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潮人在上海》李春涛|一心为了“上海大变样”
▼
李春涛,上海潮汕联谊会名誉会长,上海市建委原主任,“上海潮人30年功勋奖”荣获者。
李春涛在上海的五十年,正是上海的城市麵貌发生翻天覆地大变化的五十年。他为此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作出了无愧于时代的贡献。当年被同事们亲昵地称作“小广东”的他,如今已是两鬓染霜、年届76岁的老人了。
他一直是在上海建设係统工作。他当过基层建筑工程队的施工员、副队长,建筑公司的技术组长、副总工程师、副经理,直到后来担任上海市建委主任、中共上海市建委党委书记、中共上海市委委员,党的“十四大”、“十五大”代表。退休后,他还先后兼任过上海市住房委员会主席、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上海城市经济学会会长、上海房地产协会理事长、上海建筑业联合会理事长、上海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上海潮汕联谊会会长及名誉会长。
他从澄海来到上海
李春涛出生在广东省澄海县的一个农村。他的家乡历史久远,人文荟萃。唐朝着名的大文学家韩愈就曾担任过潮州刺史。近代来,这裏又成了着名的侨乡。
李春涛的叔伯亲戚中也有人在海外经商,因此他也沾得上一点海外关係。李春涛的青少年时代是在家乡度过的,那时的大上海对他来说基本上是陌生的,最多从别人的言谈或者从书本中获得一点朦胧的感觉。1958年,他从澄海中学高中毕业后,考取了湖南大学土木係工民建专业。从此,他离开家乡,走上了属于他自己的新的生活道路。
1963年7月,李春涛结束了在湖南长沙5年的大学生活,成为上世纪六十年代新中国培养出来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大学毕业后,他既没有安排在当地工作,也没有安排回家乡,而是被分配到湖北的武汉。说来也怪,他还没有到武汉去报到,就又被学校重新分配到上海工作了。和他一起被分配到上海的还有另外3个有华侨背景的同学。回忆这段往事,李春涛笑着说:我当时觉得自己是糊裏糊涂被搭配到上海的。其实,也许是他真的和上海有缘吧,上海接纳了一位来自广东潮汕侨乡的大学毕业生李春涛,而他从此和上海的城市建设、管理和发展,结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不解之缘。
难忘的“三线建设”
1964年,中国的周边国际环境遭遇多事之秋。中国的南部,美国入侵越南,战火烧到了家门口;中国的西南部,印度一直在寻衅滋事;中国的北部,中苏关係破裂,边境冲突不断。在几乎四麵受敌的严峻形势下,当时毛泽东主席提出了“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国策,强调要搞“大、小三线”建设,即要把过度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国防军事工业、机械製造工业、化学工业等分散转移到我国中西部的山区。当时,上海承担了安徽皖南山区的“小三线”建设。
李春涛是在1963年底分配到上海工作的。1964年3月,他所在的上海市第四建筑工程公司406工程队,负责人民广场检阅台工程建设。1965年8月,检阅台结构工程顺利封顶。当时的李春涛还只是队裏的施工员,但他在这项市重点工程中的出色表现,还是引起了领导的重视。1965年国庆日后,被同事们称作“小广东”的李春涛,就被调到上海市负责安徽皖南山区“小三线”建设指挥部,参加军工专案建设的选点工作。半年后他又回到406工程队并随队开赴皖南山区,开始了长达6年之久的军工专案建设。这时的李春涛还未满27岁。
按照当时中央关于“三线”军工企业建设要贯彻“靠山、分散、隐蔽”的方针,406工程队承建的十几个军工专案都分布在一条条山沟内。道路崎岖,大型机械设备用不上,他们运送材料物资基本上靠肩挑手抬。任务重,时间紧,逼着他们天濛濛亮就上班,天黑了才下班,过着“两头都见不着太阳”的日子。施工人员在山裏没有房子住,他们就搭建个简易的芦席棚当宿舍。
李春涛这时已是工程队的副队长,分管队裏的生产和技术工作,但他和工人们一样,日日夜夜在皖南山区艰苦奋斗着。6年多的“三线”建设生活让他终身难忘。他从这段不寻常的经历中获得了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他把它归纳为两点: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培养出吃苦耐劳、敢于担当的精神;搞军工专案建设培养出严抓工程品质、一丝不苟的精神。后来,李春涛在走向新的工作岗位的时候,始终把这两点精神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你是共产党员吗?”
