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潮汕人被誉为中国数字通信的开拓人,是他让高清数字电视、计算机汉字输入成为日常!

他力破难关,为中国人争气,率先创造性地让计算机“读懂”6000多汉字,因为坚持一个信念:“汉字信息处理问题不能依赖国人,一定要由中国人自己来解决。”
他是中国电子技术,尤其是数字通信的开拓者之一,研究成功的我国第一部八路脉码调制电话终端设备,得到刘少奇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赞扬;
他研制成功的数传机,被用于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数据传输。1988年10月,他荣获“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奖章。

他就是潮籍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佑寿,他长期从事数字通信和数据传输、数字信号处理和模式识别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为我国通信与信息化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吴佑寿

热血青年,少怀报国之志 
吴佑寿祖籍广东省潮州枫溪乡,1925年出生于泰国曼谷一个华侨家庭。他的父亲吴炽堂早年侨居泰国经商,但对子女的民族教育很重视。吴佑寿10岁时曾随家人回到家乡,在潮州枫溪崇礼学校读了高小一、二年级。

学生时期的吴佑寿

“父亲之所以将我们带回祖国,为的是在中国居住后再去泰国,就意味我们是中国的移民,不入泰国籍,而是拿居留证。”但不久后,所有华文中学相继被封闭,14岁的吴佑寿带着弟弟佑福离开泰国到香港继续学业。16岁时,港九沦陷,他又带着弟弟回到广东。
从少年起,吴佑寿就饱受艰难求学、奔波压迫之苦,面对国家遭受侵略更是愤慨痛心,那样的环境给他的教育是“落后就要挨打”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民族、国家,深深根植于少年吴佑寿的心中。
1948年,吴佑寿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专攻电信学科。自此,他将所有的智慧和才华,献给了祖国的电子科研事业。
弄潮先锋,勇攀科研绝顶
上世纪50年代,“数字化”通信技术还是一个生的领域,国际上的研制工作也刚刚开始,年轻气盛的吴佑寿以迎难而上的豪迈勇气和蓬勃朝气,凭借为科研奉献的觉悟与过硬的素质,在清华带领科研团队一路披荆斩棘,攻克下一个个难关,实现了中国数字通信进程中一次次创新。

1958年初,清华无线电工程系开始脉码调制系统研究,当时,基于国防“保密通信”的需要,吴佑寿从语音编码入手,经过一年的努力,于1958年底研制成功“14路话音编码终端”样机,这是中国第一部话音数字化终端,在同年全国高等学校科研成果展览会上,得到刘少奇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赞扬。

前排左一为吴佑寿院士

60年代,吴佑寿又领导研制出SCA型数传设备用于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监测系统;1978,吴佑寿研制的32/120路全固态微波数字电话接力系统,用于卫星通信等系统,获原电子部工业成果奖一等奖;80年代初研制成功1000万次/秒图象计算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88年10月吴佑寿获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颁发的“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奖章。2007年获何梁何利科技奖金。

吴佑寿在翻阅资料

打赢汉字识别“生死时速”
让计算机汉字输入成为日常
今天,当无数中国人敲打着键盘输入汉字时,也许并未想到正“享用”着中国科学家吴佑寿经历一场“生死时速”般科研竞争赢得的丰硕成果。
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汉字遇到了有史以来最激烈的一次存废争论,原因是计算机汉字识别的巨大难题。

过去,没有汉字打字机,靠的是一架大如书桌、笨重的铅字机器输入汉字。当时,美国IBM和日本的公司已经研究成功近2000个汉字的识别。

“方块汉字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的文字,汉字信息处理问题不能依赖外国人,一定要由中国人自己来解决,我们对汉字了解最多,更掌握它的特点,有责任也有能力挑起解决这个问题的重担!” 于是,20世纪80年代,吴佑寿领军挑战计算机汉字识别难关。

