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德龙:从银幕后走出的艺术家 ▼承担近百部影视剧的美术工作,为《英雄》《十面埋伏》《千里走单骑》等国内外100多部影视剧题写片头……从事影视美工近四十载,八一电影制片厂高级美术师汪德龙已成为在诗、书、画、印、雕刻等领域都有较深造诣的全能型艺术家,作品受到艺术界和收藏界的高度认同。 汪德龙的艺术成长轨迹是先入画学,为提升绘画技能而苦练书法,因工作需要而研究雕刻,受友人之请而制印,随着视野的拓展和艺术修养的提升,进而吟诗作赋。 除了需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良好的艺术修养、富有创意的想象力、高超的创作技能、移山造海的魔幻手法,一名优秀的影视美工还要有契合观众心理的审美观念。 正是在这种得天独厚的艺术环境中不断学习和历练,汪德龙实现了他的艺术梦。 ▲八一电影制片厂高级美术师汪德龙 意在笔先,经营位置奇正合 南朝绘画理论家谢赫提出中国绘画“六法”,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六法成为中国画创作的主要美学原则,也是批评家、鉴赏家审视绘画作品雅俗高下的标准。其中,经营位置逐步被后人所突出,成为评价中国画的首要标准,即绘画“必先立意,然后章法也”。 受益于影视美工的历练,汪德龙在经营位置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影视剧中每一场景从静态看都是一幅生活画面的构图,一部剧中需要变换几百次甚至上千次场景,作为优秀的美工就需要依据剧情和环境特点,策划和构思出符合预期的场景。 长期的美工实践炼就了汪德龙的场景变换能力,使其成为经营位置的高手。他常讲:“影视中的各种场景都要协调合理,还要有几个支点,并要奇中求稳、静中显动,才能使场面自然协调、富有生活情趣。” 汪德龙作画匠心独具,奇正相依,在不平衡中求平衡,达到势向与位置、虚实与疏密、开合与起结、均衡与呼应的和谐。画面气韵充沛、耐人寻味,使人体会到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意:“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不仅体现在其绘画创作中,汪德龙在经营位置方面的高超水平也表现在书法创作中。几十年来“砚台耕耘牛未歇”,他练就超群的笔墨功夫,成为当今难得的具有鲜明个性的书法家。 汪德龙书画创作都用软羊毫长锋笔,驾驭这种软笔要有深厚老到的笔力和技巧,而汪德龙使用起来能心手双畅地自如飞动,写画出飞白刚劲的线条。观摩其创作、反复品味其作品、了解其师古人之路,许多人都被其书法艺术吸引和折服。 初见汪德龙书法作品,其独创性显而易见。他坦言,自己是在打好篆隶楷基础、临写南北风格的名家碑帖后,选取适合自己的书体重点学习和研究,受益最大的是魏碑《元泰墓志》。 汪德龙的观点正应验了康有为的判断:“凡魏碑,随取一家,皆足成体,尽合诸家,则为具美。”在汪德龙的书法作品中,可看到《元泰墓志》的特点,如用笔遒劲、率意稚拙,在非对称和不平衡中达到结字之美,蕴含有魏碑之法,融理法趣为一体。 悟道临写,笔墨淳厚精气神 汪德龙自幼喜欢绘画。选调到八一电影制片厂后,他从事影视美术工作,在复制技术还未兴起的时期,影视美工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是为影视场景绘制各类书画作品。 因工作需要临摹各家画风,同时有机会领略祖国的名山大川之美,为其绘画打下了宽厚而坚实的基础,在绘画技法不断提升的同时,其审美观则向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 谈及艺术成长经历,汪德龙庆幸自己在上世纪80年代有机会到敦煌观摩和临摹壁画,长达半年时间,吸收古代绘画艺术精髓。 敦煌临摹的经历使汪德龙的绘画技法产生了质的飞跃,美学观也得到升华,对其画风形成产生巨大影响。如今,汪德龙的画作中不仅有青藤八大之气韵、黄质齐璜之笔意,也有唐宋遗风。因此,他非常敬佩张大千当年倾尽家产,坚持临摹敦煌壁画的精神。 在绘画的画幅形式上,如同黄宾虹和齐白石都是以竖幅立轴为主一样,汪德龙绘画也多为竖幅立轴。立轴如赋,其层次多、空间深远、胸襟开阔舒展,运用散点透视手法,可有磅礴气势,给人以挺拔、庄严之感。 