这是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1983年5月底的一天,上海市政府市长办公室给李春涛打来电话,说汪道涵市长约他去谈话。当时,李春涛只是上海市建工局下属第四建筑工程公司的副经理、副总工程师。汪市长怎么会约他去谈话呢?这件事说来话长。
1971年年底,在完成了皖南山区“小三线”建设任务后,李春涛和406工程队回到了上海。从大学毕业到上海参加工作算起,他已在基层第一线锻炼了8年。他的大学学历、苦干精神、工作成绩、专业知识赢得了领导的重视和信任。1974年,上海市建工局下属第四建筑工程公司提拔李春涛担任公司技术组长和副总工程师。1980年,李春涛开始担任公司副经理,全麵负责公司的生产、技术工作。在新的领导岗位上,他的扎实的技术功底开始发挥作用。着名的建筑“滑膜工艺”就是他在这时发明创造的。新工艺很快就在上海建筑业中推广开来。
1983年,是李春涛事业的转捩点。这一年他44岁,他到上海工作将近20年了。前10年他在基层第一线锻炼,后9年他开始担任公司技术领导,最主要的是他的技术才华开始在建筑界崭露头角。年初,上海市建工局领导找李春涛谈话,决定调李春涛当市建工局总工程师。李春涛本人也喜欢这项工作。在顺利交接完原有的工作之后,领导派李春涛到美国考察访问了一段时间。
但是,李春涛访美归来之后,关于他的调令却迟迟没有下来。李春涛有点纳闷了。就在这时,中央来沪考察干部的人事安排小组的一位副组长找李春涛谈话。又隔了一个多月,李春涛听到消息,要提拔他当上海市建委主任!他一下子懵了。他从来不是一个想要当官的人。他想来想去,认为凭自己的能力、经历、学识,很难担当如此重任。于是,他写信给当时的中共上海市委书记陈国栋和上海市长汪道涵,在信中说明了自己不能当此重任的理由。以上就是汪道涵市长约李春涛谈话前的背景情况。关于汪、李之间的谈话,其实时间很短。汪市长在听了李春涛的理由之后,只是问了两句话。汪市长问:“你是共产党员吗?”李春涛答:“是的。”汪市长接着问:“共产党员应该怎样?”李春涛答:“我懂的。”“好了,”汪市长说,“明天到外滩12号上海市政府底楼参加市长办公会议。”没有更多的话语,一切都在不言中。共产党员李春涛从这一天起走马上任,开始负责整个上海的城市建设管理工作。
改革改变了上海城市麵貌
现在的上海,把她称作世界一流的大都市,一点也不为过。一幢幢摩天高楼矗立在黄浦江两岸,黄浦江上一座座大桥横跨,黄浦江底一条条隧道穿行,十几条地铁线织成上海市民出行的快速网路,绝大多数上海市民已经告别“蜗居”,有了自己配套齐全的住房,饮用的自来水来自水源洁净的长江,厨房燃气将被清洁天然气替代……
但是,李春涛1983年担任市建委主任的时候,情况远远不是这样。那时,“文革”结束才7年,百废待兴,百业待举。李春涛说,他上任的时候就麵临五个难:居民住房难,人均4平方米以下的居民有几十万户;居民用煤气难、用自来水难、打电话难;另外还有居民出行坐公车难。那时的李春涛感到,上海市的这个建委主任太难当了。要钱没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李春涛没有气馁,没有退却。他坚信党和政府会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果不其然,随着全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上海的浦东对外开发开放,一个彻底改变上海城市麵貌落后、基础设施薄弱的建设高潮终于风起云涌。
自1986年起,上海市每年都推出事关民生国计的实事、重点工程。1989年2月,上海市政府同意组建由市政府直接领导的“上海市重大工程建设办公室”,李春涛被任命为主任。从此,在李春涛的直接规划、组织和指挥下,上海市每年都推出一批事关民生国计的实事、重点工程。据统计,单单1989、1990两年,被批準列入市重大工程专案建设的就有48项。李春涛认为,重点工程建设看得见、摸得着、影响大,上海人民寄予厚望。为此,他倾注了大量心血,誓为建设灿烂夺目的上海的明天努力奋斗。
如今,李春涛的这个理想已基本实现。无论是在1983年到1990年他担任市建委主任的时候,或者是1990年之后,他担任市建设党委书记的时候,上海的城市麵貌都在一天天、一年年发生日新月异和令人惊歎不已的变化。上海的大变样不仅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建设,还极大改善了上海人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品质。
李春涛在市建委的领导岗位上待了将近17年。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待在这个岗位上时间最长的第一人。回忆这段难忘的经历,他深深感到,改革是推动上海城市大变样的强大动力,因此,改革也是他身体力行的最主要工作。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他不遗余力地推进上海建筑业、房地产业、建材业、公用事业、城市建设投融资等行业企业的一係列改革,其中一些重大的改革走在全国的前列,例如——
彻底开放上海建筑市场,从此,几十万国内建筑大军开进上海和上海的建筑企业一争高下,各放异彩——
利用马克思关于级差地租的原理,尝试土地製度改革,进行“土地批租”,从此,彻底解决上海捧着金饭碗却讨饭吃的怪像,为上海城市建设积累大量资金;
大张旗鼓地进行住房製度改革,搞活上海房地产市场,其中重要的一条是住房商品化,把旧公房出售给上海居民,这项惠民工程至今传为美谈;
推进上海公交票製、机製、体製的一係列改革,颇有影响的是废除建国以来一直使用的公交月票,这在全国是第一家;
创造性推出城市建设投融资改革,先是成立上海城市建设基金会,后改为成立上海建设投资总公司,彻底改变原来市政府给多少钱,市建委办多少事的被动格局;
连续十年下放上海城市管理事权,形成二级政府、三级管理的新的行政管理体係。
1990年,李春涛担任市建设党委书记之后,在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党建工作方麵也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在加快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人才资源开发方麵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曾提出要在建设係统培养500个副处级以上干部的规划,如今已提前超额完成。他有句名言:要像抓重点工程一样抓思想政治工作,每年做一二件事,要做就要出成果。李春涛还很重视上海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软课题研究。他主持的“上海城市建设方针”课题曾获得市科协第四届服务谘询专案一等奖,1995年市政府决策谘询研究成果二等奖。此外,他还主持了“上海市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问题研究”和“上海建筑市场运行机製与管理”课题研究,以及主编了上海城市建设管理的多种书籍。
1999年,李春涛年满60岁,从上海市建设係统的领导岗位上欣然退下。但是,他的心仍然合着上海城市发展的节奏一起跳动。他担任了不少学会、协会的会长、理事长,竭尽所能,尽心尽力;他还担任过家乡人创办的上海潮汕联谊会的会长、名誉会长,为家乡人参加上海的各项建设事业献计献策。古人云:“老骥伏枥,誌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李春涛的晚年生活,也正是这样。
(来源:《百年潮人在上海》)
▼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