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非遗”-玉湖炒茶,香飘四海-大潮社TV分享;

▼
玉湖炒茶制作技艺项目简介
玉湖炒茶是揭东区玉湖镇特色农产品。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种植过程的无公害管理,独具特色的传统手工制作技艺,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茶叶的天然营养成份。

玉湖炒茶产地坪上村位于小北山主脊,地理位置十分独特,是一个纯农的社区。茶园独处高山峻岭之中,土质松软,呈微酸性,天然泉眼众多,给茶叶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明朝末年(1565年),刘氏(为母舅)林氏(为外甥)移居于玉湖坪上村,历326年均以耕山种田为生,生活十分清苦。
清光绪17年(1891年)林氏的第13代孙名叫林想的农民到远离村寨10多公里的“温肚”山地砍柴,意外地从一堆鸟粪中拾得一颗树籽,把它埋于土中。三年后再次到此地砍柴时,发现那树籽已长成枝荣叶茂的小树。林想出于好奇,饭后摘其叶咬嚼,顿觉味道甘醇,生津解渴。他试着将所有嫩叶摘回家,放在鼎中炒干,然后用沸水冲泡,见汤水色泽深褐,气味清香,饮之先涩后甘,回味无穷,因此,他给它起名叫“鸟啄茶”。
从此,林想摘其茶籽,播种于山岭之中,精心管理,适时采摘,适时炒揉,经年累月,总结出古朴而考究的炒茶工艺,成了一代制茶名师,至今已传承五代。

1

2

3
5
4
6
玉湖炒茶一直依照传统种植技术和手工制茶工艺,一代一代的传承,保证了产品较高的经济价值。2010年,揭东县玉湖镇已将玉湖炒茶生产基地列入乡村旅游规划,将建成炒茶制作体验中心和茶文化展示区。
玉湖炒茶无公害的种植技术和传统手工制茶工艺充实了我国历史悠久的茶文化内涵。保护和传承炒茶制作技艺,对研究茶叶生产技艺和发展乡村特色旅游,增加农民收入,促进集体经济的壮大有重要意义。



来源:多彩揭东、探寻潮汕
整理:“揭阳发布”政务微信编辑部
▼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