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古 | 樟林港埠比汕头港埠早繁荣200年

 

解读澄海樟林古港

樟林,广东汕头市澄海区东里镇的一个小村,上世纪初,赫然标入了英国出版的世界地图。

作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三个重要起源地之一,这个方圆2平方公里的古港,曾经是不少先侨乘坐红头船飘洋过番的起航地。

樟林港埠的兴旺始于康熙七年(1668年),海疆复展。樟林古港过去是粤东对贸易的主要港口,号称粤东第一大港,是“通洋总汇之地”、 “河海交会之墟”。

全盛时期,商贾云集货栈成行,往南洋诸国的华侨先辈60%以上都是从这里出发,也是潮人祖先飘洋过海出国谋生必经此地。

樟林古港碑记

| 建筑档案

坐落地点:澄海区樟林古港(G324西130米)

历史时刻:1984年列为澄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列入广东省南粤古驿道示范段

              2014年评定为广东省古村落(樟林村)

              2019年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樟林村)

              2019年入选“汕头八景”(古港红船)

              2019年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省旅游风情小镇

文化古迹:秦牧故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锡庆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山海雄镇庙(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塘(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林园(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樟林天后宫(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新兴街(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盛里、林氏义祖祠、达祖家庙

              风伯庙、行忠公祠、水仙古寺

              垂庆里、东和国王庙、“天褒节孝”坊

              蚁光炎故居、蚁美厚故居

              起凤陈公祠、“哲谋广居”书斋

              王厝及其后包、鼎脐山遗址、井仔泉

1

古港红船

位于汕头澄海区东里镇的樟林古港旧址,是历史上红头船的启航圣地。

在清代中叶,汕头开埠之前,这里被誉为”潮郡噤喉”,是粤东地区对外贸易的“通洋总汇”。

△ 樟林老地图

樟林港的繁荣,与其地理位置关系密切。因处于江海交汇处,上行可与韩江中上游密如蛛网的淡水河道相连,直达平原腹地,下则外通汪洋大海。

所以开禁通商后,各地商船纷至沓来,常年在港口穿梭聚集,蔚为壮观。

每年夏季,商船或北上苏州天津,贩回棉布、色布、干果、药材,或南下暹罗、印尼、马来西亚等南洋诸国,运回大米、木材等。

△ 明代封舟出洋顺风针路图   摘自《汕头古村落丛书 樟林村》

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廷完成统一版图后,开始逐步放开海禁政策。禁海令既除,樟林港借此复苏。

到康熙末年,朝廷进一步允许并鼓励东南沿海与暹罗(泰国)进行大米贸易,樟林港很快从一海边渔港变身为一大贸易商港。

△ 明末清初参与中日海上贸易的广东商船  摘自《潮汕史简编》

△ 暹罗潮侨之商船  摘自《汕头大博览》

后来潮籍先民一批又一批乘坐红头船漂洋过海,在世界各地打拼谋生。

据泰国大学研究,明清时期,无论闽粤还是江西一带出国的人,多半是从樟林古港出去的。

△ 潮州人在暹罗北大年港  摘自《汕头大博览》

△ 潮州人来到马尼拉 摘自《汕头大博览》

雍正元年(1723年),为了便于管理,朝廷规定广东洋船船头和大桅上截要用红油漆饰,因此,俗称广东洋船为红头船。

这个阶段,在澄海县注册的双桅远洋商船数量,至少有三位数。仅樟林港一处商人,就拥有几十艘海上贸易船。

“红头船商帮”也因此兴起。据嘉庆《澄海县志》记载,每年广东“通省税额征银四万三千七百五十两有奇,澄海以弹丸黑子之地,几操全粤五分之一,洵濒海一大都会也。”

△ 70年代在澄海出土红头船的场景   摘自《汕头古村落丛书 樟林村》

△ 70年代在澄海出土红头船的场景   摘自《汕头古村落丛书 樟林村》

历史发展,时代变迁。

“红头船”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历史的“红头船” 是苦涩的回味,也是美好的向往;

“红头船”精神,是海内外潮人团结的纽带,是“团结、拼搏、拓展、创新 ”的时代精神。

2

文化遗存

如今的樟林古港和新兴街,其文化历史价值正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它们以其独特的文化影响力,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潮籍侨胞及国外专家学者前来观光考察。

△ 新兴街

新兴街建于1802年(嘉庆七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是樟林古港继“六社八街”又增建三街之后,最终建设且保存至今的仅有一街。

