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民俗处处齐欢乐 巩固创文成果人人都参与-潮汕历史文化;

弘扬传统民俗处处齐欢乐 巩固创文成果人人都参与


-潮汕历史文化;

-潮汕历史文化;

这个春节我过得特别开心,因为厂里领导给了我8天的悠长假期。这使我能切身感受到潮汕民俗异彩纷呈、传统文化大放异彩,真是所谓的“正月里来闹春”啊!弘扬传统民俗处处齐欢乐,巩固创文成果人人都参与。

2017年2月1日丁酉年大年初五清晨,我起了个大早。八点前就和几位高中老同学一起赶到马路存心善堂大门口,加入到周边道路两旁挤满的翘首以待的市民队列之中。他们有的带着家人、孩子们或用轮椅推着行动不便的亲人,有的陪着老朋友、老邻居,无不奔着感受浓浓的潮汕年味而来,为政府的文化惠民政策鼓与呼!

上午8时多,喜庆的礼炮打头阵鸣响起来了。由三千多名存心慈善会会员、身着唐装头戴黑色毡帽的存心耆老会长者、存心义工、社工、存心文武学校学生和来自潮阳潮南澄海惠来等地的义工队及潮汕三市青年锣鼓队义工等组成的规模宏大的巡游队伍踩着喜庆欢快的鼓点,一一登台亮相。紧接着是憨态可掬的“金鸡报春”、铿锵有力的英歌舞、喜气热闹的舞龙舞狮、惟妙惟肖的戏出彩车,还有布马、彩旗、炮担、“标”旗、花伞、锣鼓、秧歌、腰鼓等应接不暇的潮汕民俗表演轮番上场,祈福新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市民安居乐业,五谷丰登。令沿途摩肩接踵的观众们目不暇接,直呼过瘾。

这些精彩绝伦的节目之中,我最感兴趣的是潮汕“英歌舞”表演。潮汕英歌舞是中国汉族民间的水浒英雄礼赞!在广东的潮汕汉族民间广场武舞——“英歌”十分流行。它古朴、雄浑而豪放,场面恢弘,气势磅礴,气氛热烈。有着独特的舞步与棒击技巧,既是土风,又是武舞,把舞蹈、武术和演唱融于一体。

潮汕英歌舞在本地区相传自明代中叶发展至今。这种广场舞蹈融汇了戏剧、舞蹈、武术等成分,它与我国古代所进行的春季驱傩仪式有相当密切的关系,现在成了劳动人民表达喜庆的一种常见方式。正宗的英歌舞队分前后两棚,前棚有36人,演员左右手各持长约1尺4寸直径约4厘米彩色的木棒起舞。英歌舞配合锣鼓点、海螺号和吆喝声,舞蹈时两支棒相互翻转,边走边舞,一步一呼,响鼓频擂,刚劲雄伟。后棚有72人,打扮成各式各样的杂耍艺人,敲打锣鼓伴唱,有的还加上扮涂戏,拍布马,也有加进武术、杂技表演的崭新形式。其队列变化多端,有长蛇挺进、双龙出海、四虎并驱、二龙相斗、大八字、梅花桩、粉蝶采花、孔雀开屏等,共有18套式;而棒法就有左敲、右敲、上敲、下敲(胯下敲)、背后敲等;俗称则有麦穗花拜年、前四门、大前阵、双鸡落、双眼圈、背槌、扣跳、布田等等。最神秘的是它的脸谱,有文面和武面之分;节奏有快板、中板、慢板之别(快速的用2/4节奏,较活泼轻松;中速的为稳健,表现攻守对阵;慢速的用3/4节奏,较雄壮宏伟)。

总而言之,它与北方的“鼓子秧歌”有近似之处,但表演者要画脸谱,扮成《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梁山泊好汉”(每一位舞者身上都挂有写着梁山泊108好汉名字的腰牌)借“闹元宵攻打大名府,搭救宋江”的故事为蓝本来创作。

据悉,新中国成立以来,潮汕乡民移居香港后,常于年节时组织青年演出“英歌舞”,以此寄托乡思、留住乡愁,增强本族系成员的团结,使之有更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2006年5月20日,英歌舞经过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月11日正月十五晚上,元宵佳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虽然气温很低,寒风凛冽,存心慈善会“元宵庙会,民俗巡游”活动如期举行,收到预期效果,并取得了圆满成功。汕头市各电视、网络媒体和平面媒体纷纷报道。仅网络现场直播当晚就约有28万人次点击,再现汕头旧埠民俗风情,广大市民喜庆元宵佳节。

元宵夜的巡游与正月初五白天的巡游节目编排大体相同,只是因为晚上的能见度与白天不同而做了些“微调”。

潮汕地区民间就有元宵夜“营灯”(游灯)的习俗,小孩更为热衷于手拿元宵灯呼朋唤友游街。因此,元宵夜间的巡游增加了“营灯”项目,异彩纷呈的传统纸元宵灯和电元宵灯都来到巡游现场,这些灯和围观的大人、小孩们拿的元宵灯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和天上的皎洁明月齐齐点亮了鮀城的夜晚,把市民的节庆活动推向了最高潮。

成千上万的观众正在兴高采烈地观看一队队表演者不同的民俗文艺节目,兴味达至酣畅淋漓之际,又有一队打着横幅巨匾,伴着更加热烈的锣鼓声和弦乐声,徐徐向前走来。我们赶忙睁大眼睛一看,原来是“共享共建,幸福万家”八个大字以及其他例如“您为城市树文明,城市为您送温暖”等一句句铿锵有力、简洁响亮的创文口号。为节日的汕头增添一抹文明的丽色!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

我猜您一定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