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潮剧在新加坡火了!这个潮汕青年的潮剧梦怎样在国外生根发芽
▼
武侠潮剧在新加坡火了!这个潮汕青年的潮剧梦怎样在国外生根发芽
小心翼翼地,黄剑丰从褪色泛黄的书页,拿出珍藏的《情断昆吾剑》的戏票。“新加坡”“广州”“汕头”,票据上的地点,记录着潮剧“走出去”,又“走回来”的路。
其实这条路,走了整整十年。2008年,黄剑丰根据香港作家梁羽生的小说《还剑奇情录》,改编创作了潮剧剧本《情断昆吾剑》,2018年,在新加坡演火了。
▲黄剑丰
30多岁的黄剑丰是普宁人,定居广州,从事文化创作多年。今年,他第二次与新加坡合作,以潮汕地区历史上唯一的文科状元林大钦为主角,创作新潮剧剧本。
“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汕人,潮汕文化也应该被定位为具有国际性的地方文化。”黄剑丰十年的潮剧梦,终于在新加坡,找到了土壤,落地生根。
武侠潮剧在新加坡火了
9月中旬,广州凉风渐起。
在白云山脚,黄剑丰的家中,《情断昆吾剑》的片段在电视中播放。凄美悠扬的曲调,唱腔传统,潮州话发音圆正,很难想象这是由新加坡的潮剧团表演的。
在新加坡南华潮剧社55周年庆之际,他们花了将近150万元人民币,排演黄剑丰创作的《情断昆吾剑》这出戏。2018年在新加坡上演,而且火了。
▲潮剧《情断昆吾剑》新加坡南华潮剧社演出
如果仔细欣赏,就会发现,这出传统戏剧融入了许多现代话剧元素——能走动、可骑乘的傀儡马,LED动画背景,演员从舞台上跳到台下……戏中诸多大胆的创新颠覆了观众对传统潮剧“一条板凳演到底”的认识。
在黄剑丰看来,这出剧也传承了潮剧唱腔等灵魂性的部分,属于真正象征性的“新中交流文化”,带有南洋色彩,可谓 “墙内开花墙外香”。
其实潮剧“走出去”,也“走了回来”。2019年10月28日,新加坡南华潮剧社携该剧参加汕头潮剧艺术周的演出。2019年11月1-2日,该剧在广州南方剧院上演。这是新加坡建国以来首次有潮剧团到广州演出。
潮剧《林大钦》正在创作中
距离广州3000公里左右,新加坡也开始进入秋季。
有500多年历史的潮剧,在新加坡落地生根已有180多年。“潮剧在新加坡的生存也是艰难的,转变是在于几年前,新加坡开始拨款扶持一些潮剧团体。”黄剑丰说。
南华潮剧社是幸运的,其前身是1963年成立的“南华儒剧社”,2018年庆祝成立55周年之际易名“南华潮剧社”(以下简称“南华”)。如今已经获得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主要辅助计划下为期三年的拨款,是唯一得到国家艺术理事会直接赞助的潮剧社团。
“靠传统老戏重复演很难吸引年轻人,剧本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新加坡方面也在着力解决剧本荒的问题。“黄剑丰告诉记者,“《情断昆吾剑》无疑是成功的,他们已经约我写第二出潮剧剧本了。”
林大钦是科举时代省内五位文状元之一,潮汕地区唯一一位文科状元,而像“出花园”(意即“成人礼”)等传统习俗都和他息息相关。
▲林大钦
“新剧本就是以他为主人公来展开的。”黄剑丰介绍道,选取“出花园”、金銮殿试、状元游街等几场喜庆的场景来创作,更能代表传统潮汕文化的精华。
很少人知道,“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这首传承至今的对联,也出自林大钦之手。“这些文化值得保留下来,而新加坡的剧团方面也非常欢迎。”黄剑丰说。
潮汕文化最终都会汇流到潮剧里面,并通过潮剧来弘扬,而潮剧也不停地在影响着潮汕文化。黄剑丰坦言,如果谁研究潮汕文化却不懂潮剧的话,那么只能说他研究的是不完整的潮汕文化。
潮剧应与时俱进在多方面寻求突破
“潮剧有其语言的局限性,在新加坡传承传统戏曲的难度不小。新加坡毕竟是一个移民国家,语言以英文和中文为主,造成家乡方言逐渐被遗忘。”黄剑丰说。
▲黄剑丰
当然,在黄剑丰看来,新加坡在传承潮剧的过程中就比香港等其他国家和地区好得多。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潮剧团名震一时,香港刻录光碟的技术非常高,很多优秀的潮剧唱片都是那时候留下来的。但是随着潮剧演员年龄增长,新演员青黄不接,当地的专业化潮剧团变少了,目前发展现状堪忧。
此次在和新加坡潮剧团的交流中,黄剑丰发现,新加坡虽然不是潮剧的发源地,却保留了唱词、曲乐等优秀传统,结合国情,在当地年轻人中培养本地演员,走出一条创新与传承相结合的道路。
对于未来潮剧的发展,黄剑丰认为,要留住潮剧剧种的根,根据网络时代的发展需求,与时俱进,在舞美、服装、灯光、道具等进一步寻求突破和不断提升。
来源:南方Plus
▼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