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阳这间归侨创办的这间女校,抗日时期培育了十多位女共产党员
▼
从普通的私塾,发展成为一所培养抗日救亡“进步力量”的女校……在潮阳区和平镇塘围社区,一座看似普通的马氏祖祠,却发生过一段归侨回乡办学,带领妇女同胞走上抗日救亡道路的红色故事。近日,记者专程来到塘围社区的马氏祖祠,探寻这段历史故事。
★现场探寻
历经沧桑 古意犹存
这处马氏祖祠位于塘围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附近,建筑整体框架尚存,外墙和屋顶有部分损坏。祠堂的大门上面镌刻着“马氏祖祠”,气势恢宏。走进祠内,宽敞明亮,古色古香。一处碑文刻着“敬爱堂”,据介绍,潮汕的祠堂虽有私祠、宗祠、祖祠和家庙之分,但是习惯上都可以称祠堂,而且祠堂多有堂号,堂号的作用在于区分同一姓氏的不同分支。
据村干部介绍,该祠堂从清雍正初年建成迄今已将近300年,历经沧桑。期间于1986年重修,后期也曾修缮。祠堂除了其原本的祭祀功能,还承担着其他便利族人的功用,其中一项比较常见的就是办学。后来有了学校,祠堂就不再承担这项功能,如今也已经难以找寻办学的痕迹。
★红色足迹
传播进步思想引导十多位女学生入党
记者从一本名为《汕头市潮阳区革命遗址通览》的书籍中获悉,此处马氏祖祠也称美祖祠,是启智女校旧址。1934年,归侨马淑辉借用本族祠堂“美祖祠”作为校址,把家里的一座“下山虎”腾出来作为教师宿舍,创办了启智女校。马淑辉任学校校长,其妹马岱侬任训育主任,马若纯、马智芬、洪惠香、郭洁筠、姚绍兰等十几位女教师任学校教员。学校购买进步书籍,办起图书室,引导学生阅读高尔基、邹韬奋的著作,使学生受到民主思想的熏陶。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点燃了中国人民抗日的烽火,广大人民群众纷纷投入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女校师生们对日寇侵华无比愤恨。马淑辉团结同事,同心协力办好女校逐步走上抗日救亡的道路。1938年夏,马淑辉、马岱侬姐妹带领教师七、八人,参加了揭阳石牛埔西山公学举办的暑期学习班。在学习期间,她们耳濡目染,受到革命理想的熏陶,思想产生了新的飞跃。
为适应抗日救亡形势的需要,学习结束后,她们先后聘请马千、吴英、马毅友、王勖、林秀华、陈作兰和马惠英等一批党员教师到女校兼课或任教。这些同志到女校后,不但传播革命思想和宣传抗日救亡,还从中发现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壮大了党的力量,启智女校师生逐步发展成为抗日救亡运动中的一支进步力量。她们打破封建习俗,走出校门,踊跃参加“妇抗会”,并和乡校师生联合公演《孔雀东南飞》等戏剧,组织抗日游行,开展抗日宣传、募捐活动。学校还配合党组织破坏公路,阻碍敌人的交通运输。学校增设救护课,成立担架队,开展募捐活动,师生们日夜赶制棉衣,支援前线。经过实际斗争的锻炼和考验,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女校学生有马霞、马健真、马玲娟、马淑贤、马洁修、马育珍、马玲英(即马斯乔)、马庆娇、马雪痕(即马云英)等十多人,使女校成为传播革命思想的摇篮。
1944年,由于日寇入侵内地,潮阳和平沦为敌占区,侨汇中断,经费困难,启智女校被迫停办。十年间,启智女校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引下,为抗日救亡运动和妇女的文化教育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来源:汕头日报
▼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