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跨汕头湾新通道为什么建?要怎么建?

日前,市交通运输局发布《跨汕头通道工程征求意见公告》,就项目方案等容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建议。汕头橄榄台就此采访项目规划设计方面的有关专家,就项目建设意义、功能作用、设计方案特点等进行了详细解读。

△主桥4个方案主题概念与效果图。

跨汕头湾新通道项目

(暂定名)

据了解,跨汕头湾新通道项目(暂定名)位于海湾大桥以东4公里,起点在东海岸新城新津片区,路线自北向南跨越汕头湾,终点至濠江东湖片区,路线总长约8.2公里,其中跨海段约4公里。项目将加强华侨试验区与濠江东湖片区的直接联系,是广澳港区、保税区至华侨试验区、六合产业园区等沿海经济带集疏运系统的直接联系通道,将实现快速直连两大国家级发展平台和多个产业平台。

市交通运输部门表示,规划建设跨汕头湾新通道项目是结合汕头中心城区逐步向东拓展的实际,满足过海交通不断发展的需求所决定。作为广东滨海旅游公路规划预留的跨海通道,项目将建设成为一条沿海国道,使国道G228和沈海高速形成功能互补,差异化服务的复合廊道。

作用意义

作为本次项目的规划专家,省政协委员、省交通运输规划研究中心副总工金双泉表示,跨汕头湾新通道将作为东海岸片区与广澳片区直联通道,形成集聚带动、协同联动的沿海产业经济走廊带,对于完善汕头跨海通道体系,提升汕头跨海通道体系总体运输能力和完善广澳片区(港口型物流枢纽)集疏运系统有着重要意义。

新通道将作为国道G228的重要组成部份,填补我省路网结构在沿海腹地缺少骨架干线的空白,并承担南北两岸通勤等城市交通功能,也将作为广澳港区的主要集疏运通道。

目前规划的广东滨海旅游公路,将推动“交通+旅游”融合发展,助力打造广东沿海经济带,补齐东西两翼交通发展短板,满足国家(防)和交通战备、应急和抢险救灾需要。汕头段作为我省滨海旅游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承担经济、道路交通和旅游发展等复合功能,起着“文化纽带+线性公园+发展走廊”的作用。

桥隧方案对比

根据公告,工程跨海段有全桥和全隧两个方案。全桥方案采用与航道大交角的桥位方案,规划通航5万吨级海轮,主桥采用主跨720米钢箱梁斜拉桥,共有四个主体概念供选择。

全隧方案设计隧道全长6.13公里,北岸通过改造津湾公园设置地下互通立交与东海岸大道相接,南岸下穿东湖中心路后出露地面。

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孙向东表示,项目的设计方案践行创新绿色理念,新通道将集交通、景观和旅游功能为一体,力争打造成为人文相协、融桥为景的汕头新地标。

通过对全桥和全隧设计建设方案的分析比较,孙向东认为整体而言桥隧都是可行的方案,全桥方案规模小、经济性最好,技术成熟可靠,施工工期短,桥梁本身也可作为景观亮点打造;而全隧方案则造价高,后期运维难度大,限制货车通行;综合考虑他认为全桥方案较优。

目前,市交通运输部门正加快推进新通道项目各项前期工作,下来也将借鉴国内先进经验,邀请国内相关专家对项目建设进入深入调研指导,力争尽快启动项目建设。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

我猜您一定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