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潮汕人被誉为中国数字通信的开拓人,是他让高清数字电视、计算机汉字输入成为日常!
▼
他就是潮籍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佑寿,他长期从事数字通信和数据传输、数字信号处理和模式识别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为我国通信与信息化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学生时期的吴佑寿
1958年初,清华无线电工程系开始脉码调制系统研究,当时,基于国防“保密通信”的需要,吴佑寿从语音编码入手,经过一年的努力,于1958年底研制成功“14路话音编码终端”样机,这是中国第一部话音数字化终端,在同年全国高等学校科研成果展览会上,得到刘少奇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赞扬。
前排左一为吴佑寿院士
60年代,吴佑寿又领导研制出SCA型数传设备用于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监测系统;1978,吴佑寿研制的32/120路全固态微波数字电话接力系统,用于卫星通信等系统,获原电子部工业成果奖一等奖;80年代初研制成功1000万次/秒图象计算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88年10月吴佑寿获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颁发的“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奖章。2007年获何梁何利科技奖金。
吴佑寿在翻阅资料
过去,没有汉字打字机,靠的是一架大如书桌、笨重的铅字机器输入汉字。当时,美国IBM和日本的公司已经研究成功近2000个汉字的识别。
“方块汉字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的文字,汉字信息处理问题不能依赖外国人,一定要由中国人自己来解决,我们对汉字了解最多,更掌握它的特点,有责任也有能力挑起解决这个问题的重担!” 于是,20世纪80年代,吴佑寿领军挑战计算机汉字识别难关。
吴佑寿从1999年开始组织我国和海归学者研究地面数字电视传输系统,2006年吴佑寿倡导并参与研制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传输系统DMB-T”在全国五大方案中脱颖而出,并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在DMB-T的基础上制定了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DTMB并批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
至2013年,国标已在内地335个城市和香港澳门进行推广,更在成为继美、欧、日之后的第四大数字电视国际标准后在东南亚、非洲等地开始商用。“中国标准”让中国地面数字电视的发展拥有了广阔的前景,信息产业和相关制造业也迎来又一次“无线”生机。
老骥伏枥,以身作则献余晖
正是他这种严谨的治学风范,培养了一批掌握数字化技术的年轻人。吴佑寿在1985-1989年间出任清华大学研究生院院长,他培育英才,桃李满天下。他始终坚持一个理念:一个国家,尤其是我们这样的大国,必须做到“四个独立”,即政治独立,经济独立,科技独立和人才培养独立,才能跻身于世界之林。“我对于学生的要求,首先是要学会做人,否则学得再多、再好,对国家社会无所裨益,对人民无所贡献,那也没有任何用处。一个人活着要有志气,有一个远大的目标,有爱国心和事业心。”1987年,吴佑寿所负责的“通信与电子系统”学科被评为全国重点博士点。
吴佑寿曾数次返回潮汕家乡,1990年他率领国家教委考察团到汕头大学,为汕头大学如何加快发展建言献策;1996年再次前往汕头大学,参加全国人工神经网络学术会议;2003年曾专程回乡探望亲人。他对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感受深刻:“发展得很快,城市面貌发生很大的变化。”
吴老十分关心家乡的信息技术发展状况,谈话时兴致勃勃问起汕头的电子政务建设和市民的网络普及使用程度,并表示要上网好好地看一看汕头市的政府网站。他热诚地建议:“汕头要大力发展工业,重视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当今是信息时代,信息产业大有发展余地,汕头可加强信息方面的发展。”“潮汕人勤劳刻苦,过去一个人没有几分地,精耕细作,十分不易。我们有很多特色和优势,尤其是这些年取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吴佑寿深情地说:“我对家乡祝福的是:继往开来,再创更大的辉煌!”
吴佑寿见证了中国“数字化”肇始、迈进、奋起直追的历史,从摸着石头过河,到“中国成果”、“中国标准”,可以说,他将毕生都奉献于我国通信与信息化建设事业。吴老曾说:“虽是满头白发,心情还似当年,更逢中兴盛世,老牛仍当向前”,这是他对科研事业孜孜以求的态度,更是他在科研道路上不畏艰难、不断求索的写照。
来源:人民网、大华网、首都科创
【编者声明】
本公众号部分素材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编者收集整理,旨在与大家分享学习。如您认为某些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核实后将采取相应措施。
-The End-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这个潮汕人被誉为中国数字通信的开拓人,是他让高清数字电视、计算机汉字输入成为日常!
▼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