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 | 从渔村古集一路走来


从钓鳌桥头往东,沿临江南绿廊,步行760米,就开始进入北市社区境,这是我们“行走绿廊,感受水城文化”系列报道经过的第2个社区。
北市 | 从渔村古集一路走来
北市社区位置图。阿龙 制图
其实,西至一中老校区东围墙、书院巷、大德爷巷,北至北河,东至北窖溪,南至猛水河,都是北市社区居委会的管辖范围。
北市 | 从渔村古集一路走来
北市社区鸟瞰。郑楚藩 摄
北市是古城最早的集市之一

据1990年《榕城镇志·商业志》载:“考宋元之间,榕城已辟南北2市于旧城区,以作生活资料供需及农副产品集散之地。南市在今南门南市巷沿火烧地一带,旧属攀龙、朝天两坊;北市即今西马路东段路首,旧属魁元坊。”“至乾隆二十六年(1761),北市为县城8处圩市之一,在城内之西马路东段,为逐日市。”
依此所述,北市在宋朝、元朝之间就有了,是作为农副产业集散之地的集市而得名的。依北市、南市两个集市的位置来看,都是紧靠着北窖、南窖的,北市在北窖西侧,而南市也设于南窖南市巷沿火烧地一带。北窖、南窖其实是同一条溪的两个河段名,最早的名字为玉窖溪,南宋绍兴十年(1140),揭阳县治从京冈移到玉窖溪这边来的时候,这里的名字还只是玉窖村。那么,玉窖村在未成为县城之前,有集市吗?
北市 | 从渔村古集一路走来
西马路东端街景,这里在宋元明清时期为北市街东端,也是北市肇启之地。阿 龙 摄
《榕城镇志·人物志》“孙乙传”在记载榕城设城史时,有这样一段文字:“……(孙乙)以玉窖村即今榕城为治址,乃开荆劈榛,建县衙官署以行政令,设学宫以风励文教风化,辟市集以通商贾货殖,开拓陆地官道以沟通县境内外,徙民户殷富入城以实人口经济。于是,以一玉窖渔庄,不数年而城镇规模粗具。为纪念孙乙的功绩,当地群众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榕城建置之日为‘开市日’(俗称‘招财爷’生),酬神庆祝,至今不衰。”
就这段文字看来,“开市”即设集市的时间,当可上溯至县城初置的时候,而再按地域道路来看,位于玉窖溪北段的街路较之南段稍宽,还有县衙官署建于溪之北段东侧,一般集市都设于人口较多、交通便捷的地带,北市位于县衙西侧,而水路直通玉窖溪的北窖口,进入北河,陆路则南连打铜街,西达西门外,交通顺畅,因此,可以判断,南宋复置揭阳县时开设的集市,当在今天的北市一带。
然而,再推敲一下,集市的历史其实还可以再上溯至设城之前。一个渔村,被朝廷派来的县官看中为建县城的宝地,这个渔村就断断不会只是两三或十几户人家的小村落,而县官也不会随便找个人迹稀少的地方来建设县城。从绍兴八年朝廷复置揭阳县,孙乙暂以京冈为临时治所,到十年定下玉窖村为县城看来,他用了两年的时间考察全县地域,最终定下的这个地方,就应该是有一定人口规模的、有交通区位优势的,所以,当年依傍玉窖溪的玉窖村,就应该有不少群众居住。而人口聚居稍多的地方,就一定会有集市,以方便群众交易和购买生活用品。所以,自然形成的集市,其实应该在设置县城之前就有了。
新县城如火如荼的建设和人口的迁入,使集市的规模增大,在玉窖溪南段也形成集市之后,集市就有了南北之分,于是,最先的集市因位于北面,就被称为北市,而南侧的集市便称为南市。
集市的繁华使附近街区形成专业街

成为县城后的北市,紧依着县署衙院,在人口越来越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的时候,也带旺了周边街区,并形成了专业经营特色街。
打铜街是紧挨着北市集市的一个较大型的特色街,专营铜器、铁器,这条依傍北窖溪西岸的大街,至明清时,已形成铜铁器专业街,两侧均为专营铜器、铁器铺户,既有打铜铁器制的作坊,也有负责销售的门店。
而在北窖溪的东岸,则形成了专营木器的柴街和专门销售稻草燃料的草街。从石狮桥到北侧的柴街桥的小街是柴街,从石狮桥到南侧的新街桥的小街是草街。这两条特色街在木器、草料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后,已难寻木匠和草料经营户的踪影,但名字是历史的写照,我们在留存下来的街路牌上,仿佛见到昔日这些特色街闹市的场景和远去的讨价还价声音。柴街和草街今天为中山街道永革社区的管辖范围。
北市 | 从渔村古集一路走来
石狮桥东侧的柴街,今为中山街道永革社区管辖范围。阿龙 摄
虽然木器不在柴街销售了,但作为日用品,一些行业还是需要木器产品,如三鸟摊、鱼肉摊,经营者喜欢要用木式工作台,而木椅、木凳也还有一些需求者,因此,柴街上的木器销售户就近将摊档搬到溪的西岸上来。我们在元鼎路靠近石狮桥一带,就见到一排销售木器的铺子。
北市 | 从渔村古集一路走来
元鼎路南段西侧靠近西马路的木器店。阿龙 摄
北市街往事:由集市变为路名

