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着名声学家、中国现代声学的重要开创者和奠基人、声学泰斗马大猷

1964 年成立中科院声学研究所,马大猷任副所长、研究员。同时创办《声学学报》,成为全国声学最高学术刊物,他任主编,以后还出了英文版。同年组织了核爆炸侦察和火山爆发、地震、导弹发射等所产生的次声研究。
(三)为国防科研贡献力量
1966 年,国家准备发射导弹,下达了研究吸声系统的任务。导弹发射时所产生的噪声十分强大,其功率足够开动一辆卡车,还伴随高温、潮湿等。在国际上,当时吸收声音主要靠多孔性材料(玻璃纤维、矿渣绵等),使声音产生的空气振动在微孔摩擦、消耗。马大猷决定不采取这种笨重的办法,改为在不锈钢板上穿小于 1 毫米的孔。这种微穿孔板的设计,在实际发射中起了很好的作用。后来又仔细地做了理论分析,完整完成研究任务。

同年,他又接受人造地球卫星噪声试验任务。卫星发射后速度很快,空气摩擦要产生强大的压力起伏,卫星可能遭到破坏(声疲劳),内部灵敏仪器、设备可能暂时失去准确度(声失效)。为了避免这种后果,一般在发射前先做强噪声试验,以保证安全。马大猷领导了高声强实验室的设计、建筑和安装工作, 建成了能产生 160 分贝的混响室和 170 分贝的行波管道。经过测试,性能良好。在高声强实验中也发现了不同于一般声场中的现象,当时未能深入研究。若干年后,他重拾起这些问题,建立了非线性声场理论,这是他90 年代的主要工作。
(四)一片丹心为国家
1973 年,马大猷响应周总理号召,在“文革”困难的环境中组织全国声学学术会议;随后又和几位年轻同事自由组合,开始了气流声学的研究工作。粉碎“四人帮”后,他恢复了研究室主任的工作,兼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参加了邓小平召集的科学、教育座谈会和全国科学大会等。以后又开始室内有源噪声控制和非线性驻波的研究工作。其间,他独自或与他人合作发表论文近30 篇,写书 6 册,创立了气流噪声压力规律,创造了小孔消声器和扩散消声器, 建立了相应理论。
“马老虽已高龄,仍然关心国家的科技事业,令人敬佩。他关于基础研究和自主创新的观点和论述很有见地,所提建议也很中肯。基础研究是应用和开发的先导和源泉。”这是温家宝总理对马老先生《国家实力根本源于基础研究》和《推广基础研究》两篇文章的亲笔批复。
2005 年 8 月,刚刚度过 90 华诞的马老先生致信温家宝总理,呼吁加强基础研究工作,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充分体现了一位老科学家从战略高度对加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高度关注。马老在信中说“目前科学前沿几乎见不到中国科学家的影子。全球范围内,高科技产品日新月异,但其核心技术的研究很少有中国人的贡献。我国缺少第一流的科学大师和科学领袖人物,长此以往,何谈诺贝尔奖?中国迫切需要发挥科技人员的力量,大力提高科技研究水平。”“加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加强基础研究工作。基础研究也是第一生产力,这话没有一点夸张。国家的科学水平、经济水平,根本都来源于基础研究水平。”
对于企业研发,马老说“我国技术人员水平不低,只要尊重工程技术人员, 解放他们,在企业中迅速建立起开发机制,十年内必有成就。”
直到 92 岁高龄,马老仍坚持每周一、三、五到中科院声学所上半天班,他对理想和事业的追求不愧是我国科学界的楷模,令人崇敬。
几十年来,马大猷共完成研究论文 160 篇,其中 2/3 是 60 岁以后所写的。论文一部分录入《马大猷科学论文选集》(1990 年)和《现代声学研究——马大猷院士八秩华诞纪念文集》(1995 年)。另撰写和编书 14 本。



马大猷教授是中国科学界的典范,他把毕生的精力和大爱都献给了祖国、献给了教育事业、献给了环境保护事业、献给了声学事业。马大猷教授以严谨求实的态度、朴实无华的作风、坚忍不拔的意志、爱国奉献的精神,成为了声学界的一代楷模。
2012年7月17日,马大猷教授逝世。对马大猷教授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有: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周永康、王刚、王岐山、刘延东、李源潮、汪洋、张高丽、张德江、朱镕基、吴官正、路甬祥、韩启德、蒋树声、杜青林、张梅颖、丁石孙等。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

我猜您一定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