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亲自行动,启用秘密交通站,它功不可没!

樟林古港,这里是红头船的故乡。早在明清时期,它是潮汕、粤东和闽南地区出海的主要港口,历史上有粤东第一港之称,据说当时国的来信只要写有“中国樟林”即可送达。

随着远赴海外的华侨越来越多,侨批馆也越建越多。
图:福成批局
1931年,在泰国和汕头经营福成批局的许若明和许若德兄弟俩,取各自名字中的一个字,为刚刚兴建的家取名“明德家塾”,同时也作为福成批局在澄海的投递站点。最兴旺时,请了十二位可靠的批脚四处投送,直到1953年才结束经营。
生活在异乡的许氏家族成员没有忘记家乡的亲人。从上个世纪初开始,在泰国的许氏家族成员通过自家的福成批局,陆续寄回了大量侨批。
张美生,澄海地区著名的收藏家。据他介绍,目前有据可查的,最老的侨批来自1881年。而目前存世的侨批,几乎都来自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的华侨家庭。
1856年,英、法两国在美、俄支持下,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利益而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随着清政府在战争中的失败,汕头被迫开埠,潮汕地区迎来了历史上又一次海外移民高潮。
曾仰梅的父亲曾源、叔父曾全正是在这一年漂泊到泰国曼谷,靠做泥瓦匠谋生。
曾仰梅从小跟随父亲、叔父历尽艰辛,他立志图强,于1899年在曼谷三聘街开设了振盛兴批局。
振盛兴的侨批递送从不委托其他批局帮忙投递,为了做到自收、自送、自投,曾仰梅在汕头开办了与曼谷批局联号的振盛兴批局,特地找来老实可靠的亲族担任批脚,以求投送准确无误。
汕头侨批文物馆是中国第一家侨批文物馆,馆集中收藏了12万封潮汕侨批。其中年代最早的,是19世纪80年代马来西亚华侨叶和仁寄给家人的侨批。
1882年叶和仁致母亲钟氏书:
母亲大人膝下:
本月初接得阿坤兄带来书一封,捧读之下。诸事(概)悉。但读至亲病复发,儿不(禁)心动,自念不孝之罪重矣。及至调治略愈,方得稍宽。
叶和仁来自嘉应州的叶氏家族,早在1881年以前,他的父亲为了家庭生计,远涉重洋,前往马来西亚谋生。
而叶和仁长大后,也在父亲的引领下远赴异国,先后在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尼创业、打拼。

在外漂泊的日子里,他们始终不曾放下对故乡亲人的牵挂。
实际上,很多身处异国他乡的华侨,生活也是非常艰难的。
图:陈君瑞侨批
这是一封特殊的侨批,一个大大的“难”字格外醒目,是印尼华侨陈君瑞寄给母亲的侨批。
侨批文化研究学者 王炜中:
他就在信封上写了大大一个“难”字,就表达了自己在外面艰难的心情。但是他这个难并不是表达他颓废的心情,而是说他见难而上,不畏艰难的意思,他又如实告诉家人,我在外面是在艰苦奋斗,但是我不怕困难,我要迎难而进,让你们不要再受苦。
短短一百年间,侨批业得到迅猛发展。
据《潮州府志》统计,1946年潮汕地区的侨批局共计131家,在南洋各地的潮帮批局多达451家。
上世纪30年代,光汕头一地每年平均侨汇高达0.8亿元,是中国收受侨汇最多的侨乡。
那个时代的汕头华洋杂处、百业并存,旧思想交锋,各种势力对决,无形中也为中国革命星火燎原创造了条件。
1931年1月,在汕头海平路97号的洋房里,一家名叫华富的电料公司悄然开张。但实际上,这里却是直接受中共中央指挥的绝密地下交通站。
图:交通站旧址
原来,在党的四中全会后,为了加强在上海的党中央和各苏区的联系,中共中央决定建立交通局,打通苏区交通线,布置严密的全国交通网。
1931年,陈彭年、顾玉良等人到汕头建立华富电料公司作为备用交通站。形成从上海经香港、汕头、大埔、永定,再到江西中央苏区,长达3000公里的红色交通线。
就在华富电料公司成立仅三个月后,发生了一件事关中国共产党生死存亡的变故。
中央特科负责人之一的顾顺章在护送张国焘到武汉后,被敌人抓获并且叛变投敌,让党中央和相关人员处在极度危险当中。隐藏在敌人内部的我党情报人员钱壮飞冒死将消息送出。
为慎重起见,党中央决定立即停用原本运行的中法药房交通站,启用备选站——华富电料公司。此项行动由周恩来亲自部署实施。
1931年底,周恩来打扮成牧师的样子,由肖桂昌从上海护送至汕头,由交通站安排在金陵旅社住宿。
第二天,周恩来一行乘汕头开往潮州的火车,然后再坐小电轮到大埔城,转青溪交通站。后面的路程,则由手枪队特地将周恩来护送到中央苏区首府瑞金。
从1931年到1934年中央红军长征之前,汕头红色交通站陆续将李德、陈云、博古、刘少奇、杨尚昆、邓小平等两百多位党员干部送往苏区。与此同时,许多秘密情报、苏区紧缺的物资,甚至黄金、白银、钞票等活动费用,也是通过这里运送过去。
虽然存在只有短短四年,汕头交通站对中央苏区乃至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在中国隐蔽战线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华民族进入全面抗战阶段。
祖国的抗战形势也牵动着海外华侨的心,他们心心念念惦记着家乡亲人的安危。
图:泰国侨领蚁光炎
1939年4月,泰国侨领蚁光炎回国考察,顺道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汕头澄海南畔洲村看望姐姐和众位乡亲父老,谁料在家乡只住了3天,日军突然登陆汕头,汕头失陷了。
为避开日军搜捕,蚁光炎一行辗转至兴宁再转惠阳抵达香港。在香港期间,蚁光炎把一批抗日物资和一笔捐款,亲自交给八路军香港办事处负责人廖承志。
另外,他还特地就潮汕地区的侨批驳汇问题,一方面与香港金融界协商筹划,另一方面电请国民党政府广东省主席李汉魂,协助解决此事。
不料半年后,蚁光炎在泰国遭到日伪势力的暗杀,成为抗战中第一个为国捐躯的爱国侨领。
1941年,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封锁了海上通道。依托海路运营的东南亚至潮汕的侨批业务被迫中断,一向依赖海外侨批款项接济赡养的潮汕侨眷立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这时,潮汕地区的侨批业经营者们挺身而出,他们多方探寻,冒险从广西东兴镇办理了寄往广东揭阳魏启峰批局,转汕头玉合批局的侨汇。侨汇顺利送达,这条历史上著名的东兴汇路也正式开通了。
图:东兴汇路
经过侨批业者的共同努力,侨乡汇路得以接续,千万侨眷的生活有了基本的保障。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

我猜您一定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