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风俗之《汕头市志》工商业行业习俗
▼
在私有制社会,城镇工商业,除少数为官办或官绅合办,和官家委托商办(如食盐专卖、矿产开采等),绝大多数都是独资或亲朋合资开办。
一、技术的传承
解放前潮汕大工业很少,多属手工业作坊,为竞争、生存、发展,其技艺性操作,多采取家传授徒制度,有些甚至是传子不传女。如《韩江记》所载的“俊髦针”,家传七代,养三房百余口,远销广苏杭各地和南洋各国,“女惟俊髦针最合用,商惟俊髦针最易售”。潮安浮洋方潮盛铜锣店,其制造技艺远近闻名,自清光绪至今修定音技术,一直秘传,其子方俊士,校音能“一锤定音”。揭阳池厝渡、潮阳胜前村的中药材炮制加工,成为专业村。也有些名师,授徒尚有保留一手的,说是留技养老,不能“尽手尾出”,这是私有制的竞争影响。旧社会专业技术学校极少,技术性的作业,大都要拜师授艺。不管工业、商业,都有徒工学艺,期限1年至3年不等。学徒习艺期,仅供伙食,不给工钱。期满出师,才定工价。学徒习艺,要行拜师礼,随师朝祀本行业祖师神。属工匠方面的,期满出师,师傅要赠主要工具一套,遇有工作中疑难,则请师傅指点,师傅过世,徒弟应吊丧尽礼。潮剧艺徒,解放前是童伶卖身的,师承很严酷,卖身契约规定期限内,艺徒毫无人身自由;期满约消,才定工价,方可跳班。解放后才废除卖身制,但仍规定学艺期,由师傅带班授艺,期满合格才转为正式职工(艺人)。至于集体开班培训,按行当仍有师承。
二、经商术的承先启后
民国初出版的《清稗类钞》说“潮人善经商”,这是与潮汕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分不开的,潮汕自清乾隆以后,人口增长快,土地开拓不多。每逢灾荒兵乱,被迫出洋谋生的很多。他们在海外,开拓经商,为当地的生产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获取工钱养家,其中有少部分人发达致富,因而自清代以来就有“潮人善经商”这一说法。潮人出洋而不忘故土,因此外出者按旧俗要带灶心土和香火灰,在客居地撒于饮用水井中,为饮水思源,这样才能平安服水土。他们上埠之后,由同乡会或宗亲会接引,并代寄回头批,一般付钱2元,以报平安,故也称“平安批”。以后发财,便多捐点钱给同乡会(宗亲会),以帮后来人。这样也使他们在外能团结互助发展。
国内商业,很多和海外紧密关系,如汕头的南生、广发、振源、平平四大零售商,都与华侨资本有直接关系。
商业的购销,都有承传习惯,既有服务人民群众的成功之道,也有欺骗百姓的各种手段,市招说公平交易,童叟无欺,是招徕顾客的宣传,门联写“忠厚能招天下客,公平可取世间财”,实则“商场如战场”。解放前购销,互看各商号资本情况,才提出以信誉为主,定赊欠程度,正常情况下,一信送达,即可发货,零售店向二盘商进货,则记于寸楮上,月尾结付。签订合同的较少,解放后则重合同签定,大宗还要经公证处定约确认。商品购销方式,则有预购(定购)、订购。预购主要是购买尚无现货的农产品,如购蔗糖、柑花、麻皮等,由商家与生产者订合约,付给一定无息定金,说明生产之后一定要售给他,从则可先议定或说明将来随行上市,到期货、款两结清。订购则一般已有现货,因船期关系或其他原因,看样品,价议定,货订购,付百分之几定金,按期发货运去验查而结清。解放后国家对粮食统购统销,对黄麻、蔗糖则进行预购。还有委托代购代销的。