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峰山人——尺八演奏技艺通过非遗项目申报
▼
为保护和传承尺八艺术,汕头市非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搜集和整理尺八的史料、曲谱、学术研究着作及实物;录制高品质的尺八演奏专辑(发烧碟),举办公益性质的音乐会和讲座,加强尺八在国内外的传播和影响力;重视尺八演奏技艺的传承,有意识地培养传承人,形成“老、中、青”三代人的梯度传承保护体系。
尺八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乐器,最早的历史可远溯至距今约9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骨笛”,又称“鹰笛”或“鹰骨笛”,用鹫鹰翅骨制。传说距今4000多年的黄帝时代,出现了竹制的管乐器,古书上有黄帝令伶伦伐昆仑之竹作笛的说法…
东汉时期,尺八的前身羌笛已流传于民间,隋代成为宫廷主乐,至唐大盛,用于宫廷乐舞,《新唐书•吕才传》:”贞观(627-649)时,祖孝孙增损乐律,与音家王长通、白明达更质难,不能决。太宗诏侍臣举善音者……侍中王珪、魏微盛称才制尺八,凡十二枚,长短不同,与律谐契”,这是关于尺八最早的历史记载。
沈括《梦溪笔谈》载:”后汉马融所赋长笛,空洞无底,剡其上孔,五孔,一孔出其背,正似今之尺八…
隋唐时期,尺八是宫廷中的主要乐器,至唐则大盛,广泛用于宫廷乐舞,至宋朝末年,尺八逐渐在我国消失。在出土的东汉陶俑和唐三彩骆驼载乐俑中,我们仍能看到尺八的踪影。莫高窟220窟的乐舞图,窟中有唐贞观十六年(642)的题记,其北壁“东方药师净土变”中间有舞伎四人,两侧有乐队。左侧十五人中便有一人是在吹奏尺八。可见,一只小小的尺八记录了一个民族机运的流转、兴替;另一方面,尺八也是对我国古代宫廷雅乐的活态记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1988年,朋友赠送山人尺八一支,始与尺八结缘。在学习张维良、方锦龙尺八演奏技巧的基础上,山人博采众长,逐渐形成了自己演奏尺八的独特方法和韵味。他利用潮语八音(现代汉语是四声拼读,但潮语仍保留着八音拼读的语音系统)语法特殊、音韵独特的优势,创造性地应用于尺八吹奏中,这种“照古音”咬字吐音做韵的方式形成了尺八演奏空灵飘渺、古雅苍凉、深沉含蓄、低浑沉寂、悲怆哀绝、如泣如诉的音乐风格。
山人在演奏尺八时,更多的是随心所欲的用尺八婉转的旋律讲述在自己的心情,那些发自肺腑的音符汇成了《半山梦影》《一掌水月》等动人心弦的篇章,并获得了专业出版音响发烧碟的香港雨果公司为其出版中国首张尺八专辑《水月》,成为雨果公司久未出版的奇异果系列新成员,该专辑更是荣获2015年度最佳音乐创意专辑奖。
为保护和传承尺八艺术,汕头市非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搜集和整理尺八的史料、曲谱、学术研究着作及实物; 录制高品质的尺八演奏专辑(发烧碟),举办公益性质的音乐会和讲座,加强尺八在国内外的传播和影响力; 重视尺八演奏技艺的传承,有意识地培养传承人,形成“老、中、青”三代人的梯度传承保护体系。
日前,由汕头市非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申请的尺八非遗项目经专家评审已获通过。
▼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