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剧司鼓 一条红线圈全棚-潮汕历史文化;
▼
潮剧司鼓 一条红线圈全棚
在封建时代,戏班中鼓盘位置叫白虎堂,司鼓者就是演出节奏的主宰者。潮语有俗谚称:“锣静鼓歇,全个无戏”,意即锣鼓一停,戏便完了,可见锣鼓在潮剧伴奏中处于最主导地位。
广东潮剧院潮剧艺术博物馆橱窗里摆放着几个大大小小的潮剧鼓,有大鼓、哲鼓、中鼓和柿饼鼓等,鼓身漆着红色龙凤图案,旁边还摆放着辅板和木鱼。为了解潮剧鼓在潮剧伴奏中的组合与作用,记者走访了从事潮剧打击乐研究五十多年,今年71岁的司鼓丁增钦老师。
潮剧舞台需要乐队伴奏和演员的唱腔表演两者相结合,才能构成潮剧特有的视听娱乐。潮剧伴奏由管弦乐和打击乐两部分组成,俗称文畔和武畔,司鼓就是伴奏中的总指挥。
丁增钦老师1965年从汕头戏曲学校打击乐专业毕业,1975年在戏校任教,从事打击乐研究至今已52年了。他告诉记者,舞台上打击乐的伴奏,会根据不同的情感内容、角色行当、人物性格和场景气氛的需要,灵活地运用各种锣鼓组合,以达到烘托剧情和渲染气氛的效果,是潮剧中最具浓郁韵味的部分。
“在潮剧舞台中,大鼓的通用尺寸一般是直径20英寸,直径8英寸的中鼓在鼓盘上是主鼓。”据丁老师介绍,在潮剧的武畔伴奏中,司鼓者的鼓盘上必备有大木鱼、辅板、中鼓、战鼓(即哲鼓)和柿饼鼓这五种乐器,另外,还有一个手持着的木板。其中,中鼓是主鼓,不管任何介头,都需要用它敲击起到鼓点的作用。在潮剧锣鼓音乐里,传统乐师把许多锣鼓、各种不同的潮州音乐灵活地运用到舞台演出中,并依据原曲的基调再加变化或增删,使每个锣鼓段符合剧情的发展,藉以加强舞台表演的艺术效果。
传统乐队,武畔有打鼓、打锣和铜锣三人,打鼓称先生,其余称师傅。传统打鼓先生要兼唱腔设计、教唱和教戏等工作。打锣师傅主要负责演奏曲锣(斗锣)、锣仔两件乐器,通宵戏负责司鼓,故有“打锣师傅二手鼓”的说法。
丁老师介绍,乐器的配置,经过历代易迁,逐渐由少而多。除了鼓盘上的乐器,在司鼓手的两侧还有一个约20英寸的大鼓和一个低音鼓。大鼓使用频繁,当演员唱到激烈处,大鼓能配合制造一种激烈的气氛。低音鼓的尺寸则没有统一,主要表现雷鸣电闪、公堂鸣冤等一些突然状况情景配乐的气氛渲染。
锣鼓音乐艺术是潮剧舞台演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与演员表演密切配合,经常要依据剧情的发展及表演者的动作予以烘托,使其尽善尽美。而演员的一举一动更必须与音乐锣鼓合拍谐和。倘若合作不够紧凑,便会破坏整台演出的气氛,致使剧情松散,得不到好的演出效果。可以说,潮剧锣鼓音乐与演员表演配合紧密与否,是决定演出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司鼓是舞台演出节奏的掌控者,一台戏的演出成功与否,节奏至关重要。作为司鼓,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不但不能顺利地进行伴奏,更谈不上引领演出节奏。
“在老戏班中,司鼓即是戏班的司令部。”丁老师介绍,而从现代角度看,舞台的调度、节奏全由司鼓控制,整台潮剧表演节奏的强弱快慢和启、承、转、合体现着司鼓的能力,出色的司鼓能调动演员情感,补充戏份,强化戏剧情调,统领全局,从而让演出节奏驾驭舞台的整体演出,使演出协调、统一,更具艺术感染力。他说:“司鼓执行着导演和作曲的意图和指令,所以司鼓的临场发挥非常重要。”
整个乐队的伴奏由司鼓指挥,他执掌打击乐器,灵活配合运用,并以介头鼓点指挥武畔敲击演员的调配。司鼓也有指挥文畔音乐及演员表演动作的责任,其角色甚为多样。
对此,老源正的老头手胡昭先生有句俗语“一条红线圈全棚”,意为打鼓一人负担指挥全场的职责,除了乐曲的伴奏,司鼓还可以根据演员情绪的需要,调整大鼓、大锣等节奏的快慢以及演员动作的设计等再创作的权力。演员要会听鼓,根据鼓点发挥。若有的演员听不懂,司鼓就要根据演员的演唱配合演员伴奏。文畔、武畔和演员这“三股索”互相配合,贯穿整台潮剧演出。
▼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