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晚清第一批赴美幼童,是最早参加世博会的汕头人

  清同治十年(1871),由广东人容闳倡议,在曾国藩、李鸿章等朝廷重臣的支持下(1871年8月5日由曾国藩、李鸿章、丁日昌等合奏朝廷),饱受西方列强坚船利炮欺凌的清政府,痛定思痛,支持“师夷长技以制夷”,作出了一个堪称“中华创始之举,古今未有之事”的决定:派遣幼童留美(官派留学生),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师夷长技以制夷。

  促成清朝幼童赴美留学的容闳

  从1872年至1875年共4年间,清廷先后派出4批共120名9至15岁的幼童赴美留学。幼童来自比较富裕开化的农民和与洋务有关的家庭,并具有一定的中文功底。在这120名幼童中,以广东(84人),江苏(21人)为主,广东因地利优势开风气之先占了八成。在清政府派遣的4批留美幼童中有3位是潮汕人,分别是第一批中的黄开甲、曾笃恭和第二批的曾溥。

1872年,首批留美幼童赴美前在轮船招商局门前合影。

  黄开甲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是耶鲁大学的高材生,是最早参加世博会的汕头人。在清朝同治年间,当时被人称誉为北詹南黄”,北詹是指自行设计建设我国第一条铁路的詹天佑;南黄是指在船政、织造、铁路、海关等方面作出贡献的黄开甲。

  1876年,在美国16岁的黄开甲。

  黄开甲(1860—1906),汕头人,祖籍广东镇平(今梅州市蕉岭县)。镇平原属潮州府,雍正十一年(1733年)始划归嘉应州。黄开甲父亲黄岳川时任潮海关(现汕头海关)通译,居住汕头鮀江,为汕头人。黄开甲出生于书香之家,伯父黄道崇曾任道台;祖叔父黄虎岩是清道光年间的副榜进士,曾任冀州河等县知县;父黄岳川曾被教会送美国攻读英语,返国后任清廷翻译,担任过“中英条约”翻译。黄开甲是黄岳川六子之长。

  黄开甲的家庭比较开明,他被选派出国留美之前,先在清廷设在上海的留学预备学校进行一年左右的中、西文学习。经择优选录后和其他幼童一起先乘轮船远渡重洋抵达旧金山,再坐火车到美国的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的康涅狄格州的首府哈特福德市。这个城市在100多年前曾经辉煌一时。它是美国的保险业中心和出版中心,打字机和手术麻醉药都是在这里问世的。这些幼童寄宿于美国家庭,从学童阶段就融入于美国社会家庭,进行语言学习。黄开甲在美国先入哈特福德中学学习,这座学校创办于1863年,是美国历史上第二古老中学。当时幼童在学校都有“绰号”,黄开甲的绰号是“小旋风杰克”,可见其时他的敏捷和精干。由于学习成绩优秀,黄开甲经三年学习后进入耶鲁大学继续深造。

  1878年,在美国18岁的黄开甲

  黄开甲天资聪颖,在美国留学时各门功课都是优等。钱钢与胡劲草合著的《留美幼童: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一书中有详细的描述:“在一年一度的哈特福德中学毕业典礼演讲比赛中,当地的《每日论坛》报道了毕业典礼的详细情况。《每日论坛》当时是这样评述的,那天最精彩的当属中国学生黄开甲。黄开甲演讲的题目是讲述法国某大臣的一生。尽管黄的英语略带口音,但他极其出色地运用了优雅的表情——尤其是恰到好处的手势。黄的遣词造句非常得体,段落组织精妙绝伦,成为当天演讲比赛的出彩学生,获得一个美丽的花篮和观众热烈的掌声”。这时的黄开甲开始崭露头角,展示出过人的才华。

  在耶鲁大学读书期间,多才多艺且富有运动天赋的黄开甲,参加了一些酷爱运动的“留美幼童”组建的耶鲁大学“东方人棒球队”,队员包括:蔡绍基(后任北洋大学校长)、詹天佑(中国铁路工程的鼻祖)、梁敦彦(后为清末务部尚书)等。他们在比赛中经常打败美国学生组成的球队,名噪一时,成为当时美国校园响当当的中国学生队。

