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乌桥岛,那些有故事的街巷-潮汕历史文化;

汕头乌桥岛,那些有故事的街巷


-潮汕历史文化;

    百年乌桥岛与其他城区一样,历经了诸多变幻,这里是旧城风貌的集中体现,曾经是毗邻潮汕百载商埠商业中心小公园的次中心,是城市历史文脉和商业传统重要的载体之一,这里的巷名具有独特的文化寓意,或出于民俗、或出于行业,记者近日探访乌桥岛,采访老城市民,对乌桥的街巷名进行一番探究。
    同济三直路 岛上唯一石板路见证沧桑
    同济三直路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见证了乌桥岛的岁月沧桑,它看似寻常,却耐得住时光的磨砺,是乌桥岛上唯一的石板路,由于年代久远,石块被市民的脚板磨得光光溜溜。据老乌桥人郭伯介绍,石板路修建于1976年,至今已有41年的历史,当初这些石材来自礐石的原红阳石场,由于是近海的海石,所以比较坚固。
    据乌桥焕金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介绍,同济三直路一共有157块门牌号,石板路全长七八百米,宽约6米。在同济三直路的路头,有一座西式建筑风格的教堂,因为是危房,门窗已经被砖块封闭起来,而墙的榕树根已经伸进了墙里,形成了一堵树墙。居委会工作人员带记者来到一处离地面几十厘米的墙角,记者发现,在墙体地基上依稀可见“民国二十五年”的字样,据工作人员介绍,这座教堂落成于1936年,当时除了供乌桥岛信徒礼拜外,还提供简单的医疗服务并参与一些扶贫济困活动。
    乌桥素有“贫民窟”之称,解放前,这里的居民大都居住简陋的板棚屋,以编竹器、做木、捕鱼、搬运、打锁匙、补锅鼎等粗重或简单小手艺为业。77岁郑伯家住同济三直路147号以补锅补鼎为生。他告诉记者,1960年他就住在这里,至今已有57年了,“10多岁时,我就承接祖辈的手艺从事补锅行业,以前干这一行的有100多人,如今老师傅们都不在人世,现在有这手艺的仅剩我一人了。”郑伯告诉记者,以前一天最多可以补20多支锅,如今市民都用不锈钢材料,50多岁时,他就没有从事这个行业了。
    振球巷 由地势最低洼的“塭肚”填平
    在乌桥岛振球巷一带穿行,这里的巷道居多不足一米宽,振球巷由振球后巷、振球右巷、振球左巷和振球左巷尾组成。振坤伯的家位于振球后巷12号,是一座已有31年楼龄的三层独栋小楼。他告诉记者,这一带原来是乌桥最低洼的地方,俗称“塭肚”,后来祖辈在这里填平地基建造房子。
    振球片区是乌桥一处极富有名气的片区,谈及“振球”一词的由来,振坤伯告诉记者,实际上“振球”是汕头民国时期的一家罐头厂和酱油厂。“这里原来有一个振球酱油厂,所以这一带就以‘振球’为名”。据了解,振球罐头厂于1917年创办,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振球罐头厂转型为振球酱油厂,在二马路尾德仙里继续生产。从现在振球片左巷、右巷的范围上看,当初的振球酱油厂规模不小,也是乌桥商贸文化的一处地名留存。“原来我住的房子是振球后巷7号,几年前改为振球后巷12号,此外,乌桥很多巷道大多以厂名命名”,振坤伯说。
    记者采访了解到,乌桥岛鼎盛时期工业企业有60多家。当年盛极一时的工业中心如今却显现出破败的面貌,那些破败的贝灰屋很多早已人去楼空,留守者多为老人或特困户。
    厦岭街 通渡口前往光华埠厦岭妈宫
    在乌桥岛,厦岭街是一条比较大的巷道。以前这一带是一片田地,据老乌桥人陈伯介绍,这以前是一条通渡口前往光华埠厦岭妈宫的路,原来叫厦岭路,后来改为厦岭街,“厦岭街尽头原来有一座雨亭,两边还有石椅供过往的行人休憩,等候渡船的到来”,70多岁的陈伯回忆说。
    据了解,上世纪40年代,厦岭街两边都是池塘和田地,这里的房子是经过祖辈的努力填地建起的,“当年这里两边都是田地和池塘,是祖辈们在这里开始搭起简陋的“更棚”,后来逐渐把池塘填为平地,在这里建起房子的”。陈伯告诉记者,他原来住的老屋为三层高的贝灰房,是自己建造起来的。

“这里原来是一片荒地,先辈逐渐建起房子在这里居住聚集,当时由于处在小公园附近,属于商业次中心,这里的商贸也很发达,乌桥岛很多栈巷均以铺号命名,比如陶金玉巷就是陶金玉这一家陶瓷公司的栈巷,和利栈内就是和利号的栈房,而明发栈巷则是民国时鄞明发所租赁的栈房等”。乌桥岛的曾经辉煌的历史,让每一位老乌桥人为之傲娇。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

我猜您一定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