当年参加研究工作的,只有两个教师和三个博士生,实验用的是一台存只有64K的0520小型计算机。在深入研究汉字结构规律和人认字的过程之后,吴佑寿毅然摒弃前人把汉字当作一个随机点阵图形的概念,根据汉字丰富的、有规律的结构信息,仿照人们“由外及里、从粗到细”的认字规律,提出了一种基于汉字结构特征的汉字识别法。
1986年,吴佑寿完成“国标”6763个单体汉字的计算机识别,1989年完成“国标”3755个多体汉字的识别,创造性地解决了印刷体汉字计算机识别问题。他研制的“THOCR 94高性能汉英混排印刷文本识别系统”,解决了印刷汉字自动输入计算机的问题,被评为1994年我国十大电子科技成果之一,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项成果已在国内外推广应用,使我国的印刷体汉字识别的研究跃居国际先进行列,也让今天计算机汉字输入成为日常。
领导并参加数字电视地面传输系统研究
自1996年中国地面数字电视启动以来,业界一直在呼唤着地面数字电视传输的“中国标准”,因为高昂的专利费严重限制了中国数字电视产业。

吴佑寿从1999年开始组织我国和海归学者研究地面数字电视传输系统,2006年吴佑寿倡导并参与研制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传输系统DMB-T”在全国五大方案中脱颖而出,并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在DMB-T的基础上制定了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DTMB并批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

至2013年,国标已在内地335个城市和香港澳门进行推广,更在成为继美、欧、日之后的第四大数字电视国际标准后在东南亚、非洲等地开始商用。“中国标准”让中国地面数字电视的发展拥有了广阔的前景,信息产业和相关制造业也迎来又一次“无线”生机。

老骥伏枥,以身作则献余晖

在“国标”研制成功之前,吴佑寿早已过了退休年龄,但他一直奉守“身先士卒”和“一竿子到底”的教育和科研精神。他认为,博士生导师和学术带头人要亲临科研第一线,以身作则;做研究工作不能“浅尝辄止”,让研究成果“束之高阁”,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努力使之付诸应用,否则将会一事无成。

正是他这种严谨的治学风范,培养了一批掌握数字化技术的年轻人。吴佑寿在1985-1989年间出任清华大学研究生院院长,他培育英才,桃李满天下。他始终坚持一个理念:一个国家,尤其是我们这样的大国,必须做到“四个独立”,即政治独立,经济独立,科技独立和人才培养独立,才能跻身于世界之林。“我对于学生的要求,首先是要学会做人,否则学得再多、再好,对国家社会无所裨益,对人民无所贡献,那也没有任何用处。一个人活着要有志气,有一个远大的目标,有爱国心和事业心。”1987年,吴佑寿所负责的“通信与电子系统”学科被评为全国重点博士点。

祝福家乡再创辉煌  

吴佑寿曾数次返回潮汕家乡,1990年他率领国家教委考察团到汕头大学,为汕头大学如何加快发展建言献策;1996年再次前往汕头大学,参加全国人工神经网络学术会议;2003年曾专程回乡探望亲人。他对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感受深刻:“发展得很快,城市面貌发生很大的变化。”  

吴老十分关心家乡的信息技术发展状况,谈话时兴致勃勃问起汕头的电子政务建设和市民的网络普及使用程度,并表示要上网好好地看一看汕头市的政府网站。他热诚地建议:“汕头要大力发展工业,重视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当今是信息时代,信息产业大有发展余地,汕头可加强信息方面的发展。”“潮汕人勤劳刻苦,过去一个人没有几分地,精耕细作,十分不易。我们有很多特色和优势,尤其是这些年取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吴佑寿深情地说:“我对家乡祝福的是:继往开来,再创更大的辉煌!

2015年1月14日,吴佑寿因病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90岁。

吴佑寿见证了中国“数字化”肇始、迈进、奋起直追的历史,从摸着石头过河,到“中国成果”、“中国标准”,可以说,他将毕生都奉献于我国通信与信息化建设事业。吴老曾说:“虽是满头白发,心情还似当年,更逢中兴盛世,老牛仍当向前”,这是他对科研事业孜孜以求的态度,更是他在科研道路上不畏艰难、不断求索的写照。

来源:人民网、大华网、首都科创

【编者声明】

本公众号部分素材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编者收集整理,旨在与大家分享学习。如您认为某些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核实后将采取相应措施。

-The End-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这个潮汕人被誉为中国数字通信的开拓人,是他让高清数字电视、计算机汉字输入成为日常!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

我猜您一定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