北市最初的名字是集市,而同时也成为聚居区地名,在集市一带居住的人,也就将所居住的这一带称为北市。
新县城拓建街路,往西门一带的街路是主要道路,于是,集市的名称也就渐渐成为通往这个集市街路的名字,北市街,就从北市的集市边上,一路往西通往西门。
在“行走绿廊,感受水城文化”第11站《书院巷:街坊近学府,德馨绵久长》,我们摘录了清乾隆《揭阳县志》上“北市更楼铺巷口更楼官地”这样一句话,也在文中说过,书院巷口是北市街和西门街的连接处。北市街,其实就是今天贯穿整个北市社区中部的西马路历史上的名字。
从石狮桥头至书院巷口,北市街全长444米,历宋、元、明、清4朝。原来的街宽仅3~5米,直到民国十七年(1928),汽车时代来了,县城开始修筑马路来接纳这些“铁马”驰骋,北市街与西门街、城门股外街3段路才一并扩筑为宽10.5米街路。路筑成了,3路合并改称西马路,北市街自此湮没于西马路之中,北市,回归于聚居地名。
街名没有了,但北市沿街的繁华却留存在当地老辈人的记忆中。朱奶奶,生于20世纪30年代,对于北市街的印象,就是大街两侧全是铺户,几乎日常生活要用的东西,都可以在这条街上买到:棉被、香烛、图书、文具、茶、染衣、纸扇,乃至于废品回收,应有尽有。她还记得一些铺号名字,如“许宝盛”是经营香烛的,“永利隆”是卖棉被的,“许盛利”是专门染衣的铺子……
北市成为居民组织的名称,

始于解放后

北市成为聚居区地名,存在于宋元明清和民国时期,真正成为一级居民组织机构的名称,却始于解放后。
清代,县城设置7坊,北市一带属魁元坊,辖域领44保甲(居民片区)。民国二十一年(1932),撤坊改镇,县城改置为10镇,魁元坊分设为魁元镇、西关镇,北市一带属魁元镇,辖30里(居民片区)240邻(居民小组)。
1949年11月,新中国的揭阳县城辖下建制改置为6个分区,北市一带属魁西分区。1954年,魁西分区改名为第一分区。1955年8月,各分区撤销,改设为41个自治性质的居民委员会,北市是新设置的居委会之一,以聚居区名字命名。这是北市首次成为居委会的开始,但其时的居委会,是在撤销镇辖分区的基础上成立的,跟今天的居民片区差不多。
差不多就在这个时候,市(榕城市,存在于1949~1952年底)立第二小学更名为镇(榕城镇,1952年底由榕城市改制)立北市小学,北市成为教育机构名称,并一直持续至今。
北市 | 从渔村古集一路走来
北市小学校园。 阿龙 摄
1958年10月,榕城镇建立人民公社,重新把41个居委会设置为10个管理区,北市和周围几个居委会合并后,命名为西马管理区。1961年春,10个管理区再次改置为19个居委会,西马管理区一分为二,设为西马路和北市两个居委会。1963年2月,19个居委会再次合并为10个管理区,西马路和北市居委会重新合并为西马管理区。1975年,10个管理区改置为5个街道办事处,为榕城镇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西马管理区与西门管理区合置为第五街道办事处。1976年12月,5个街道办事处析为10个,不再以数字命名,西马、西门各自为独立的街道办事处。
据北市社区党总支书记许建明介绍,20世纪80年代以前,西马街道办事处办公场地一直在西马路的昭武第。80年代在陈厝池建造新办公场地之后,就迁到现在的新址办公。

北市 | 从渔村古集一路走来

西马路东段北侧的昭武第,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西马街道办事处(北市居委会前身)的办公地址。阿龙 摄
社区地名彰显了历史文化的厚实

 

1991年12月7日,国务院设置地级揭阳市和县级榕城区。1992年,随着行政区划的调整,榕城区将原榕城镇改置为5个街道。原来的镇属街道办事处均改称为居委会,成为新的街道属下居民组织机构。新设置的街道除东山街道采用原名字外,其他4个街道西马、中山、新兴榕华均以所在辖域主要路名命名,位于西马路的新街道就命名为西马街道。这样,原来的西马街道办事处在改称居委会的时候,就碰到了与新设置的上级街道同名的问题,随后,改称北市居委会。这等于是恢复到新中国初年的居委会建制名称。
在谈及将居委会名字改为北市这个话题时,好多榕城当地文化界人士都为当年的决策者点赞。历史上,行政区划上下级同名现象并不鲜见,如上海市上海县、长沙市长沙县、南昌市南昌县……“父子同名”现象在一些场合和行政文书上产生了不少尴尬和不便!这也不符合国家地名管理法规。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第4条规定:“全国范围内的县、市以上名称,一个县、市内的乡、镇名称,一个城镇内的街道名称,一个乡内的村庄名称,不应重名,并避免同音。”
1992年行政区划设置时,将居委会名字改名为北市,就避免了“西马街道西马居委会”现象的出现,也使得这一街区最古老的名字——就是从集市,到聚居地,到街名,到教育机构名,一路走来,走到社区政区名上,让地名镌刻了历史,鲜活了文化,此举,善莫大焉!

 

 

来源

来源:揭阳日报

记者:蔡逸龙

整理:“揭阳发布”政务微信编辑部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

我猜您一定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