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谈规划 | 广东省汕头市市长: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侨乡

当前,我国首部“多规合一”的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正式印发,省、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批复在即,详细规划编制在地方上全面推进。本报开设“市长谈规划”栏目,请各市(地、州、盟)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相关部署,立足地方实际谈国土空间规划落地。

广东省汕头市找准城市定位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提升发展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侨乡

曾风保

汕头是我国首批经济特区之一、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和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当前正处于重大历史机遇期。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汕头视察期间,强调汕头经济特区要根据的实际做好“侨”的文章。汕头牢牢把握战略机遇期和城市定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总书记嘱托,坚定不移走“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高质量推进城市规划建设,为汕头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优化产业空间支撑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要求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对一个城市而言,就是要找准城市定位,优化城市发展格局,不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

汕头市域面积较小,总规划建设面积2204平方公里,加上城市开发较早,人多地少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城市的发展。为更好地规划利用城市发展空间,2019年以来,汕头下大力气推进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按照2035年规划常住人口630万、管理服务人口760万的城市规模谋划布局,为未来15年汕头发展提供了空间支撑。其中,适度提高工业用地比重,梳理形成21个产业集聚区域,为汕头“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即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纺织服装、玩具创意特色传统产业以及大健康产业)集聚发展提供保障;以76平方公里的六合产业园为核心,依托深汕深度协作机制,积极打造产业转移主平台,承接珠三角产业有序转移。

在提升城市发展能级方面,汕头将重点放在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上。汕头至汕尾时速350公里的铁路今年开通,汕头至广州的通行时间将缩短至一个半小时;总投资约509亿元的粤东城际铁路正加快建设,未来将有效连接粤东三市(汕头、潮州、揭阳)和潮汕机场,促进粤东地区一体化发展;总投资约100亿元的广澳港区三期工程纳入国家重大项目库,广澳港疏港铁路正加快建设;连接汕头和福建漳州的汕漳铁路也将在今年开工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深刻回答了城市建设与发展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问题。汕头着力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突出短板,在城市更新改造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爱人民、为人民、靠人民、给人民”,将老旧小区改造、中心城区供水提压改造、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等群众急难愁盼的事项列为民生实事,推动社区居住品质明显提升。

在城市更新中守住历史文化根脉

城市由历史累积而成,风貌由文化滋养而生。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看见岁月留痕、留住文化根脉,是城市更新的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推进城市更新指明了方向。

作为百载商埠、著名侨乡,汕头城市的发展处处烙印着潮汕文化、海洋文化带来的独特历史文化印记。特别是小公园开埠区,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好的开埠区之一,拥有国面积最大的一片骑楼群,是汕头160年开埠史发源地,也是海内潮汕华侨的精神家园。一段时期以来,汕头把推进小公园开埠区保育活化作为城市更新改造的重点,坚持上下联动、高位推动,用绣花功夫对片区整体谋划、系统重塑。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汕头坚持修旧如旧、修新如旧,坚持传统与现代、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在骑楼修复过程中严格遵循原工艺、原材料、原样子、原结构、原环境的“五原”原则,尽量还原小公园开埠区的历史风貌。其中,按照全木榫卯结构还原的小公园中山纪念亭,已成为汕头的文化地标之一。区内建筑融合潮汕传统建筑、南洋建筑和欧洲折中主义等建筑风格,呈现出中西合璧与多元复合化的特点,吸引了传统小吃、功夫茶艺、非遗展示等特色商家入驻,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沉浸式场景体验。重点打造的小公园美食街、镇邦路美食街和汕头大厦,在保护历史建筑中弘扬潮菜文化,唤起广大市民群众和海外华人华侨记忆中的乡愁。中央红色交通线旧址(汕头站)的修缮活化,让革命遗址重获新生,生动展现汕头红色文化的深厚沉淀。

在城市更新项目运营中,坚持统收统租、专业运营。如小公园顺昌街区由汕头市投控集团作为项目实施主体,统一出资、统一收租、统一招商运营,破解街区房屋产权复杂化、细碎化的困境,牢牢掌控修复改造主动权。

小公园开埠区的修复改造,生动立体地讲好了城市故事,使得老城区迸发出全新活力。接下来,汕头将继续立足保护传承,加快推动开埠区二期工程和西堤片区环境配套整治提升工程建设,发掘串联片区整体历史脉络、彰显片区厚重文化印记和生活气息,将小公园开埠区打造成汕头的超级文化 IP。

助推城市风貌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郡邑城市时有变更,山川形势终古不易”。自然山水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城市集体记忆的印迹,也是城市风貌的底色。好的城市,是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城市更新必然要尊重自然山水,实现城市形态与山川形势的相得益彰。汕头筑牢城市生态基底,打造“一湾两岸”城市发展格局,实现城市自然地理区位和历史文化方位的有机融合,将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形态格局。

▲汕头国际集装箱港口码头。

作为全国唯一在中心城区拥有内海湾的城市,汕头的发展和内海湾密不可分。内海湾承载着汕头的百年开埠史、城市发展史、侨乡开放史,是汕头“向海而生、因港而兴”的发展起点和依托。在国土空间规划中,汕头把内海湾作为城市发展的中轴线,以打造“一湾两岸”城市中心为抓手,推动小公园、西堤片区与南滨片区融合提升,加快梅溪河中游沿岸、礐石风景区、红树林公园等景观提质升级,着力营造山城相拥、陆海交融的滨海城市风貌。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汕头着力构建生态基础设施,建好城市内在生态系统。生态基础设施是对城市工业文明灰色基础设施的重要补充,建好城市内在生态系统,既体现出“道法自然”的生态工程设计理念,也是系统解决当代城市尤其是老城区面临的各类“城市病”问题的重要举措。

汕头是典型的滨海城市,三条大江蜿蜒入海,山水相连,海在城中央,“生态脆弱、易发洪涝”的城市生态问题一直比较突出。汕头以获批成为首批海绵城市建设国家示范城市为契机,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目前,汕头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库项目约183项、总投资876亿元,已完成海绵型公园绿地、道路广场、管网泵站等49个项目建设,主城区基本达到100年一遇防洪标准和20年一遇防涝标准,有效缓解了城市内涝、黑臭水体等问题。接下来,汕头将统筹“蓝、绿、灰”设施,用心用情建设一座“水韵山灵”的生态之城。

(作者系广东省汕头市市长)

来源i自然全媒体、汕头橄榄台

 

【编者声明】

本公众号部分素材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编者收集整理,旨在与大家分享学习。如您认为某些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核实后将采取相应措施。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

我猜您一定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