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来百花山-潮汕旅游


自动草稿
百花山奇花在惠来城东部,是惠来县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能一株开红、紫两样颜色的,故为惠来县古八景之一。

历史记载

编辑

惠来县城东部,周田镇施家岽的北面,有座百花山,其山中又有一峰突起,称为“百花尖”,山上野花烂漫,四时不凋,且有一种奇花,能一株开红、紫两样颜色的,故为惠来县古八景之一。据惠来县旧县志(清康熙廿六年编)“山川篇”介绍“百花山,在县东三十里,高约十五丈,四时多奇花。有同株而红、紫异色者。旧志还录有明代惠来明经(贡生)钜野令张世光题百花山诗一首。云:百花山上四时花,堪羡幽居隐士家;独步峰头向北望,椎郎无处引皇华。到了清代,又有本县进士张经,读张世光诗后,步其韵而和,云:山中浪说四时花,隐士云深自作家;惟有寒香开数点,笑将白雪比皇华。这一唱一和,从不同角度,对百花山的赞美。”
据解放后编的《惠来县志》载:百花山,位于县城东15公里处,在周围5公里的群山中,有峰突起,高冠众山,故名为“百花山”。山高海拔388米,其最高峰处尖如笋,称“百花尖”,又称“百花领袖”。这百花山地势虽高,但并不寒冷,四季如春,故而百花盛开,四时不谢。更奇特的是有些山花同一株却能开出红紫二种颜色,纯属自然,并无人工嫁接。因此被视为奇观。故也成为惠来县的一处旅游景点。
据传,宋朝时,百花山顶有座石堆砌而成的古庵,奉祀七圣娘。至明朝时,才把古庵迁至半山。到了清朝乾隆十九年(1754),庵寺大修、扩建,根据山势,把寺院分为三级,一级为寺前坪地,二级为前厅,三级为正殿,一列三座并排。若要进入寺院,先由前坪地登上13级台阶才能进入正门,大门为前厅,门左壁上嵌有“开山风雨碑”一道,记述建寺经过。天井比较短促,再上13级台阶,便至大殿,大殿三座并连。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竣工,称为“百花岩寺”,殿内祀佛。全寺共有殿堂、僧舍48间,是一座由五厅组成的四合院建筑物。寺东有“玉石水门”,是一处深幽石洞,里面阴森,冷风习习。寺西有“百花灵泉”,泉水汩汩而流,终年不竭,其质清,味甘甜,是远近闻名的优质矿泉水。还有“飞炉显圣”、“试剑石”等古迹。百花岩寺占地面积10.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常住僧人20多人,平时香火旺盛。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为“释迦佛圣诞”,邻近的潮阳普宁汕头以及本县的善男信女,都来此赶庙会,并作旅游观光,热闹非常。
1952年,百花岩寺住持觉监和尚,把百花岩寺改名为“庄严禅寺”。1983年,惠来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自动草稿

故事传说

编辑

百花山还有一美丽动人的传说。
北宋年间,广西侬智高自立为王,势力发展至闽南粤东一带,把各地据点称之为“洞”,在潮州地区,便有十八洞,普宁洪山洞,惠来百花洞,都是其据点,镇守百花洞者为在百花公主,年轻美貌,且有些法术。当时,北宋仁宗皇帝命狄青为平南大元帅,杨文广为副帅先行官,狄青一路主攻广西要塞昆仑关,直指侬智高的老巢,杨文广攻至百花山时,恰遇百花公主,双方势均力敌,杨文广无法进军。后因百花公主羡慕杨文广才貌,在战阵中产生了情愫,再经杨文广的劝说,终于归顺了宋朝,帮助杨文广平定了其它洞府。
这固然是民间一种传说,但却能增加百花山的美丽色彩,把山上的七圣娘移花接木,变为百花公主,更吸引人们前来寻踪,凭吊,给百花山提高了知名度。
来源我们的网站:https://tv.dcsdcs.com/
潮汕又名大潮社,大潮社整合了大潮汕大数据资源,续写海内潮汕文化,潮汕闻,娱乐,潮商,潮
汕公益,潮汕美食等版块布局,一个年代已过去,又有新一代崭新启程,就随红头船永前不息!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

我猜您一定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