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传承的技艺与乡愁-指尖上的潮州。


潮州素有“中国民间工艺传承之都”的美誉,长期以来一直是粤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此,粤南本土文化、中原闽南文化、海文化在这里交融,逐渐形成独特的潮州文化,为潮州民间工艺美术的孕育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潮州民间工艺丰富多彩,包括精美透明的瓷器、精雕细琢、金碧辉煌的木雕、以“钉金绣”著称于世的潮绣。

可以说,潮州瓷、木雕、刺绣不仅构成了潮州人的生活史,也成为人们记忆中的乡愁,名扬海外,成为探索潮州文化的一把钥匙。

通花瓷:

融合抽纱、木雕和剪纸诸元素

潮州陶瓷生产历史悠久。根据潮州出土的大量文物,潮州烧陶始于石器时代,制瓷始于金代,盛于唐宋。据记载,北宋时期潮州窑厂以笔架山为中心分布,潮州窑厂西麓有99座龙窑(又名“龙窑”,半连续窑,筑于一定坡度上,斜倚似龙,故名),称为“白药村”。

除了日用瓷器和工艺瓷器,还有一些欧洲雕像、阿拉伯雕像、骑马瓷雕像、西方狗瓷雕像等。笔架山出土,说明宋代潮州陶瓷出口海外。元代民间陶瓷业不景气,潮州陶瓷由盛转衰。到了明代,当地的陶瓷业又开始复苏,但生产中心从笔架山转移到了枫溪镇。到了清代,潮州彩瓷业已经萌芽,并在继承明代陶瓷技术的基础上,吸收了江西景德镇的画风,由工笔画向写意画转变,从而实现了新的突破。清末潮州彩瓷大师将中国传统绘画的笔法、构图等手工艺特点融入到瓷画中,使潮州彩瓷的意境更加深邃,艺术境界更加完美。

历史上,潮州不像景德镇,一直远离政治中心,走的是民窑出口之路。因此,与传统官窑相比,潮州陶瓷在创意设计上受到的限制更少,在造型色彩上更自由,趣味性更强。

蔡超和通化是潮州陶瓷两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蔡超使用特殊的陶瓷颜料在花瓶、笔筒、餐具、茶具和其他瓷器上绘画。在发展过程中,吸收借鉴了潮州木雕、刺绣等民间艺术的形式和技法,形成了瑰丽、精细、多样的风格。

传花是潮州抽纱中的一种手工钩编工艺,后来启发陶瓷工匠创造了传花瓷器。因此,通化瓷器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工匠们借鉴其他民间艺术的特点,将潮州抽纱的色彩和图案、木雕中的浮雕和透明雕刻效果、剪纸图案的设计融入到通化瓷器的制作中,形成了“精致、精致、透明、立体浮动、瑰丽瑰丽”的风格,以其精湛的技艺和优美的造型享誉国内外。1978年,邓小平同志访问朝鲜时,将潮州制作的三层“友谊花瓶”作为国礼赠送给朝鲜领导人金日成。

潮州独特的人文环境滋养下,潮州陶瓷形成了优美、典雅、精致的创作风格和审美意蕴,并在未来不断创新发展。

潮州木雕

精雕细刻,匠人斗技的结果

在潮州人的生活中,潮州木雕的重要性不亚于功夫茶。可以说木雕在潮州人身上随处可见。潮州木雕影响很大。据说在浩如烟海的《辞海》中,要找出“木雕”二字,必须始终如一地使用“潮”二字。

自古以来,潮州人就背弃原始的、尊敬的祖先,视祠堂为自己人民的精神象征,因此非常重视少数民族祠堂的修复和建设。100多年前,在海外经商致富的潮州人带着财富回到家乡,建造寺庙、祠堂和豪宅,潮州木雕迎来了黄金时代。

