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潮汕最美茶空间对话:砚峰书院山长李闻海
▼
砚峰山人其人:海滨邹鲁,砚峰山上,有李氏名闻海者,号砚峰山人,常隐砚峰山居,养澹泊之志。商界以名行,学海以号立,山人外儒内道,处世唯真求正。见大人而不萎,临庶民而不骄。山人游学中西,潜修今古,跨政商学艺诸界。苦心营建砚峰书院,力求其成中华文化荟萃之地。山人尤擅尺八箫,音播海内外。其发起创立之潮商学,集学者与潮人之众力,蔚成大观。山人曰:唯德力至上,无此则无以立。
《名》:山长,您创建的砚峰书院已入选“中国名书院”,被评为国家4A景区,也是潮汕一处文化地标,涉及传统建筑,书法碑林,文物典藏,园林雕塑等等,其中也有您释心打造的茶空间——山海堂茶鉴,我想您对茶文化一定有自已独到的理解,这里您能否跟大家分享一下?
谢谢你对砚峰书院这么了解!你所提到书法碑林与茶文化,被称中国极端之美,也是中国最具特征的文化符号。书院依山而筑的中国历代书法碑林,与隐于砚峰湖畔的山海堂茶鉴,正是为了传达这两种东方文明殊有的美学内涵。书院的书法碑林,上起商周,下迄当代的历代刻石和名家法书,共三百三十余件,上下三千年尽收眼底,是当前中国最全碑林,曾与西安碑林作南北对话。山海堂茶鉴则承名城古风、唐宋遗韵,每年元月元日于此举行新年茶序,时选号级名茶与当春奇枞,一作岁月回忆与新年展望,一作新茗品鉴,如700年凤凰宋种、百年同庆号、清末宋聘。
说对于茶文化有独到理解还真的谈不上,但借此机会与大家分享心得,权当抛砖引玉。记得去年在砚峰书院举行茶文化交流会演讲中我说:“喝茶无非拿起放下”,引发与会专家学者强烈共鸣。茶即人生,茶,其味本苦,却多数人为之癫狂,人生本苦,又何尝不是乐在其中、孜孜以求。其实万物同理,那些会令人上瘾的东西,如咖啡、烈酒,最初的体验都是难以接受的。再如山海堂茶鉴不时举办的“山人茶约”邀请函中,有这样一段话:“你来也好,不来也好,只要不忘了这一份约定就好;有雨也好,无雨也好,只要能够有一次相聚就好。我们品的是茶,参悟的,却是自己的人生。”
《名》:山长,您怎么理解茶与潮汕文化的关系?为什么潮汕茶文化会成为潮汕人人文精神的重要部分?
山长李闻海:
说起茶与潮汕文化的关系,我想可能还得从潮汕人从哪里来说起——我在发起“潮商学”研究后特别关注和研究这个事情。目前从很多历史资料里可以找到大量从中原迁至闽南再到潮汕沿海平原各地的人口迁徙记载,当中以各个“宗祠”族谱尤为明显。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很明显地,由中原带来的各种文化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在潮汕这里被很好地传承和发展起来,其中包括饮食文化、茶文化等。早在汕头尚未开埠之前,潮汕与外海贸易港口主要通过樟林港。在当时输出东南亚的货物中,也很显然地留下了来自内陆各种茶叶的记录,“茶马古道”其实早在古代就由潮汕的港口延伸到东南亚各国了……
作为一个居处“省尾国角”的族群,由于人多地少而不得不“种田如绣花”的潮汕人无论做什么事都非常讲求精致,当然也包括每日离不开的工夫茶:一副小小的茶盘家伙,三个摆成品字形的茶杯,没有太多花哨的冲泡手法,却有着真诚待客、友善与人的真性情,茶好茶差不要紧,重要的是一声“有闲来食茶”的招呼;而喝茶的规矩,则更是充分体现潮汕人的尊老敬贤、先长后幼、平等看待的优良传统和人生哲学!也许正因为如此,时长日久,潮汕的茶文化也就成为潮汕人文精神的重要部分。
《名》:您理想中的茶空间是怎样的?您对这次《名楼雅居》策办的“寻找潮汕最美茶空间”有什么点评和期待吗?
我觉得茶空间的重中之重,一是注入文化内涵,二是依景而筑、依心而造,三是安静内敛。
我觉得这次《名楼雅居》策办“寻找潮汕最美茶空间”非常有意义,多发掘本土特色文化元素,建造美好的精神家园,是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在今天这个经济发展已上轨道的时代,适度、适时地拥有一种慢节奏的生活,无疑是难能可贵也是十分必要的。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也写下不少寄情山水、煮茶论道的经典诗文,只是限于当时的环境无法让更多人共享。如今,《名楼雅居》可以借助现代传媒的高效传播实现分享互动,生动真实地把散布潮汕各地的最美茶空间分享给更多的人,让大家领略潮人族群长期积淀而来的茶文化,这本身就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期待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的人懂得去拥有一份享受宁静、舒适的心情,让人生和生活更美好!
身为具有潮汕文化特色建筑物砚峰书院的创始人李闻海先生,不仅致力于在建筑上传达东方文明殊有的美学内涵,更对潮汕茶文化有着深厚独特的理解。李闻海先生认为《名楼雅居》举办的这次活动非常有意义,它反映出潮汕人对自身茶文化的自信与重视,而借助现代网络媒体的高效传播能让更多人一起参与分享互动,对于弘扬潮汕茶文化具有极大的帮助。
▼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