解放前水果行、菜行,大多为代购代销的居间商,俗称货栈、佣行,解放后国家便委托供销社代购生柑等。他们都是从中赚取一定手续费(佣金),个别也偶而转手加点利润作二盘转销。赊购赊销是昔年的传统方式,它是在币值稳定下才成为俗行,谚语有“无赊不成商”。赊帐有长短期,一圩(三天)至一月不等,二月以上是否贴息,则有俗规商定。解放后国家为照顾部分贫困农民,由供销社对肥料、农药、腌菜用盐以赊销方式先拨,后购进抵还,以促生产。此外还有抛期货、转盘、办展销、换购、奖售、打回扣等,都是商业达到购销的目的。
三、商行和市场习俗
商行习俗,重视开春与岁暮,当年假开,初四或初五新开市时,先要拜地主爷与财神,再放爆竹开门,扫地要自门口扫入,以示开春进财,顾客进门要热情接待,祝新春如意。至岁末则经营结帐,被人欠的数要追讨,欠人的货款要清还,无钱可还人家的财主,则暂外出避债。但要给伙计(职工)加点压岁钱,有赚则包红包发红利,要辞退工人则于年终时,请他开春另找高就,要跳槽者也于此时向老板说明。解放后解雇工人则多按工会法和合同规定办。商行还有做牙(衙)祭之俗,即月之初二、十六做牙,备鱼肉拜地主爷和财神,然后晚餐聚会,实则也是半月一次例会,边食边总结半月或一月营业情况。市场,这里专指乡间的市和圩。乡村因生产、生活交换需要而置市和圩,市有较多固定行店,天天有人上市交易,圩则按期集中买卖,过午即各自回归,人散而成空虚场所,圩期按乡村周围置圩情况而定,一般为1、4、7日,2、5、8日加10,3、6、9日。“文化大革命”期间,曾被硬性规定逢5逢10才为圩期,因违背客观规律和民间习俗,现已被群众自动取消而恢复原圩期。挑货上圩场出售,而缴摊位费,小量买卖自己秤重,大宗如卖柴草、地瓜等,则由圩场称秤人代称,收小量手续费,并示公允。过去收摊位费所得,都大部为圩场公益事业之用,现为工商管理部门收管理费。过去市和圩都划定专业范围成专业交易场所,如菜市、牛场、草木场、猪崽场等。大宗生意交往,便有一些中介人,所以牛场、猪崽场便出现一些牛中、猪中作交易双方互介,以取得佣金。商店作坊,有货物交往,有银钱收支,便需要帐簿记录。解放前私人独资商业作坊,簿记没统一规格,一般只记原收出存,结码求天地合圆,个别股分制大公司,才能用较先进商簿记记帐。当时记帐均用竖式,数码则用“猪仔码”,符号1—10为十,总数则以繁体字大写记清。年终结帐,盈亏收付,理结之后,加盖商号印记与如意印。解放后,税务部门规定,各商行工厂才启用新式帐册记载,以便稽查。
四、行话、僻语
旧俗商贸往来,多有其行话隐语,暗示手语等。这种语言,除黑道秘语少外传,一般行话则不少传及百姓。解放前,在汕头市换黑汇便叫“换牛”,黑汇交易场所叫“牛圩”。有些在特定行业中定下特定动作作手语、隐语,如旧衣行业、牛圩中介人、猪市中介人、夏布行业、青菜行业、贩鸡鸭行业等,都有各自的以暗语代数字谈价钱,意溪竹木市场以手语作议价。此外,还有僻语的,如“棉湖僻”,它有3种,一种是正僻,将声母韵母倒置反切,急念而形成,它是商人交易“僻语”,不是一般的地方方言。第二种是不反切,用同调叠韵而成。俗也称为“乞食僻语”或“轿夫僻”。再一种是以忧为韵母与要说的声母拼切而成。“僻语”为商业活动行话,其流行应用的宽广,视其行业的活动情况而定,如“棉湖僻”曾流行至棉湖人侨居较集中的泰国北榄坡府。潮俗有“唔识僻,赚无食”的谚语。解放后随着商业新风尚,明码实价的确立,这些行话“僻语”已趋绝迹。
▼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