1878年,留美幼童组成的棒球队合影。后排左起:蔡绍基、钟俊成、吴仲贤、詹天佑、黄开甲;前排左起:陈巨溶、李桂攀、梁敦彦、邝咏钟

  参展世博汕头第一人

  就在黄开甲踌躇满志攻读耶鲁大学二年级课程时,因清廷守旧派的阻挠,留美幼童全部被召回国。黄开甲也遗憾的成为耶鲁大学的肄业生。回国之初,他们这批留美学子受到明显的排斥与冷遇,所获得的待遇也非常之低(一个月只发给数两银子)。抵达上海后,失落的黄开甲写信给他的美国“家长”巴特拉夫人,其中不无愤怒的倾诉道:“我们曾经幻想,热烈的欢迎、熟悉的人潮和祖国温暖的手臂在等着我们。可是,这完全就是幻想!……通过法租界时,因没有通行证,我们必须下车自扛行李……为防我们脱逃,一队中国水兵押送我们去上海道台衙门后面的‘求志书院’。学院已关闭十年了,墙壁剥落,地板肮脏,石阶满布青苔,门窗均已潮湿腐烂。一跨进门坎,立刻霉气熏鼻,这些阴暗似乎象征我们的命运……。”其时的黄开甲可谓士气低沉,情绪失落。

  1882年初,黄开甲从美国乘船经上海、香港回到阔别9年的汕头埠。此时,黄开甲完全生疏了潮州话,几经周折才寻到了父亲任职通译的汕头海关的一所大院门口,却被仆人以为他是来求情的可怜人。黄开甲虽然用尽一切言语,甚至以指手划脚求告,那仆人仍无动于衷。急于见到父母的黄开甲突然想起全人类称呼父母的唯一共同语言:“爸”、“妈”,于是他开始在门口大叫起来。“爸!——”“妈!——”这是黄开甲的呼喊,也是所有“留美幼童”对祖国挚爱的倾诉和渲泄。100多年过去了,黄开甲与当年留学海外的其他幼童虽然早已远逝,但从黄开甲出国留学一事,可知汕头在当时开放的步伐是跟上世界潮流的,且得风气之先。由此我们还可联想到1860年设立的潮海关,1863年开办的福音医院,1867年创建的邮政总局,1857年设立的招商局,以及聿怀中学、若瑟学校、岭东高级护校、怡和洋行、太古洋行和众多的外国领事馆等这些与世界各国经贸和文化交流的洋务。

  当时的中国,正是洋务运动方兴未艾之时,清末洋务大臣盛宣怀举办邮政、轮船招商局、铁路和矿务等近代事业,需大量熟悉西方知识和事务的人才。黄开甲在汕头作短暂停留后,遂投奔清末洋务大臣盛宣怀,成为其贴身翻译秘书,直接参与了中国洋务运动的各项活动。

  黄开甲精通外文,深谙外交与洋务,学识和办事能力均十分非凡。在盛宣怀的大力赏识和推举下,先后出任轮船招商局经理、电报局总办,曾帮助容闳翻译过《银行法》。1901年他被派充赴英国祝贺英皇加冕专使二等参赞官,并授以赴比利时、法国、美国、日本等地考察各项要政任务,联络友谊,增进交往。从此奔波外事活动多年,建树匪浅。由于他受过欧美教育,所到之处,皆受欢迎。考察期间曾接受比利时国王、法兰西元首、日本天皇等分别赠送各种勋章、纪念章,以表彰其功绩,载誉而归。

  1905年9月,日俄战争结束后,日俄两国代表在美国朴茨茅斯城签订和约,黄开甲作为中国代表之一,奉旨赴美国出席“波特兰和平会议”。会后,他再一次奉命考察美、日等国商务。他在美国经过数月考察之后,乘船转赴日本之时,因长期奔波,舟车劳顿,积劳成疾,身患肺病,滞留日本错过治疗时机,最终医治无效,病逝于当地医院,长眠他邦,英年早逝,终年47岁。清政府闻其噩耗,恤其因公病逝旅途,赠赐崇衔,并复荫其一子入监读书,以嘉其节。美国圣路易商会惊闻黄开甲病逝,缅怀他曾为中美商贸交往辛劳奔波,专门召开大会举行悼念,还在当地报纸载文哀悼,隆重情况实为罕见。

  黄开甲生有二子,长子黄文龙留学美国耶鲁大学,毕业后回国服务,惜早故。其孙黄炽昌毕业于交通大学,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曾任国家交通部总工程师,于1977年去世。其次子黄文骏早年留学美国,就读美国陆军大学,毕业之日,适逢抗日战争爆发,满怀报国之志,束装返国从戎报效。因怀才不遇,后率家眷重返海外,为抗日救国鼓与呼,尽炎黄子孙之责。

天下潮商综合编辑

文字来源:海与海外(《留美幼童中的潮汕人》作者:黄浩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官方网站行走潮汕、百度

图片来源: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拉法吉(Thomas Lafargue)博士的《中国最早的一百人》(China’s First Hundred)一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官方网站

【编者声明】
本公众号部分素材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编者收集整理,旨在与大家分享学习。如您认为某些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核实后将采取相应措施。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

我猜您一定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