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光炎-潮汕名贤 蚁光炎(1879—1939)出生于广东省澄海市东里南畔洲村。出身贫苦,青年时期移居泰国谋生,后经营航运业和火砻(碾米)业致富,成为商界翘楚。他在事业有成之后,为旅泰华侨和泰国人民做了很多慈善公益事业,自家却过着俭朴的生活,赢得崇高声誉和广泛尊重,于1936年当选为第16届暹罗中华总商会主席。蚁光炎是因领导泰国华侨开展抗日救国运动而被日伪杀害的。在海外著名侨领中,他是第一个为祖国而牺牲的抗日英烈。
蚁美厚-潮汕名贤 蚁美厚,爱国人士,知名华侨。于1909年11月23日出生于广东省澄海县南畔洲一个贫穷家庭。1949年10月1日,他和李家庚等人一起登上天安门,时年仅39岁,是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侨领中最年轻的一位。
许地山-潮汕名贤 许地山(1893~1941),男,现代作家、学者。祖籍广东揭阳,出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的家庭。1917年考入燕京大学文学院,1920年毕业留校任教。期间与翟秋白、郑振铎等人联合主办《新社会》旬刊,积极宣传革命。“五·四”前后从事文学活动,后转入英国牛津大学曼斯菲尔学院研究宗教学、印度哲学、梵文等。
许士杰-潮汕名贤 许士杰(1920—1991),原海南省省委书记,广东省澄海隆都人,1938年2月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共,历任澄海县隆都区青抗会干部、中共潮安铁路区委书记、普宁县委副书记、潮澄县委书记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澄海县委书记,潮汕地委常委、部长,广东省委办公厅副主任,海南区党委副书记,肇庆地委书记,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广东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许崇智-潮汕名贤 许崇智(1886—1965),字汝为,广东番禺人,系广州高第街(今广州市北京路一带)“许氏”之后,广州许氏家族是清朝至民国年间存在于广州市的一个家族。被历史学家誉为“广州第一家族”。他们的祖先来自潮汕地区。粤军总司令许崇智。
许崇清-潮汕名贤 许崇清(1888—1969),出生于广州,他是广州许氏家族,祖先来自潮汕地区,堂弟是许崇智。许崇清是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教育家,早年留学日本,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参加起草《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许广平-潮汕名贤 许广平(1898—1968),笔名景宋,广东番禺人,籍贯为广东澄海。鲁迅的第二任妻子。1917年就读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预科,担任天津爱国同志会会刊《醒世周刊》主编,并在周恩来领导下参加了“五四”运动。1923年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成为鲁迅的学生。
许涤新-潮汕名贤 许涤新(1906.10.25—1988.2.8),曾用名许声闻,方志治平。广东揭西人。1933年,毕业于国立上海商学院(现上海财经大学),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社联研究部副部长、宣传部长、党团书记等职。1934年,任中共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组织部长。
谢国民-潮汕名贤 谢国民,1939年出生于泰国曼谷,祖籍广东澄海,泰籍华人,泰国正大国际集团董事长,卜蜂国际集团主要股东。1968年,谢国民成为正大集团的掌舵人。20世纪80年代,谢国民开始在中国投资。1988年,亚洲经济刊物《亚洲金融》称谢国民是“亚洲最杰出的企业家”。1993年,谢国民被聘为港事顾问、中国复旦大学校董。
谢慧如-潮汕名贤 谢慧如(1913—1996),生于潮安县官塘镇白水湖,14岁赴泰国,初在东北部的坤敬、万沛、挽贲等地从商;后到曼谷创办泰联企业有限公司,经营火磐、火锯、冻房、保险、堆栈、建筑、糖业、米业、麻绒和土产出口等;继而在东北部各府开设火磐10多家,并先后承办政府酿酒厂,创办舂蓬矿业有限公司和远东三环喽铅瓦厂。先后担任泰国中华总商会执委、永远名誉主席,泰国潮州会馆副主席、名誉主席,天华医院名誉董事长等职。为“汕头市荣誉市民”和“潮州市荣誉市民”。于1996年突发脑溢血去世。
谢海燕-潮汕名贤 谢海燕(1910.3—2001.11.21),原名谢海砚,笔名海燕行。广东揭阳榕城人。1929年毕业于上海中华艺术大学西洋画系;留学日本。先后任东南联大、国立暨南大学、国立英士大学教授兼艺术科主任。
赖少其-潮汕名贤 赖少其(1915-2000),广东普宁市人,斋号,木石斋。他独创的“以白压黑”技法,成为新徽派板画的主要创始人。解放后,历任华东美术家协会党组书记,安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板画家协会副主席,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美术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安徽省政协副主席等。
