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潮汕人三次出任泰国总理,并受邀参加天安门阅兵!
▼
潮汕先民因历史原因乘红头船出海外谋生,他们海上航行的艰辛,临危不惧,顶风而上,正是有这种勇气、这种以冒险拼搏、同舟共济、诚实守信的红头船精神,在严峻的考验面前,艰辛奋斗,才能站稳脚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这就是自强不息的写照。
在这一批旅外侨领、企业家和知名人士中,有一位祖籍来自澄海上华镇下陈村的泰国前总理比里帕侬荣的故事。
▲比里帕侬荣
比里帕侬荣(1900~1983),又称銮巴立,中文名陈家乐,他的父亲是广东澄海上华镇下陈村人, 母亲是暹罗人。▲下陈村原名夏塘乡,是澄海着名的侨村与革命老区村比里帕侬荣1900年出生于泰国古都阿瑜陀耶城,他是泰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和社会活动家,曾三次出任泰国总理,是继銮披汶颂堪之后泰国的第二位潮籍总理。比里帕侬荣1917年考入泰国司法部创办的法律学校。毕业后,取得法学学士学位。1920年由司法部选派到法国公费留学,获得巴黎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在法国留学期间,比里帕侬荣接受了西方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影响。1927年2月,他与6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巴黎创建了暹罗人民党(又称民党),这个组织日后逐渐扩大,成为泰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运动的领导核心。1932年6月24日,以民党成员披耶帕凤为首的少壮派军人发动政变,推翻了泰国的君主专制政体,实行君主立宪制,成立议会,颁布宪法(泰国1932年政变)。比里帕侬荣是九人宪法起草委员会的成员,并出任玛奴拍功内阁的不管部部长。由于他提出的将土地、资本收归国有的经济计划草案未能在内阁会议通过,辞去部长职务。1933年6月20日,披耶帕凤领导少壮派军人再次发动政变,担任新政府的总理,邀请比里帕侬荣出任内务部长。
▲ 比里帕侬荣澄海上华下陈村的旧居
比里帕侬荣在担任政府公职期间,曾做了许多有益于国家和民众的工作。如在一些府修筑公路,沿湄南河建立几座海员医院,帮助农民修建堤坝等。他一度出任外交部长,负责对外谈判,取消过去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在文化教育方面,1943年建议创办法政大学,并亲自任该校校长达18年之久。
1942年1月,泰国对同盟国宣战。比里帕侬荣在国内组织抵抗日本运动,后来与国外的「自由泰人运动」联合。
日本投降后, 比里帕侬荣曾三次出任泰国总理(1946年3月24日~6月3日,1946年6月8~9日,1946年6月10~ 20日)。任职期间,力图实行较为民主的统治,但未能实现。
1947年11月,銮披汶军人集团发动政变,比里帕侬荣经新加坡到中国政治避难。1949年2月26日,他回国领导的政变失败后,离开泰国再度来到中国,侨居21年,1970年移居巴黎。1983年5月2日在巴黎逝世,终年83岁。
比里帕侬荣被泰国人民誉为泰国民主制度之父,曾多次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
▲1965年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接见比里帕侬荣
▲1964年周恩来总理和比里帕侬荣在北京会晤比里帕侬荣总理在任期间,情繫祖国,在外交方面排除美帝国主义列强干扰,在物质上和财力支持国家建设,有毛主席及周总理亲笔的高度评价。
(来源:海100、弈子文化传播中心|陈梓彬、360百科、潮商)
-end-
▼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