少潮汕孩子的英雄梦,玩转英歌槌,跳起英歌舞,是街头巷尾最热闹的场景之一。英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民间舞蹈艺术,也是广东潮汕地区潮阳一带最受欢迎的“广场舞”。 林泽加是汕头市潮阳区
点赞!这位八旬老人一次性捐出近80件传家宝,为了…… 对于侨批 揭阳市揭东区霖磐镇德中乡旧厝村的陈元列 有一份特殊的情感记忆 本月21日 81岁的陈元列老人来到市侨批文物馆 把珍藏家中的“家族侨批” 和其他涉侨 …
爱心汇聚?城!海内外乡贤和社会各界情牵汕头踊跃捐助齐心抗疫 送口罩、赠食物、募资金、捐款项……连日来,海内外乡贤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爱心企业纷纷慷慨解囊支援家乡抗击疫情,一份份爱心汇集成一股股暖流,见证了所 …
物条肠粉《汕头老街美食图》-潮图设计; 物条肠粉《汕头老街美食图》,汕头插画师,站酷网,中国设计师互动平台.给广州物条肠粉馆绘制的 “汕头老街美食图”,店主是在广州生活的汕头青年,希望开一家更有潮汕特色的肠粉店,所以这幅插画融入了汕头不少经典小吃店和熟悉的汕头元素(校服、乌鲨摩托车等),让店面装饰更有本土情怀。(本插画作品版权归物条肠粉馆所有,请勿擅自使用)
特殊“回批”彰显华侨支援抗日家国情怀,侨批文物馆里留存着一段段红色记忆 建于2004年的汕头侨批文物馆,是中国首家以侨批为主题的文物馆。在该馆馆藏的12万多封侨批文物中,留下了海外华侨支持祖国人民抵御外敌等红色印记,记者来 …
电影《暴风》在汕开机引关注,你可知“中国电影之父”正是从潮汕走出? 近日,电影《暴风》在汕头小公园开机,导演陈嘉上、主演陈伟霆等明星大咖也正式亮相,一时间登上热搜,引发关注。据悉,该片将在汕头多地取景拍摄,小公园 …
电影诞生30年后,这个潮汕人为中国电影拿回了首个国际奖项! 他是世界上最知名的200位电影艺术家中唯一的中国人。 他是中国电影百年历史影响中国电影十强人物之一。 他被誉为“世界级电影宗师之一”、"中国现实主义 …
画家李小列:从「北大荒」画到了北师大 李小列,祖籍广东饶平,是原中共中央工交政治部群工部部长李伟之子。1977年高考恢复后,他考入北京师範大学数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曾是北师大的一位数学老师。1988年以后,他
百业兴旺,行铺林立,洋商汇聚……百载商埠汕头当年留下的这些街巷名,大有来历! 汕头老市区不少街巷名见证着这座百载商埠当年的繁荣,百业兴旺,行铺林立,众多洋行到汕创设机构,这一切,都留下了丰富的地名留存。百业兴旺因行业得名火 …
百年前汕樟轻便铁路开通,引发侨资参与沿线新兴乡村开发热潮 汕头自1860年开埠后,因“地当冲要、工商辐辏、声华文物、蔚然称盛”(语出《最新汕头一览》),城市规划建设随之有效开展,营商创业环境持续优化,从而 …
百年前的潮汕大地震:可能是中国最早的地震灾害影像 ▲左图为约翰汤姆逊(John Thomson,1837—1921)拍摄于1870年的潮州三元塔,1918年的潮汕大地震将塔六层以上塔身直接震塌,第六层内室亦崩去一角。右图为201 …
盘点世界各地庆祝中秋节方式,而这国家把中秋过得像儿童节! 今年的中秋马上又到了!这个看似华人的传统节日,在其他国家也以他们的文化习俗方式来庆祝。同为中秋节,习俗不同庆祝的方式各异,也会呈现出不同的节日风 …
直到中组部来人,大家才知道这个老农是潜伏台湾42年的红色特工 战争年代,有很多在隐蔽战线工作的英雄。为了获得敌方重要、绝密情报,他们深入险境,想方设法获取情报,然后将其送出来。他们不仅要面对各种危险,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