赵德-潮汕名贤 赵德,生卒年未可考。号天水先生,海阳人,祖籍广东潮安。元和十四年(819年)潮州刺史韩愈抵任,知州学停辨已久,致百余年来无士人赴京考取功名。于是,韩愈除请他为海阳县尉掌管军事之外,还请他主持州学,以督学风。韩愈离任后,赵德将平日所录韩愈的文章,共计75篇,整理编成《昌黎文录》。后来潮人将赵德附祀于韩文公祠中。
这位“天顶有星”的潮汕老人,今年105岁了! 天龄永享庆期颐 德辉彤史薪火传 农历正月十八是陈伟南先生105岁华诞 在此恭祝陈伟南先生 福禄天齐,身体安康! 从硕果累累的成功企业家,到功德无量的善长仁 …
这位潮汕人是海南第一任省委书记,曾主政肇庆、广州,深受人民爱戴 海南省,简称“琼”,位于国内华南地区,北以琼洲海峡与广东划界,面临北部湾与广西、越南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对望,东南和南部在南海与菲律宾、文莱、马来 …
郑信-潮汕名贤 达信(1734年4月17日—1782年4月7日),泰国吞武里王朝国王,又称吞武里大帝、郑信、郑昭、披耶达。属于华裔,原籍中国广东澄海县华富村(今汕头市澄海区上华镇)。父亲郑镛去世后,以财政大臣坡耶节基为义父,13岁入职宫廷侍卫,后来升为侯王。在位15年,收复北部的清迈和南部马来半岛一带的领土,统一了在国家沦亡期间四分五裂的泰国,恢复了阿瑜陀耶时代的疆域,并在1774年至1775年间再次指挥军民击退了缅军大规模的入侵。因从缅甸统治下复国有功,被誉为泰国历史上第4位大帝,18世纪泰国的华裔民族英雄。
郑午楼-潮汕名贤 郑午楼(1913年11月2日—2007年11月25日),祖籍广东省潮阳市沙陇镇东仙村。于泰国出生.曾就读于泰国培英、新民、易三仓等校,通晓泰、中、英三国文字。1950年与好友在曼谷创办京华银行,任该行董事长。青年时任泰国报德堂董事长,建成大型华侨医院,由于声誉高,历任泰国银行公会主席,潮州会馆永远名誉会长,泰国公益金委员会主席等职。
郑大进-潮汕名贤 郑大进(1709(己丑年)~1782),清代人,又名誉捷,号谦基,退谷。生于揭阳县梅岗都山美村(今属揭阳市揭东区玉滘镇),少时有神童之称。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历任大名府、河间府同知,正定知府,按察使布政使,两淮盐运使,浙江按察使,贵州布政使,河南、湖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官至直隶总督。任政期问,草除积弊,关心民生,所至颇具政绩。后加授太子少傅衔。二十二年任正定同知时,纂修了《正定府志》50卷,四十七年十月十九日病卒,乾隆帝御制墓碑,亲撰碑文,赐祭赐葬,追谥勤恪。主要著作有《爱日堂诗文集》和《郑勤恪公奏议》。
郑正秋-潮汕名贤 郑正秋(1889-1935)原名郑芳泽,号伯常,广东潮州人。中国电影事业的开拓者,我国最早的电影编剧和导演之一。青年时期郑正秋积极从事新剧评工作,1913年涉足影坛,编剧并参与导演了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1922年与张石川等创建明星影片公司,担任编剧、导演。主要编导作品有《劳工之爱情》、《玉梨魂》、《姊妹花》等共53部影片。
郭之奇-潮汕名贤 郭之奇(1607—1662),明末抗清官员,潮州七贤之一。字仲常,一字菽子,号正夫,别号若菽、玉溪子,自号三士道人,广东揭阳人。崇祯元年进士,历任福建提学参议,詹事府詹事,南明时追随桂王及永历跋涉于粤桂南交一带,抵抗清廷,累官至礼、兵二部尚书,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康熙元年殉难,清乾隆时赐谥忠节。著有《宛在堂诗文集》,文录入《耆旧集》。其诗共分十八集,为潮汕历代存世诗作最多的诗人。
郭真顺-潮汕名贤 郭真顺(1312-1436),出生于明潮州府揭阳龙溪都(今属潮州市潮安县),元末明初中国著名女诗人,120岁仍能写诗,125岁逝世,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女诗人。郭真顺出身书香,幼而淑惠,“虽老于谋者无以过”。出嫁处士周瑶后双隐田园。元明更迭时世乱,她屡助夫避祸,并以诗歌保全村寨,成为千古美谈。她相夫课子,三子皆成名士。郭真顺有诗词作品结集《梅花集》,佚。现存有120岁作的《归宁自序》2首,及《上指挥俞良辅引》、《渔樵耕牧四咏》、《赣州十八滩》等18首。
郭荣昌-潮汕名贤 郭荣昌(1933.09—2008.09),出生地为广东潮阳,原广东政协主席。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政协第七届、第八届广东省委员会主席、党组书记,原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
钟敬文-潮汕名贤 钟敬文(1903.3.30-2002.1.10),原名钟谭宗,广东汕尾海丰人。他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和民间文学、民俗学的研究和创作工作,贡献卓着。是中国民俗学家、民间文学大师、现代散文作家,被誉为“中国民俗学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