当时的黄氏家族,为了以最时尚的装饰来表示对祖先的尊敬,炫耀家族的权势和繁华,就修建了吉勒夫皇公庙。这座祠堂的梁、梁、桁架和柱都用潮州金漆木雕装饰。有龙、凤、狮等形象各异的吉祥动物,也有“青铜雀台”、“张羽煮海”、“水漫金山”等戏剧传说,还有“汉江美景”等地方风景,可谓精妙绝伦,令人神往。祠堂横梁上的两组狮子,它们的毛是由各种各样的人物组成的,东方的狮子毛转化为神仙和道士,意思是“师徒之教”;西边的狮子毛被改造成士大夫和士大夫,意思是“名师高徒”;狮子蹲着,意思是“敬师”——,是匠人斗技的结果。争夺独创性的形式层出不穷。无论是造型手法、艺术表现、创作还是构图,潮州木雕艺术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形成了不同于其他木雕派别的表现形式:——多层次镂空雕刻和立体镂空雕刻。后来这个祠堂以木雕装饰闻名海内外,堪称“潮州独树一帜的木雕”、“潮州木雕大师”。

如今,透过潮州古城的大街小巷,依然可以看到木雕师们用手雕刀,延续着往日优雅舒缓而又紧张的木雕艺术:看那经典的圆雕造型“虾蟹篮”,精致而令人印象深刻,篮中的虾、蟹、螺、蟑螂等东西就像是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像头发一样细的虾须轻轻一拂,手感和弹性都没有丧失

潮绣:

走金穿银,绣出气派

出生于80年代及之前的潮州人,脑海里可能会有熟悉的一幕。在深石巷里,在院子里,煤油灯旁,祖母、母亲和姐姐坐在花榕前,一块空白的布匹和丝绸,一双灵巧的手,一根细针和一根彩色的线,它们落在一起,绣出了一座城市的魅力,就像歌曲一样

潮州有句谚语:“潮州子娘避落田,银针绣半年粮。”明清时期,刺绣已经成为潮州妇女的重要工艺品。潮州府所有县志记载:“女子白天不出门;女人不会走路。勤快的女工,虽然满满的都是箱子,也不会嫌弃她们去治麻。”

潮绣和广绣(即“广绣”)统称为“粤绣”,是“中国四大刺绣”之一。他们的作品构图完美,针法复杂,条纹清晰,金银丝镶嵌,色彩丰富,而托地加高浮雕效果的手法更是世界独一无二。与其他刺绣相比,潮绣的材料和刺绣技巧更多。其中,“钉金绣”是潮绣最具特色的刺绣方法,在中国只有潮绣使用。到目前为止,“密”、“满”、“全通”、“垫、浮、钩、勒、通”的刺绣技法是机器无法替代的。20世纪70年代末,潮绣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志成创作的《潮州人》挂屏,采用了钉金绣、双针钉金绣和企业规模刺绣的技法,表现出九龙在海上捣乱、在空中飞翔的浮雕般氛围,创造出清晰多彩的艺术效果,是一流的潮绣珍品。

在旧社会,潮绣被广泛用于日常生活用品。潮绣在潮州妇女结婚时准备的衣服、鞋子、床上用品、手帕等物品上随处可见。

潮州古城,只要有寺庙祠堂,就会有潮绣。“彩眉”、“宝盖”、“神袍”都是潮绣作品。为了配合建筑风格,这些潮州刺绣以红色和金色为主,色彩强烈,装饰性强。在各种民间活动中,尤其是重要的民间活动中,瓢勺一定要绣上潮,才能呈现出欢快活泼的场面。

潮绣在潮剧中也广泛使用。潮绣最早出现在剧《九龙屏风》。绣花鞋、钻石镜等精致的潮绣被用作道具。在强光下,它不仅能支撑舞台气氛,还能让远处的观众看得清楚。

多年来,潮绣一直保持着浓郁的潮州特色。通过潮绣,我们可以感受到潮州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感悟到潮州民间艺人的淳朴与纯净,体会到潮绣文化的深刻内涵,潮绣文化跌宕起伏,变化多端,有条理而不紊乱,表现出潮州人对高贵典雅的追求;丰富的色彩、精细的组织、多彩的整体风格,体现了潮州人奔放的情感和蓬勃的生命力。

如今,为了促进潮绣的传承和发展,潮州人已经将潮绣手工业产业化。潮绣以针为诗,以线为画,以画为意,以意为吉,绣出新的精彩人生。

来源:潮州日报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

我猜您一定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