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外赤子到归侨,从外交到侨务,从政府到社团,人生精彩莫过于张伟超!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个地球出现了两个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完全对立的阵营,苏联美国分别是老大。两老大总想打架,又怕打不过对方。斯大林去世后,中苏分裂,甩出一个「既反帝又反修」的中国。这下子好戏更精彩了。在那个剑拔弩张的年代,张伟超先后在两个超级大国任过总领事!从中苏的分裂到苏联解体,从美国的傲慢到一国独大,张伟超都亲历了。


张伟超在北京潮人海联谊会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座谈会上发言

张伟超,祖籍广东揭西,1937年出生于印尼勿里洞岛一个穷苦的锡矿华工家庭。1955年,出席万隆会议的周总理给年仅17岁的张伟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在回忆当年回国的缘由时,张伟超说,我和其他许多年轻人都一样,以周总理作为我们崇拜的偶像,是周总理激发了我回国的愿望。可以说,周总理是我回国的引路人。


张伟超(右)回国前在五星红旗下留影


张伟超踏上回国的旅途


1956年7月,张伟超(左)踏进国门——深圳

  1956年,回到祖国的张伟超以优异成绩考入天津南开中学。1959年,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今外国语大学),主修俄语,兼修英语。


张伟超(后排中)的南开中学时光


张伟超(后排中间)与北外同学们的毕业合影

1964年大学毕业,被选入外交部,随即被派往驻苏联大使馆工作,开始了他长达30余年的外交生涯。


张伟超(中)在中国驻苏大使馆院


张伟超三进三出苏联,前后相加近10年

  第一次是1964~1967年。这是中苏关係恶化时期。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苏联赫鲁晓夫下台。张伟超登上「北京—莫斯科」的国际列车,经6天6夜的飞奔,终于到达莫斯科。那时中苏关係已经破裂,昔日的老大哥已经翻脸不认人。他做过礼宾迎送工作,从事过领事侨务业务,而更多的是从事双边关係和中美苏关係的战略研究。

第二次到苏联,是文革后的1978~1983年。这期间是中苏关係的僵冷相持时期。在使馆从事中苏关係、美苏关係以及中美苏三角关係的研究,张伟超养成了从战略高度去分析认识问题和勤于思考的习惯,形成了严谨的作风。除日常工作外,他每天早上都要将众多的俄文报纸登载的关于中苏关係和国际问题的主要内容给使馆领导讲读。这使他受到了难得的锻炼,培养了快速反应和善于综合分析的能力。短短几年时间,他从三秘提升为二秘、一秘,连升两级。

1989年,张伟超被任命为中国驻列宁格勒总领事,第三次前往苏联。这之前,1983年他任外交部苏联东欧司参赞兼苏联处处长,主管苏联事务,继续中苏关係问题的研究。80年代中期,中苏关係开始缓和,两国政府开始就两国关係正常化问题进行副外长级的磋商。作为团员,张伟超参加了前10轮谈判,亲历了中苏关係解冻的主要过程。

由于在外交工作上的卓越贡献,张伟超被俄罗斯外交部驻彼得堡外交代表授予「高尔恰科夫」勋章

1991年,世界风云激蕩,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就在这年9月,张伟超奉命出任中国驻纽约大使衔总领事。他从一个东方超级大国转战到西方另一个超级大国。


1991年张伟超任中国驻美国纽约大使衔总领事

那时外交工作形势严峻。美国政商各界一些人士或出于敌意,或屈于压力不愿与中国领事馆来往。闻界则几乎是一边倒,对中国的偏见颇深。张伟超冷静分析,沉着应对,按照中央对美的工作方针,在纽约总领事馆的10个州的领区内,积极而又稳妥地着手打开领事馆工作的局面。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中美关係逐步得到改善。1994年,张伟超主持了纽约历史上华侨华人第一次庆祝中国国庆节的盛大游行,五星红旗首次飘扬在纽约街头。


1994年9月25日,张伟超在纽约华侨华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5周年游行大会上讲话

在纽约的近4年时间,张伟超从总领馆的角度,为中美关係的改善和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同时,他广泛的结交了华侨华人朋友,热心为他们排忧解难,受到侨界的一致好评。

