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潮汕华侨建筑蕴含着的中西文化交融密码,你了解吗?

南洋的风,吹遍潮汕大地。
清末民国时期,一大批潮汕人过番谋生后,回乡修宗祠、建宅第,投资置业,兴办公益事业,大量的华侨建筑蔚然成风。在1929年至1937年,汕头提出利用侨资进行市政改造,建设又进入了另一个“黄金时期”。
中国乡土建筑悄悄发生了改变,更是出现了“舶来品”骑楼。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火花,被历史定格,为后人一探侨宅风采提供了丰富的宝藏。
乡间侨宅留下骑楼建筑印记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广东年鉴》中提到:“粤有华侨,喜建造大屋大厦,以夸耀乡里。潮汕此风也甚,惟房屋之规模,较之他地尤为宏伟。”沐浴过海风海浪,华侨回乡建房子之时,融入了西方的元素——骑楼就是其中一个生动的例子。
汕头市政协文史委特约研究员蔡海松是《小公园的前世今生系列丛书——看建筑艺术》的主创人员。

汕头小公园(蔡海松摄)

蔡海松告诉记者,1860年汕头开埠,骑楼作为式建筑模式,经由南洋,正式传入。小公园片区是汕头的发祥地,呈环形放射状分布。骑楼开门见市,前店后仓,汲取廊式建筑的处理手法,并采用外来的西洋材料,连缀成行成片,可以居住,也适合商用。这种底层架空、集商业性与居住性为一体的建筑,与南方多雨的天气,颇为契合。

汕头小公园(蔡海松摄)

据介绍,仿巴洛克式是汕头近代骑楼建筑的一个重要特点。骑楼立面大量采用阳台和铁栏杆或石材、抹灰镂空栏杆,形成骑楼立面的虚实对比。
而骑楼独特的岭南建筑风格,也在潮汕乡村侨宅留下印记。在澄海外埔中兴巷,有一栋87年楼龄的华侨别墅,当地人称“老高楼”。记者看到,主体建筑首层,立有一对爱奥尼立柱,留有檐廊,便是类似骑楼的“五脚砌”。

“老高楼”(蔡海松摄)

华侨民居出现中西结合建筑风格
潮人过番后,认识中西建筑长处,取长补短,文化交汇融合就顺理成章。在汕头的乡村,传统“四点金”也出现了一些独特的西方建筑风格。
“不少华侨宅第、民居往往前面主座为潮汕传统建筑,而后座则为双层西式洋楼。”汕头市政协文史委特约研究员、汕头市澄海区博物馆馆长蔡文胜认为,将传统建筑形式和西洋风格建筑组合为一体,是当时华侨宅第、民居中较普遍采用的形式。
在汕头,将中西建筑风格融合于一体,较为成功的例子,是被誉为“岭南第一侨宅”的陈慈黉故居。记者在现场看到,陈慈黉故居建筑布局上采用潮汕传统的“驷马拖车”格局。而在宅院外面,一围二层洋式楼房,代替围墙的作用。由于吸收西洋的阳台、骑楼等建筑形式,让该建筑成为一相对独立的结构。

陈慈黉故居(蔡海松摄)

陈慈黉故居(蔡海松摄)

其实“老高楼”也有中西文化交融的痕迹。潮汕历史文化爱好者杨万洲告诉记者,天井前面为照壁,照壁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为花窗隔墙,以几何图形花窗叠造,由于建筑向东,当太阳升起之时,光折射在一排玻璃窗上颇具美感,充满了西方风情。

陈慈黉故居(蔡海松摄)

据林氏后人林栩先生介绍,照壁下半部分为水刷石,用西洋红毛灰材料、水刷石工艺,采用的是潮汕传统灰塑技艺。正中以“渔樵耕读,携琴访友”为主题,或许也是寄托了华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与情。

来源:南方+

【编者声明】

本公众号部分素材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编者收集整理,旨在与大家分享学习。如您认为某些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核实后将采取相应措施。

-The End-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这些潮汕华侨建筑蕴含着的中西文化交融密码,你了解吗?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

我猜您一定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