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化腾:“市场加能力”

创业初期,和当时几乎所有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一样,马化腾和他的腾讯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或许是传承了深圳,这座改革开放坐标城市的创业基因,与同行相比,马化腾不太喜欢“宏大叙事”。
“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其实没有必要你看得清才做。”创业期的马化腾这样认为。但比同行幸运的是,马化腾选择了即时通讯作为其互联网产业的突破口。这项极具黏性的互联网应用,逐渐为腾讯聚集了庞大而黏性的用户群。
有人形容腾讯今天的业务构架就像是一棵大树,而作为即时通讯的QQ平台就是树干,其他的各个业务板块,则是分布在这根树干上的树枝。“树干”承载着“树枝”的孵化功能,腾讯一个又一个业务在“树干”的扶持下,伸展开花。这种“嵌入式”业务架构设计的优势在于,一旦某根树枝出现“病变”,并不会殃及整棵大树。这也在最大程度上,能够保证腾讯整体业务架构的相对稳健。
腾讯能够在一个市场初期,静静观望一段时间之后,再决定是否进入这个市场,和怎样进入这个市场。这无疑,让腾讯新业务推出的成功概率变得更大。更为重要的是,腾讯并不会因此而贻误战机——庞大而极具黏性的QQ用户平台,让腾讯随时保持着后发优势。
处于领跑者的马化腾,依旧没有“宏大叙事”,但是他的视界已经更加长远。
互联网产业全线布局之后,新的盈利增长空间在哪里?各业务板块如何都做到最优?快速发展中的短板如何补上?如何构建下一个互联网时代的竞争力?
对这些问题,马化腾早已有考虑。他告诉本报记者,下一个十年,腾讯要由“跑得较好”变成“跑得最好”。
【原声】
技术可以成为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吗?
“一直以来,互联网都是技术驱动的。腾讯恰恰又是从技术起家,长期来说也是非常重视技术的。所以当这些研发投入、专利申请水到渠成的时候,对我们来说一点都不奇怪。
当然(专利申请)会有一个投入成本,最早期觉得好像没什么用嘛,但我们回头一看这些都是有长期的意义在里面。到后来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候,可能一个技术最后几家都掌握了,可能就要看谁真的拿到这个专利、这个技术。短期大家不会真的拿到这个专利技术去说,我要告你侵犯我的专利了。但是它会起到一个防御性的手段,你难保别人不会用这个东西去反过来对你做专利的诉讼。这时候你拥有一个很方方面面的专利,其实是起到一个保护的作用。
同时,专利还可以进行互换,有专利的这些人就可以参与游戏,这个是很重要的。”
新技术与新业务推出的节奏,要遵循怎样的商业逻辑?
“主要还是看市场和自己的能力的匹配。2001、2002年的时候,基本上只有无线增值业务是最大的,很单一。其他的都是成本支出,包括我们的QQ平台等都是成本。那个时候我们就要考虑下一个增长点是什么?当时我们已经开始初步做一些,像互联网增值应用,开始尝试向会员收费,但是量很小。
到了2002、2003年的时候,网游已经被证明商业模式是可行的,而且还不仅是一个收入、市场的问题,更多的是用户占用的时间是很长的,可能更多的人就不使用即时通信,去转用进入网络游戏的时间,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威胁,也是一个很好的机遇,我们要进入这个领域里,否则的话,就是灭顶之灾。
门户其实看得更长远,要有一个长期的发展,门户的投入很大,硬成本是很清楚的,而且回报没那么快。但当时就是看到除了SP业务以,就是广告收入,就这么两块。但广告收入和网游不一样,只要有投入,肯定会有广告收入能回得来,不像网游,有可能是投入很长时间,过两三年以后,发现一款游戏出来,方向走错了,或者策划走偏了,最后全部没有了。所以游戏的偶然性会比较大,但门户只要做肯定有收获,就像种田一样,有耕耘肯定有收获嘛,最多收成差一点,但来年还可以补。”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

我猜您一定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