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有资格拥有幸福吗?外遇后强烈自责,心理师提供“1方法”原谅:谁都有情非得已的苦衷

我还有资格拥有幸福吗?外遇后强烈自责,心理师提供“1方法”原谅:谁都有情非得已的苦衷

换句话说,不必用“对/错”、“好/坏”这个标准来判断。为什么?因为这个标准只存在于理性“思考”中,并不在我们的“情感”当中。这么一来,即便是被社会视为禁忌的事,我们也都能够“理解”才对。

接下来介绍的案例,或许有人会觉得生气、无法理解,也或许有人会主张这样并没有错,我们心理谘商师很少去争论“对/错”,我们的目标是摆脱罪恶感,让人轻松一点。

这一节,我要介绍一个很适合用来探讨“原谅”本质的案例。希望各位能够以“对事不对人”的概念来看待以下的案例。

有一位离过婚的女子来找我晤谈。离婚原因是自己遇,然后遭到老公责怪而引起的。询问之下,我才知道她的父母在她年幼时离异,她是由母亲独力扶养长大的。

为了扶养她,母亲日以继夜地工作,也因此她常常一个人在家,觉得非常寂寞。

二十岁那年,她和大她十岁的男友结婚,对方是个经常出差、工作忙碌的人。两人一直没有小孩,她下班后回家,都是独自过夜,即便向老公诉苦,也只得到“工作啊,哪有办法,你就忍耐忍耐吧”的回答,于是心相当空虚。

这时候,她遇见一位对自己很温柔的男人,很快就被吸引住,没多久便发生关系。

但是,这个男人已有家室,她依然得独守空闺。这名女子对自己做过的事情、正在做的事情,皆怀有强烈的罪恶感。

“我这个样子,有资格幸福快乐吗?”她问我。恐怕她已经问过自己好多遍了。

“因为寂寞而外遇,不算是一种罪过吧。”我说。她做的事或许背叛了她先生,但我认为事属无奈,情有可原。换句话说,这是不得已的。

她叹了一口气,说:“虽然我没办法立刻接受你这种说法,但不知为什么,我觉得整个心一下轻松了起来。”然后,我开始问她童年的事,了解她内心寂寞的原因。

从情感角度来看,谅解情有可原的状况

一个年幼的小朋友在夜里独自等待母亲回家,这是怎么样的心情呢?闪电打雷、狂风吹得窗户嘎吱嘎吱作响的时候,又是怎么度过的呢?虽然母亲已经把饭准备好了,但每天晚上一个人吃饭,那是什么样的味道呢?还有,一直殷殷期待母亲回家,又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这名女子长大结婚后,依然过着与童年时代一样的生活。搞不好在等待丈夫回家时,便会想起童年的寂寞。

当然,大人的感受不会跟童年一样,但要是看到家人一起快快乐乐地走在路上,看到别人家中灯火明亮的模样,很可能会有一股胸口闷痛的感觉吧。

这种时候,出现一个很体贴自己的人,就算明知不可,恐怕也无法抵抗吧。处理罪恶感时,我建议以“为何如此不得已?”的角度来看待。因为我们的内心世界没有法律、伦理,也没有社会人情世故,只是“有那样的情绪”而已。

换句话说,不必用“对/错”、“好/坏”这个标准来判断。为什么?因为这个标准只存在于理性“思考”中,并不在我们的“情感”当中。这么一来,即便是被社会视为禁忌的事,我们也都能够“理解”才对。

如果当成“会这么做都是情非得已”,你就不会自责了吧?

不判断“好/坏”,去接纳与理解

这种处理方式称为“接纳与理解”。平心接受她说的话(接纳),然后“理解”为何她不得不那样做,这种态度才能帮助她。

这里的“理解”,不是理性的、逻辑性的理解,而是“感性”的理解。这点很重要。

换句话说,你会认为,不论是谁,只要心理状态同这名女子一样,那么,即便理智上明知不可,还是会做出同样行为。这个“接纳与理解”,在探讨“宽恕”时非常重要。

很多人会根据表面上的行为、态度,来判断其“好/坏”。但是,那样的行为背后,隐藏着不得已苦衷的情形并不少见。像这样,接受、理解自己做的事,才有可能原谅自己。

心理师想对你说

以善恶、对错判断一件事,是属于思考层面。如果我们关注内心(情绪),就会看到“情非得已的苦衷”。只要能够理解该苦衷,就能“原谅”自己。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

我猜您一定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