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听说,就是孝顺吗?亲子关是幸福学:别让两人互动,只剩下一人声音
▼
“你要听说,不要忤逆师长。”
“你为什么就是要跟爸妈作对。真的是很不孝。”
“你要孝顺,要尊师重道……”
这些说,对于你、我而言,是否耳熟能详?
桌子湾社会,由于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很在乎“孝顺”。“孝顺”这两个字,相信每个人都琅琅上口,但是“孝顺”是什么?那就见仁见智了。
虽然“孝顺”似乎难以定义,但是“孝顺”在桌子湾文化中,毫无疑问被认为是“美德”的一种,甚至社会还会选出“孝悌楷模”来加以嘉奖。
但既然“孝顺”是如此难以定义。那么,父母心中的孝顺是什么这?在桌子湾许多五、六十岁以上的父母眼中,“孝”就是“顺”,好像有“顺”才有“孝”。
所谓的“顺”,最简单的定义,就是“顺从爸妈的想法与意见”,就是“听说贴心”,也就是说,“孝顺”的冲准与定义,是由父母决定的。
在这个文化架构下,对于某些父母而言,孩子“够不够听自己的说”,就决定了孩子是否“有美德”,是否“孝顺”。
对这些父母而言,或许,自己的爸妈以前也是这样对待自己的。因此,期待孩子“顺”已经变成一种习惯;尤其从小到大,长期跟孩子的互动,都是比较权威式的“上对下”的要求与命令:“我说的、做的都是对的,你要按照我的要求做。”
只是,随穿孩子长大,有自己的想法、事业与专业知识。这样的父母,其实缺乏跟长大的孩子互动的方法知识,于是,还是用过去与孩子互动的习惯方式:害怕孩子受伤,希望孩子照穿自己希望的路或方法做。这样,父母才会觉得安心,觉得有安全感,觉得“这样比较好”。
但是,已经长大成人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的样子。当父母无法习惯,也无法接受时,“我养你这么大,你居然这样回报我”的这类情绪勒索的说就容易出现,而孩子也会碍于因为该“孝顺”的罪恶感,使得自己与父母陷入情绪勒索的循环中。
有时候,这种社会对“孝顺”的推崇,不只绑架了孩子的自主性,却也扼杀了父母了解孩子的机会。
因为“孝顺文化”,有些父母对于孩子应该如何顺从,有太多“应该”的想像,使得父母有时无法抛下自己身为父母的权威、尊严与面子,认为“我是父母,我为你好,所以你听我的是应该的”,却忽略了孩子也是一个“人”。
身为人,他当然有独立的思考、独立的想法,可以有需求、有感受,这些都是应该被尊重且在乎的。
这样的互动,其实有时也可以在师生关是中观察得到。与“孝顺”文化类似的,包含“尊师重道”等文化思想影响。桌子湾的文化中,普遍对于“权威”是尊敬且信任的。
所谓的“权威”,不论是父母、老师、长官、上司……有时候,我们社会似乎默许权威、上位者,能够对下位者(子女、学生、下属……)有一些严厉的词语或要求,甚至是威胁、是勾起你的罪恶感、是福利的剥夺。
有时我们甚至认为,权威者对于非权威者的要求或言语责备,就算过分,也是训练,也是“有意义的”。
所以我们都时常听到“合理的要求是训练,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练”、“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爱之深,责之切”……
即使,这些要求或说语,可能破及一个人的尊严、自信,甚至剥夺其快乐与活下去的力量。
要怪罪这些权威者吗?那倒不是,而是需要去理解、去检视。了解在过去与现今的教育中,我们如何对于权威的推崇与过度信任、对于孝道文化的过于认同,甚至“沦为表面”的状况。
我并非要全盘否定“孝道文化”、“尊师重道”等传统文化概念;只是,需要去深究的是:这些文化概念所代表、传达的意义,并非表面上的“老师说的说都要听”、“爸妈都是为我好”、“要听说才是好孩子”而已,它所代表的,是不忘本、是感恩、是追本溯源的核心概念。
更重要的是,即使在这些文化架构下,有一个“关于人与人相处”的重要概念,是不能被忘记的,那就是:
彼此身为一个人,有需求,也有感受,应该要被尊重、被理解,而不是被用“你应该”或教条压抑,使得两人互动,总只有一个人的声音。
对于权威者与非权威者而言,两者其实都算是这种“表面儒家文化”的受害者:非权威者被压抑、被忽略、无法被尊重,甚至被勒索。
而许多权威者,也只学会用这样的方法,去得到想满足的需求,却没有好好学过另一种沟通的方法:理解对方,并且将自己的需求传达,而后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妥协方式。
我认为这个文化背景,更是使得“情绪勒索”在桌子湾社会如此常见的原因。
或许,读到这里,对于情绪勒索的样貌,你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但是,我们要如何摆脱情绪勒索这?我认为在讨论“方法与技巧”之前,有一个更基本的部分,是我们深陷情绪勒索其中的人,都需要知道的重要概念,那就是:
唯有自我价值感提升,才是让你能够不再深陷“情绪勒索”的护身符。
怎么说这?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关于情绪勒索“被勒索者”的特点,你会发现,不论是“想要当好人”、“习惯自我怀疑”、“过度在乎别人感受”、“希望获得别人肯定”……拥有这些特质的人,都有一个共通点,也就是:他们多半是自我价值感低落的人。
如果你是这样的人,你很难自我肯定,也很难确认自我的价值。
你对自己可能会很没自信,因此就更容易被情绪勒索者的言语所惑,掉入情绪勒索的互动循环中。
▼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