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嵌瓷艺术挂屏《鸡场春早》神形兼备-潮汕工艺。

普宁嵌瓷艺术挂屏《鸡场春早神形兼备-潮汕工艺。


嵌瓷艺术挂屏《鸡场春早》。 原普宁县工艺厂制

走马潮汕大地,您会在庙宇、祠堂和乡村房屋建筑上,发现这种久经风雨而不褪色的民间工艺品——嵌瓷,它起源于明代,是潮汕地区三大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之一,直至今天仍被普遍使用,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将这屋顶厝角上的嵌瓷制作为挂屏,成为家居陈设的艺术欣赏品,还是很少见到的。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汕头普宁的艺人就曾创作此类挂屏,被选送参加省及全国工艺美术展览,这幅嵌瓷挂屏就是原普宁县工艺厂的艺人制作的,自1975年至今被有关部门珍藏着。

这幅嵌瓷作品宽60厘米、高46厘米,但见画面上桃花绽放,绿草如茵,两只公鸡红冠白翎,气势凛凛;五只母鸡色彩斑斓,雍容温和,或顾盼传情,或低头觅食,动静趣然,活灵活现。远处数十只各种颜色、类别的鸡,百态千姿,构成一幅颖别致的《鸡场春早》图,似乎是一首清新抒情的田园诗歌,令人赏心悦目。嵌瓷挂屏是以绘画与雕塑艺术为基础,注重写实,讲究色彩,突出效果。艺人经认真构思,精心设计,巧妙处理好远近、上下、左右的关系,右下角利用桃树的延伸而产生画有画的感觉,桃干屈曲,小枝光滑,每根枝梢顶端簇生绿色小叶,粉红色的五瓣花,正、反、侧等形态不一,清雅艳丽,传报着春天的信息。七只鸡的形态有动有静,相互呼应,前后不一,重叠有序,近、中、远的感觉自然,而在颜色搭配上更见功夫,上方中间的两只公鸡及右侧的一只母鸡,冠、脸、肉垂是喷焰似火的红色,其他颈、胸、腹、翅、尾羽及腿却洁白如玉;左侧一只母鸡的腿、腹用白色,尾羽是浅赭色,颈、胸、翅采用黄色;另外的三只母鸡除了冠、脸、肉垂用红色外,其他都是黑、白、金、赭等多色相间,深浅变化,十分美观。七只鸡的冠、眼、喙、脚、爪等细部刻画入微,形神兼备,呼之欲出,充满了浓厚的农家气息,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

艺人根据设计的图稿,用石灰、红糖、草纸调匀而成的灰浆,在底板上塑好雏形,然后按花、草、鸡等表现物象的不同要求,用钳子剪取形状各异,大小不一,五颜六色的各种瓷片,运用平贴、浮雕等传统技艺进行镶嵌,此后再进行适当调整。作品中每一只鸡的胸、腹、腿、翅的镶嵌有所不同,有的用一大弧形瓷片,有的用既细又弯的瓷片一条条镶嵌,层层叠叠,精工细作,从而达到对比强烈,富有变化的效果,使鸡的毛羽具有丰腴质感,栩栩如生。这幅挂屏从造型设计,瓷片剪裁,到颜色搭配、精细镶嵌,无不显示出艺人的聪明才智,“潮汕嵌瓷”的高超技艺名不虚传。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

我猜您一定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