汪德龙的绘画做到疏密相间,虚实相生,真如“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画面中元素间的起、承、转、合手法高超,在合理的起收和聚散中完成构图。其画作在整体散点透视中,分部分运用焦点透视原理,使其首尾相顾、互相呼应、气韵充沛、耐人寻味。 中国自古就有书画同源理论,书画兼善者不仅线条功夫好,把控墨色的能力也强,历史上善用墨者如王铎、黄宾虹等,都是书画融合的大家。 为了提升自己的绘画技法,汪德龙在30多年前以变法精神苦练书法,感悟以书入画之理。同时,在当今追求效率的商业化环境中,画家多以工业化生产的墨汁作画,但汪德龙如同黄宾虹一样,绘画时用上好墨块研磨墨汁,并善用宿墨和涨墨技法,使其作品墨韵丰富,线条富有质感,水墨分离效果极佳。 砚台耕耘几十年,汪德龙独具慧眼的美术观,深悟古圣今贤们的艺术真谛,使其绘画作品厚重质朴,沉酣遒迈,自然率真,蕴藏着流动生发的情趣。观其创作可以体会成竹在胸、意在笔先之精髓,软羊毫长锋在他手中能笔到意至、自然天成,在平园留重变之间,筋骨随形,真如孙过庭所云:“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 ▲汪德龙绘画作品—雨过荷花满院香 融糅刀笔,秦权碑帖巧拙朴 研习秦权魏碑后,汪德龙的篆刻技法和艺术提升到了一个新境界。 篆刻时,他左手握石,右手执刀,刀与石之间自由使转、刀石互动、协调配合,合理地把握力度,使印面富有生气。因其过人的臂腕之力,制印时切石如泥,走刀劲健雄浑,在翻转用刀中,集快、准、力于一体,形成放旷独特的印风。 印面构思以自然为美,汪德龙篆刻的美学观刻求字间笔画比例,借鉴写意手法大胆留白留红,疏密相融。字间布局在非对称中求平衡,在不齐之中求整齐,追求印面的整体美。率意的印文中线条灵动、粗细相间、柔中带刚,蕴含秦权魏碑之拙意,高古中潜藏俊雅,朴素中彰显灵秀。 与其他喜欢篆刻的人不一样,汪德龙的刀笔功夫既是长期砚台耕耘的结晶,又得益于对雕刻艺术的顿悟和实践。 他曾谈道:“将有棱角的石头雕刻为人物及动物静物时,首先要从多次的切角开始,逐步将直角变为曲线,作品才自然。” 在书画印和雕刻艺术的交互发展中,雕刻不仅有利于臂腕之力,也提升了造型和空间艺术能力,对书画印的创作都有帮助;篆刻则需要有良好的书法功底,同时可提升书法创作的技巧和力度感,二者的线条功夫也是中国画的基本功。 在汪德龙的书画印作品中,行笔用刀间充满精气神,既有张力又藏婉约,笔笔刀刀线条硬朗,有“笔从曲处还求直,意到圆时觉更方”的境界。受益于多项艺术融合发展,汪德龙常讲:“印人要懂书法,书家要懂刀法,笔法如刀法。” 无固定师承关系,兼学百家,师古人师自然,汪德龙的从艺之路没有受条条框框和固定师承关系所局限。研习百家师自然,画学兼修德艺长,加之独具慧眼的审美观念、豪放的性格、执着精神,他在不断探索中悟道法,凭天赋而中得心源,在诗书画印雕刻等艺术融合发展中具有艺术大家风范。 来源:《民生周刊》 全媒体记者:郑智维 陶薄吉 ▼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 赞微海报分享 汪德龙汪德龙个人资料简介汪德龙中医刺血门诊汪德龙中医诊所汪德龙中医诊所怎么样汪德龙书法汪德龙书法价格汪德龙刺血怎么样汪德龙简介潮汕名贤 上一个|PREV英歌舞为什么唤起“中国人的乡愁”?潮汕人给答案了! 3 months ago 下一个|NEXT汕头一位80老人上榜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广东省候选人名单 3 months ago我猜您一定喜欢的: 助企拓市场抢订单!拉美(汕头)跨境电商产业交流大会举办 2 weeks ago 腾讯市值已达阿里两倍多!原因何在 2 weeks ago 最后44米!潮汕环线高速京灶大桥冲刺主桥合龙 2 weeks ago 425亿梅州家族,兄妹抱团过冬 2 weeks ago 清代洋务派实干家丁日昌纪念馆在揭阳开馆试运行 2 weeks ago 《庆余年2》未播先火!这家上市潮企称已取得授权,计划今年推游戏产品 3 weeks ago 历时四年,这家潮企在上海的酒店和公寓终于面市 3 weeks ago 以商招商,潮州乡贤们缘何“归潮”投资? 3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