1995年春节过后,张伟超带着纽约华人的爱戴和留恋回到北京。这次离任,他也告别了工作30多年的外交部,升任国务院侨办副主任。他分管外事、外宣与文化交流工作,负责港澳台事务、东南亚及北美地区的工作,并直接领导着多家担负外宣任务的通讯社、报纸、杂誌和电视台。

长期从事外交工作,使张伟超有机会接触到各地各界的侨胞。担任国务院侨办副主任后,他出访过五大洲许多国家和地区,结交了很多华侨华人朋友。泰国是东南亚华侨华人聚居的国家,张伟超曾于1986~1989年担任中国驻泰国大使馆参赞兼总领事。身为归侨,他与侨胞相处感情更易沟通,合作更为默契。加之张伟超为人谦和,待人亲切,在泰国三年期间,他服务侨胞,广结善缘,与当地华社结下了深厚友谊。

 


1988年,张伟超夫妇慰问泰国曼谷北榄养老院

  在国侨办工作中,张伟超十分重视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他大力倡导加强改革开放以来移居国外的新移民工作,领导起草了国侨办关于加强新移民工作的文件,要求各级侨办高度重视。

在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张伟超在联组会发言时,呼吁大力推动海外华文教育。在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贾庆林的直接关怀和推动下,旨在推进海外华文教育的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很快成立,十五个中央部级单位成为理事。张伟超被选为第一届基金会理事长。他意识到,这是一项事关中华儿女子孙万代的伟大工程,一定要想办法打好基础,扎实推进。

张伟超是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十年政协,他积极献言建策。他的发言和建议的重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就是前面所讲的关于加速华文教育工作的问题,另一个就是如何更广泛地团结和调动广大海外华人华侨的积极性问题。张伟超是邀请海外华人列席全国政协大会的倡议者之一,是主张扩大邀请面的积极分子。

2004年3月7日,全国政协十届三次大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贾庆林主席参加联组讨论时与张伟超亲切握手

另外一项使张伟超终身不忘的工作就是参加香港、澳门回归工作。他是人大任命的香港特区筹委会委员。作为一名归侨干部,张伟超对特区筹委会的工作格外认真,对每份文件的讨论,总是字斟句酌,毫不马虎。在两个筹委会的工作期间,他结识了不少港澳的各界朋友。作为中央代表团的一名团员,他在参加港澳回归庆典的活动中,一次又一次地感受到祖国繁荣富强的巨大威力,体验到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强烈爱国情怀。

 


1996年1月26日,在香港特区筹委会成立大会上,乔石委员长为张伟超颁发委任书

  半个多世纪以来,张伟超亲历了中苏关係的恶化、缓和与发展,目击了苏联的强势,又见证了它的衰败和解体。他感受了1989年春夏之交那场政治风波后中美关係的僵冷,也体察了双边关係的回暖。


原中共中央外事办公室主任、国务院外事办公室主任刘华秋这样评述张伟超

  张伟超对人对事实事求是,对工作精益求精,作风严谨务实,平生最讨厌华而不实,更讨厌空话、大话和假话。他思想敏捷,善于综合分析,善于发现新事物,新现象,敢于提出新观点,不因循守旧,不随波逐流。张伟超工作起来可以连续几天不睡觉,空閑时又博览群书,纵论历史。他豁达开朗,谈吐幽默,不记仇,有礼也让三分。他助人为乐,朋友遍及海内外。

在京城,有个社团叫北京潮人海外联谊会,那是1993年由着名外交官柯华等一批潮籍老干部创办的。第二任会长是曾经担任过国家司法部部长的蔡诚。2002年初春,蔡诚会长把从国务院侨办副主任职位上退下来的张伟超请入联谊会担任副会长。从此,张伟超在联谊会一干四届16年。副部级的张伟超经历丰富水平高,但张伟超甘当副职,做人谦虚做事认真,不摆架子不摆资历,总会的决策有他的智慧,分会的活动有他的身影,促进潮团潮人联谊事业的发展成了他晚年生活的重要内容。

从海外赤子到归侨,从外交到侨务,从政府到社团,张伟超这一生过得灿烂活得太有价值。作为在京潮人一员,为有这样值得敬佩的同志、同乡、兄长,而自豪、而骄傲、而沾光!

(来源:北京潮讯)

-end-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

我猜您一定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