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古 | 清明前一天是寒食节,专为潮汕人供奉的这位神明而设立

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
清明的前一天就是寒食节。这一天严禁烟火,只吃冷食,这个节俗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甚至影响到周边国家,现在的韩国就依然还保持着这个节俗。
 
寒食节与古代一个叫介子推的忠臣有关。潮汕人素尚忠义,因此在潮汕人崇拜的神明之中,介子推是重要的一位,只不过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历史上,介子推曾经被封为洁惠侯、木坑圣王,因此有的地方尊称为介公老爷,有的则尊为木圣爷,汕头市有一个乡村则干脆叫做木坑乡。
 
介子推是中国春秋时期赫赫有名的忠臣,根据史书的记载,春秋时期,晋国乱,晋国公子重耳为避宫廷内乱远走他乡。介子推是重耳的近臣,随着重耳逃难。某日逃到一个地方,身边的食物被随行的另一个臣子卷而逃走,附近找不到没有任何食物,重耳饿得奄奄一息。介子推为救困饿中的王子,拿刀割下了自己的大腿肉,煮了一碗肉汤给皇子吃下去,救了他一命。这就是后来历史上记载的“割肉啖君”的故事。割肉啖君,意思是割下自己的肉给君主吃。后来,重耳回到晋国,登上王位,成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君主晋文公。介子推看到晋文公已经顺利登上王位,就悄然而退,不在国君面前显示自己的功劳。晋文公登基之后身边不乏阿谀奉承之辈,于是逐渐把介子推忘却。直到有一天,晋文公回想起曾经落难的经历,他突然想起介子推,于是派人去请介子推,但是介子推不愿意出来做官,为了避免晋文公派人来请,他与老母亲躲进了绵山。
 
晋文公深感介子推的忠义,为了逼介子推出山,火烧绵山,留存一个出口。他以为大火一起,介子推就会走出来,可是,介子推已经不想出来,跟母亲被活活烧死在一棵柳树下。晋文公非常后悔,为了纪念介子推,他将介子推罹难时身边的一棵枯焦柳树带回宫中,做成一双木屐。每当穿上木屐,他就想起介子推。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规定在他逝世的那天要举国哀祭,并且这一天之内不许生火——因为介子推是被火烧死的。没有火,古代的食物都为寒凉之物,人们将这一天称为寒食节。一直到现在,韩国以及介子推逝世的地方山西绵山,都还保留寒食节的传统习俗。
 
 
介子推全身而退的不言禄的行为历来被视为知识分子独立精神的体现,宋代黄庭坚赞叹道“士甘焚死不公侯,满眼蓬蒿共一丘”,历朝历代歌颂介子推气节的诗文也非常多。
 
我们村也建有介公古庙供奉介子推。介公古庙在我们村的地位可以说是至高的,我们尊之为“地头老爷宫”、“大老爷宫”。村里但凡有孩子出生,都必须到介公庙中焚香,祈求保佑,如果有老人归仙,也要到庙里去“报鼓”:孝子贤孙抬着一个打鼓来到庙里,齐刷刷跪倒,由执事者拿鼓槌敲动打鼓,死者多少岁,便击鼓多少下。当地有一句俗话叫做“生从地头来,死报地头知”。介公老爷被委任以地头老爷的大任,与村人的生与死等大事息息相关。
 
每年的春节,还要游神,介公老爷的塑像会被抬出来,与村里其它庙宇的神明塑像一起,巡村游行,是为巡安,所到之处,村人焚香叩拜,祈求风调雨顺,出入平安。
 

文/黄剑丰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

我猜您一定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