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端午节习俗】您都知道哪些?-潮汕历史文化;

潮汕端午节习俗】您都知道哪些?


大家一定知道,“端午节”的由来,是为纪念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的。

-潮汕历史文化;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本来是中国民间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后来楚国诗人屈原于端午节投江自尽,就变成纪念屈原的节日。在潮汕过端午节可引用一首诗来概括“家家插艾望消灾,欲食粽球兴满怀。更喜龙舟竞渡处,锣频鼓急桨花开。”潮汕端午节有不少习俗,如插艾蒲、祭祖先、赛龙舟、吃粽子、龙须水、服药膳、佩香囊等。端午节这一天潮汕地区有许多民俗活动,下面汇集一些详细介绍:

悬五端

潮汕人家,端午相沿要在门楣、门环以至屋檐下,悬挂一束束用“红头绳”系扎着的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共合为五种称“五端”。旧俗传为“合五”以招屈原之魂,其实,古代潮汕先贤是针对“恶月”瘟疫猖獗而采取的防疫保健措施,意在驱瘟辟邪。现代药学研究认为,艾叶含有挥发油、鞣酸、氯化钾等药物成份,其中所含的苦艾素具有较强的杀菌和抑菌作用,还能兴奋血管收缩中枢和运动中枢,有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之效。因此,潮汕古代医家通过实践认为:潮汕人端午以艾、蒲悬挂门户,禳毒菌,杀媒虫,化湿热,辟秽浊,祛邪魅,保康宁,益寿延年是有医药科学文化的。

-潮汕历史文化;

祭祖先

可能很多人过端午节时都会想起屈原,但是在我们南方,特别是在潮汕地区,端午节这天不单是用来纪念屈原,同时也是祭拜祖先的日子。在这天,人们会像清明节一样,对自己的亲人进行祭祀,以勉怀他们生前的事迹,让后人更明白好日子来之平易。

-潮汕历史文化;

赛龙舟

潮汕有韩江、榕江、练江三条主要河流,支流河溪交错,水流平缓,是赛龙舟的黄金水域。潮汕民歌《保贺儿婿抢头标》:“潮汕水乡,江河交错,池塘遍布。岁逢端午,龙舟竞渡。锣鼓喧天,旌旗招展,划桨如翼,竞夺锦标,万人空巷,泼水助威,热闹非凡”,形象生动地反映民间端午节赛龙舟的民俗风情。潮诗《端午赛龙舟》谈到:“端午云开阵雨收,万人江上赛龙舟。心随鼓点声声急,忘却屈原当日愁。”这是诗人描写人们观看赛龙舟的真实情景。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祭祀完祖先后,就会来到江边溪边,进行一年一度的龙舟赛。在潮汕,这项活动还有另一个习俗,那就是龙舟赛可以一直赛到农历的五月十五之后才结束,相传如果过了十五还赛,人就会精力涣散、无心工作。因此,老一辈的人都会把十五那天做为龙舟赛的最后一天,而在那天也是龙舟赛最激烈精彩的一天。另外,在潮汕地区还有这样的赛舟习俗,那就是赛龙舟只能由男生参加而女生不能参与。

潮汕的龙舟分为两种:有“真龙”和“假龙”。“真龙”,有龙头、龙颈、龙身、龙尾,龙船全长20多米,宽1.5米;设15对桨有30人,打鼓、敲锣、泼水、舵手各1人,共34人。“假龙”,通称为辑船,船全长10米,设5对桨,有10人,打鼓、敲锣、泼水、舵手各1人,共14人。

-潮汕历史文化;

-潮汕历史文化;

吃粽子

潮汕人家,世代相沿,端午包粽是祭吊屈原遗风之一。民间有句“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的气象谚语,可见粽球已成为潮汕名小吃的历史悠长。潮汕人认为,“食粽才健壮(谐音)”,故端午此日食粽甚盛。潮汕粽子有三种:分别为角粽、栀粽和枕头粽。

角粽是用竹叶、蕉叶包糯米和肉豆等馅料,甜、碱二种或双烹粽球。主料采用的糯米,必须颗粒饱满,制作时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5到6小时,捞起后放在竹筛晾干,次日下锅用猪油炒后,加适量上等鱼露,再炒至米粒晶莹透亮,油香润滑,再用香菇、花生仁、猪肉、甜豆沙制作。根据个人的口味爱好可以有咸有甜,用盆盛装待包上竹叶就是上好的粽球了。

-潮汕历史文化;

栀粽,也叫栀粿,是用糯米粉,按比例渗入栀子汁、食碱液、茶水混合,用纱布包裹装入竹箕蒸熟而成。吃时用纱线或小刀切割成小片,蘸粉糖吃,能助消化,增食欲,祛疫病之功效。

-潮汕历史文化;

枕头粽,是凤凰特有的习俗。因其为长条形,状似枕头,故有此称。枕头粽不须其他配料,纯用糯米制成,而其制作却非常精细,择料相当严格。首先是选用上等糯米,并保持不掺入粳米;其次是要自制“枝”水(植物碱液),即采用山上的鸭脚木,铺荆叶等烧成灰末,掺水搅匀滤出,然后把糯米洗净浸泡于“枝”水中,时间要达24小时以上,使糯米变成金黄色。然后从高山上取来一种称“白竹”的竹叶,经煮过后放到溪水中浸掉杂质,使竹叶柔软、洁白而透明。包粽时,竹叶一定要带水排叠,使其紧密,放入糯米后才精心包扎,绕上蒲芦,放进锅熬煮,一般要12—14小时,这时的粽,剥开竹叶,色泽金黄,光滑柔软,虽可见到米粒状,切开则如蒸过的粉粿。粘上白糖粉,甘滑爽口,别有一番风味。糯米经这样处理后,不仅暖胃补中益气的作用更明显,而浸植物碱之后能除肠毒,治疗尿频。若把粽烧煅成炭,还是小儿食积之良药。

-潮汕历史文化;

龙须水

龙是我国最为广泛的图腾崇拜之一。潮汕民间传说农历五月初五为龙的生日,这一天龙抬头喷出的水能使人身体健壮,能治好疾病。故这一天人们喜欢挑“龙须水”,也就是龙舟划过的溪水回家贮存、食用。说是“龙舟水”经久不变质,格外清甜,饮后能消灾祛病保平安,妇女用它洗头还能治头风。这种习俗,方志也有所记载。潮汕民间还认为,端午日的雨水也为“龙须水”,用陶瓷瓮贮存起来,日后喝“龙须水”能治好疑难杂症,并且是贮存时间愈久就愈灵验。

-潮汕历史文化;

服药膳

潮汕人把五月节视为除虫驱病的“圣日”。除了插艾蒲、沐药浴外,还有其他一些服药膳的习俗。饶平一带,端午节“各家于鸡鸣时,取井花水浸蒲艾,务足一日之饮,云引年之意也”。澄海潮安一带,是日中午有吃真珠花菜的习俗,据说可以去除腹中毒质。小孩吃使君子炒蛋,消疳去积;老人服用谷精子瘦肉汤,有明目保健作用。

-潮汕历史文化;

佩香囊

在潮汕一些地方,端午节小孩有佩香囊,不但有辟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潮汕历史文化;

-潮汕历史文化;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

我猜您一定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