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善堂的鼻祖释大峰 备受潮汕人崇拜和敬仰

汉学家饶宗颐先生曾说过:“善堂文化是潮汕人现实主义的处世哲学,糅合释、儒、道的哲学思想所形成的文化”。
从古到今,潮汕各地先后兴创、修建了不少善堂,也称“大峰祖师庙”、“善社”,并传播到香港、台湾和东南亚、美国等潮人居住区。这些善堂的创立,绝大多数是源于宋朝一位高僧,释大峰和尚的善举。

自宋至清,潮汕地区涌现出一批高僧,如华严道隆、报本慧元、大峰祖师、木陈道密、超月禅师、仕智禅师等。其中潮阳籍高僧以大颠和大峰影响最大。
宋代高僧释大峰虽是省人,但潮汕人非常敬仰、崇拜他,称其为祖师公。
可以说,释大峰和尚是潮汕善堂的鼻祖。

据清光绪甲申(1884)本《潮阳县志》卷十八“仙释”载:“宋。大峰,不详里氏,始来自闽。……里人立庙祀之,颜其堂曰:‘报德’。”中间记述建和平桥经过,但有关大峰生平,所述不详。
据传说,释大峰俗名林灵噩,又名林通叟,生于北宋宝元二年农历十月二十九日,俗家在温州当地是一个尊显的家族,使得大峰从小就得到良好的教育,成年之后深通经史儒术,同时也接受佛教禅宗的熏陶。56岁时中进士,出任绍兴县令。时值北宋末年,皇帝昏庸、外患日亟;党争剧烈、和战不定;贪官横行、民不聊生,大峰愤然弃官出家,削发入空门。后来云游四方,居无定所。81岁时自福建游缘到潮阳蚝坪北山(即今潮阳区和平镇练江北岸的溪尾山)。时逢干旱,瘟疫流行,路边不时可见饿死的灾民,此景令大峰大发慈悲,便在“狮尾石”(即今大峰石)处设坛,一边念经为百姓祈福,一边清洁饮水,并采药为民众治病,同时收殓路尸,施棺助葬……
大峰的善举,博得乡民无限敬仰,奉若神明,相邀聚众,恳请大峰勿再游缘。大峰见众人情殷意切,遂修葺距“狮尾石”约一里处荒凉破败的灵泉寺住下潜修,从游皈依者日繁有徒,遂使灵泉寺成为远近有名的大禅林。
传说一日,大峰祖师来到大川(今练江)边,见到这里水流湍急,两岸阻隔,乡民南来北往都靠小船过渡。乡民告诉他,这里时常发生覆舟溺死之事。大峰听后深为乡民忧急,遂发宏愿要造桥为民解忧。他不顾年过八旬,亲临江边量度江水深浅,并四处奔走,募众出资。
关于大峰造桥,潮阳各乡流传很多传说。其中一例:大峰师徒来到石尾岐村,见一农户门前有一老妇,大峰见其家有块灶前石,便对老妇施礼说:“施主,请为建桥布施。”老妇说:“师父,建桥是件好事,本应捐助,无奈家贫,请师父往别家募化。”大峰指着灶前石说:“有钱出钱,无钱出物,你家这块小小灶前石,请拿来捐献,对建桥也算是出一份力。”老妇于是立即叫儿子把灶前石送到渡头,交付建桥。一时间,乡民纷纷捐钱献物,同心协力要将桥造起来。
经过二年多的筹备化募,资金已足。宣和五年癸卯(公元1123年),大峰携所募巨款,不告而别。一连数年,不见消息,乡民不明就里,颇讶其所为。
至丁未,首尾共历五个年头。这期间,正是中原大地大变革之时,北宋灭亡。康王高宗南渡即位,改元建炎,是为南宋。忽一日,大峰从福建带来了一批建桥的能工巧匠。同时从海上运来了大批建桥材料。乡民至此方明白大峰不辞而别,是怕带巨款上路遭遇不测。为使大桥建成,甘心忍受误会和流言。而在福建数年,一方面是为采购建桥所需的木石材料,另一方面是为了学习福建的建桥技术。
大峰实施建桥之时,年已八十有八。自知时日有限,遂先难后易,亲临工地,日夜督导施工。利用潮汐涨落周期,运送长2米、宽1米多之松木筏排,压上长1.5米至2米之短石条,在预先测定之桥址,即今桥头村及番薯埠之间,下沉江底。因大石挤压,筏下淤泥便向四面流出,加上水流冲刷,筏型石基便被稳置于江底硬地之上。墩基砌成菱形,以分解水力冲刷。桥墩建成后,再在桥墩间铺上从福建运来的长约7—8米、宽厚约0.7米之长石条作桥面,每孔各铺五条。桥面两边,用三合土筑成栏墙,每隔4米竖一石柱连结成栏杆。是年十月,桥成十六孔,剩下桥两头枕岸二孔施工较易之处未及竣工,大峰圆寂。他虽未能亲见大桥开通,但只余收尾工程,已无碍大功。
大峰祖师圆寂之后,潮阳县人贡元蔡淳继承祖师遗志,捐资续建南北枕岸二孔。后人又再建引桥一孔,桥之两端砌成台阶拾级上桥。桥东建有驿馆一座。至南宋绍兴十三年癸酉(公元1153年),全桥三十余丈大功告成。
自此,两岸往来不受风涛之苦。该桥于元朝泰定甲子(1324)重修,元末为土寇谢均正所毁,明洪武八年(1375)僧无言重修,正统十二年(1447)主薄邓选再修,民国19年(1930)改成公路桥,1982年在其北面数百米处另建公路大桥,1992年9月15日古桥由报德古堂主持而复修竣工。

和平如今还有纪念大峰祖师的潮阳大峰风景区
起初,乡民祀大峰仅为报德。至明末清初,灾难叠至。有乡民传言梦见祖师指示,嘱收尸施药等,遂遵而行之。潮汕各处人民群相响应,建善堂之举由此兴起。至抗战前统计,粤东及海外华侨聚居处崇祀大峰祖师之善堂已有五百多处。
一个人的慈悲和善举,竟然引发了如此规模的慈善效应。大峰祖师不仅仅是潮汕善堂的鼻祖,更是潮汕慈善精神的象征,引领着一代又一代的潮汕人存善心、行善事。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

我猜您一定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