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古 | 清明前一天是寒食节,专为潮汕人供奉的这位神明而设立 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清明的前一天就是寒食节。这一天严禁烟火,只吃冷食,这个节俗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甚至影响到周边国家, …
潮汕文化——潮汕民俗|汕头市潮阳区七月初七日,阿婆生 农历七月初七日,民间俗称为“七巧节”、“牛郎织女相会日”,有许多的习俗活动。但是,在我们潮汕,却不大理会这些,只称此日为“阿婆生(生日)”,沿袭至今,并相继祭拜。,阿婆,何许人也?相传乃古时的一位村妇,因其爱惜四邻婴幼,并乐为各家看管小孩,且在哺儿育女和调教孩子方面也有一套好功夫,深受大家的爱戴,美名渐渐远扬。当时朝廷皇宫中有一皇子,因病日夜啼哭吵闹不停,进食甚少,小生命危在旦夕。众大臣及御医们都
非遗剪纸:“守正”是传承与创新的底线 民国时期佛山铜凿剪纸《焰火迎春》 (选自《广东民间美术》)近年来,在剪纸非遗界,刮起一股“创新现代剪刻纸”之风,脱离中国传统民间剪纸基因和语言,推销“去民间化”的所谓专业“西洋化”“绘画化”“机器化”“商品化”等创作理念,一时造成剪纸非遗界在传承与创新关系等理念上的混乱。对此,我深感不安。作为从事抢救研究非遗一辈子的专业研究者,我想就此谈点自己的意见。“民间”是非遗的底线“民间”是非遗传承的底线。
《发现城市之美》+《潮历》潮汕人一本百科的文化特产日历纪念品! ☆ 超值合售 ☆ 选择一: 《发现城市之美潮州》+《潮历》 选择二: 《发现城市之美汕头》+《潮历》 两本组合,只需130元 超值合售,不容错过! ★ 一本《发现 …
綠雕、時花、燈籠……精心布設的景觀給市民遊客留下美好「初印象」 春節剛過 汕頭喜氣洋洋的「年味」 「餘熱」未了 汕頭市在各個重要節點精心炮製的景觀和氛圍「視覺盛宴」,為汕頭旖旎的城市風光錦上添花,節日期間吸引眾多 …
潮汕民俗|潮州剪纸 潮州是广东省东部沿海的港口城市,潮州剪纸主要分布在粤东地区,流行于明代,繁荣于清代,至光绪年间达到鼎盛。现存的一件清雍正年间的作品《蝙蝠》(潮州市司马浦镇)系以棕色丝线剪成,技艺十分精巧,说明潮州剪纸早就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清代中期,潮州修祠建庙蔚然成风,在此背景下剪纸就当作了祭祀、节庆、游神赛会、红白喜事等民俗活动中的一种饰物,寺庙中的僧尼也剪纸花馈赠善男信女,潮州剪纸因之而在寺庙中得到迅速发
潮汕歌舞戏剧——潮汕英歌舞 潮南英歌以前,在潮汕地区,尤其是在潮南的农村,到了农事活动的时候,为了祭祀神灵,祈求神灵保佑,就会有英歌舞的表演;春节期间的游神啊,秋收后的庆功或者祭祀民俗活动,英歌舞也是保留的节目。而现在,英歌舞从以前祈求神灵保佑的仪式变成了庆祝喜事的活动。苏萍说:到了现在,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英歌舞出现的场合也越来越多了。春节啊,劳动节啊,国庆节啊,元旦啊这些节日,迎接外宾啊,或者是学校的剪彩啊,大家都可以欣
潮汕风俗之揭阳埔田外婆外孙满月,要按这样的习俗办外孙,你知道么? 揭阳林先生的儿子满月,埔田外婆家置办的满月礼物让人大开眼界,除了常见的孩子衣物饰品外,还有婴儿车婴儿床婴儿汽车座椅,而让人感觉最有特色的却 …
潮汕文化——潮汕习俗之潮汕成人礼:七月初七出花园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乞巧节这一天,潮汕大地很多人家的父母,都要为自己的儿女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出花园”仪式,祝贺他们长大成人。出花园和古代的加冠、及笄一样,都是为祝福子女长成而举行的仪式。不过,有别于加冠、及笄,出花园的仪式饱含哲理,耐人寻味。其寓意是:各位儿女,你们的孩童年代,在父母的呵护下,好像生活在一个草木芳菲、蝶舞蜂喧、花香鸟语的花园中,无忧无虑。如今你们已经年满15岁,长大成人了,不能永远生
潮汕民俗文化|揭阳传奇人物苏六娘 海内外潮人家喻户晓的潮剧《苏六娘》的主角苏六娘实有其人,她出生的雷浦村有她的故居,还流传着一个又一个神奇的传说。传奇人物苏六娘苏六娘与郭继春为爱情献身的故事,在海内外潮人中的流传比起《梁山伯与祝英台》有过之而无不及。“娶妻要娶苏六娘”、“西胪无望”等潮汕熟语无不与苏六娘的故事有关。明朝时,揭阳县桃山都雷浦村,有个苏员外有女六娘,自幼丽质聪慧,被送往西胪姑母家读书,与表兄郭继春互生爱慕之情,订下山盟
香港潮属社团总会举办「2023盂兰文化节」 出席盂兰文化节请神仪式人员合影 香港潮籍人士众多,且积极传承中华文化。一百多年前,随着来港谋生的潮州人将潮汕地区的盂兰节俗带到香港,潮人盂兰胜会从此植根香港。在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