△ “新兴街”匾额

△ 街道

全街长达200米,由54间两层楼的货栈组成。

每间货栈宽5米,长10米,最长的21米。

△ 新兴街

△ 新兴街

栈房巨楹厚板,精灰厚墙,质量特优,可囤积大批货物。

栈房前门向着街道,后门连接内港,临内港处,设石门、水闸各一个和小码头一处,便于制水和起卸货物。

△ 栈房之一

房匾额之一

当停泊在外港红头船上的货物要运进内港时,改用小船载入,直达小码头,然后搬进栈房,省时省力,通畅无阻。

此种建筑,坚固耐久,实用科学,是潮人聪明智慧的结晶。

旧河道两侧街巷内,还有西式尖顶建筑矗立,门柱修长精致,门楣之上还有着西番菊式的雕花。

△ 栈房匾额之一

△ 新兴街 -“林园”私家庭园

3

古驿道活化

随着岁月流逝,樟林古港的许多建筑物已经消失,但是新兴街就依然保存完整,独具特色的清代建筑群古韵犹存。

1998年底,国之耆宿饶宗颐先生考察了樟林古港。他对新兴街尤为感兴趣,曾说:

“新兴街是了不起的见言物,假如这条街放在欧洲,老早就被他们开发成一个什么人都来看的景点。

走进去都是古代的栈房,栈房以前临海,风景很好。

更重要的是它在潮汕历史上的地位,我们要研究潮汕人向外发展,这条街就很有历史价值。

这条街是文化的一个象征,是很宝贵的文化财产,对开拓旅游业也有帮助。”

△ 改造前

△ 改造后

作为樟林古港最繁荣时期的一个历史缩影,新兴街记录了18世纪初叶樟林古港的经济、政治、人文和民俗风情等情况,应证了古港的历史地位:是潮人对外拓展、对内繁荣经济的忠实历史见证。

目前樟林古港以古港河为中心,周边分布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登记不可移动文物及较有价值的历史建筑18处,具有鲜明的“海丝文化”“潮侨文化”特色,是汕头市“海丝申遗”点之一。

△ 樟林古港碑记与红头船

△ 樟林古港上红头船

△ 位于澄海外砂桥旁的红头船公园

△ 樟林古港文化陈列展馆

2016年,樟林古港-新兴街古驿道被列入广东省南粤古驿道示范段,其本体为新兴街,沿线驿铺(驿站、驿亭)有永定楼、安平栈,沿线古码头为樟林古港。

近现代重要史迹等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现有文物保护单位4处,登记不可移动文物及较有价值的历史建筑18处。

同年,新兴街古驿道入选“广东十大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地理坐标”。

△ 南粤古驿道出海口、世界记忆名录侨批纪念地

△ 樟林古港 – 古港河沿岸

澄海区积极推进樟林古港保护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强化保护挖掘,修复古港古码头,以创文强管为契机,大力优化提升古港及周边村居环境,努力打造南粤古驿道示范工程。

2017年、2018年连续两届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在此举行。

△ 樟林古港导览图

2017年,广东省重点打造包括樟林古港驿道等八处古驿道示范地区。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各省直部门整合串联古驿道沿线历史文化资源,在提升广东历史文化遗产在“一带一路”的影响力、展示岭南地域文化特色、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实现“精准扶贫”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南盛里

△ 永定楼

其中,樟林古港驿道以古港河“一河”为主脉络,串联起两岸的景观结构。建设滨水内环与车行外环的“两环”,包含新兴街在内的“五街”、“七巷”。

此外,还将建设樟林古港广场、水文广场、新兴街广场、戏台广场等四个广场,以及民俗庭院、名人庭院、古码头庭院、宗祠庭院等四个庭院多个节点。

△ 文化景观

△ 秦牧故居

新兴街古栈道立面将会按修旧如旧的要求进行修复,二个古码头、永定楼、林园、税口等古栈房关键节点将会得到保育活化。

该保育活化项目于2017年获评广东省宜居环境范例奖。

在入选南粤古驿道示范段之前,早在2014年,樟林古港所在的东里镇樟林村就已被评定为广东省古村落。

随后,2019年樟林村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西塘、锡庆堂、樟林古港等3处被评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樟林古港入选“汕头新八景”,樟林古港片区观一村、新兴街村获评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樟林古港保育活化工作成效硕果累累,似乎太多的称谓也涵括不完这座古港。

 

△ 剪纸作品《红头船》 陈小燕

 

地址 _ 汕头市澄海区东里镇

监制 | PRODUCER

陈庆华

总策编 | CREATOR

郑仲标

文稿 | WRITER

李嫚玉

摄影 | PHOTOGRAPHY

翁志雄  陈钊全

资料 | MATERIAL

澄海区委宣传部

图片 | PICTURE

见标注

书法 | CALLIGRAPHY

吴著明

编辑 | EDITOR

马己芬

刊载于《汕头侨商》NO.2

本文对作者原文有删减及综合整理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

我猜您一定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