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书画 风鹏正举:著名书画家梁永琳

梁永琳,祖籍梅州,1958年生于潮州。字玉海,号山椒堂主人。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曾任《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高级编辑,是国内美术家协会理事、国内书 …

汪德龙:从银幕后走出的艺术家

承担近百部影视剧的美术工作,为《英雄》《十面埋伏》《千里走单骑》等国内外100多部影视剧题写片头……从事影视美工近四十载,八一电影制片厂高级美术师汪德 …

彭延年-潮汕名贤

彭延年(1009—1095)字舜章,号震峰,江西庐陵(今吉安)人,进士,是大文学家欧阳修的远房表弟。历任福州推官、大理寺评事、大理寺副卿、知潮州军事、大理寺正卿,任计30年。北宋熙宁元年2月至翌年7月,神宗帝命直秘寺丞,会修《英宗实录》。因与王安石政见相左,故被贬来潮为州府。在潮为官8年,颇有政绩,他减赋税,修筑韩江堤,治水救灾,击流寇、海寇,身先士卒,断指而不顾,与民生息,救民如水火,“城内挖井36口,解困汲绝”。泽及潮民,有功于斯,民颂曰:“解结理絮,惟我彭公;复我生我,有我彭公”。

陈元光-潮汕名贤

陈元光(公元657年—公元771年),光州固始人,生于显庆二年(657年)二月十六日。”仪凤二年(677年)继袭父职,任玉钤卫翊府左郎将,永隆二年(681年),授玉钤卫中郎将(官秩正四品下),并任岭南行军总管。进阶正议大夫,漳州史上的首位刺史。出生于颍川望族、开唐功臣门弟、将军世家。幼年时博览经书,贯通子史。长博通经史,自著兵法、射法服习之。年十三,领乡荐第一。

赵德-潮汕名贤

赵德,生卒年未可考。号天水先生,海阳人,祖籍广东潮安。元和十四年(819年)潮州刺史韩愈抵任,知州学停辨已久,致百余年来无士人赴京考取功名。于是,韩愈除请他为海阳县尉掌管军事之外,还请他主持州学,以督学风。韩愈离任后,赵德将平日所录韩愈的文章,共计75篇,整理编成《昌黎文录》。后来潮人将赵德附祀于韩文公祠中。

翁万达-潮汕名贤

翁万达(1498年—1552年),字仁夫,号东涯。明朝中期名将、诗人。潮州府揭阳人(今汕头市金平区鮀浦一带)。翁万达出身寒门,为嘉靖五年(1526年)进士。历任广西梧州府知府,陕西布政使,右副都御史衔巡抚陕西,兵部右侍郎总督宣(府)、大(同)、山西、保定军务兼莉粮饷,左副都御史、兵部尚书,右都御史、左都御史等职,曾参与平定安南莫登庸叛乱,后期统理北方边防,抗击蒙古俺答汗侵扰,统边五六年间,屡立战功。

郑大进-潮汕名贤

郑大进(1709(己丑年)~1782),清代人,又名誉捷,号谦基,退谷。生于揭阳县梅岗都山美村(今属揭阳市揭东区玉滘镇),少时有神童之称。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历任大名府、河间府同知,正定知府,按察使布政使,两淮盐运使,浙江按察使,贵州布政使,河南、湖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官至直隶总督。任政期问,草除积弊,关心民生,所至颇具政绩。后加授太子少傅衔。二十二年任正定同知时,纂修了《正定府志》50卷,四十七年十月十九日病卒,乾隆帝御制墓碑,亲撰碑文,赐祭赐葬,追谥勤恪。主要著作有《爱日堂诗文集》和《郑勤恪公奏议》。

蚁美厚-潮汕名贤

蚁美厚,爱国人士,知名华侨。于1909年11月23日出生于广东省澄海县南畔洲一个贫穷家庭。1949年10月1日,他和李家庚等人一起登上天安门,时年仅39岁,是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侨领中最年轻的一位。

柯华-潮汕名贤

柯华(1915—),原名林德常,1915年12月19日出生于广东省普宁市里湖镇棋盘村,中国外交官,燕京大学学生,1937年参加革命的战士,新中国首任礼宾司司长。

郭荣昌-潮汕名贤

郭荣昌(1933.09—2008.09),出生地为广东潮阳,原广东政协主席。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政协第七届、第八届广东省委员会主席、党组书记,原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

许崇清-潮汕名贤

许崇清(1888—1969),出生于广州,他是广州许氏家族,祖先来自潮汕地区,堂弟是许崇智。许崇清是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教育家,早年留学日本,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参加起草《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郑信-潮汕名贤

达信(1734年4月17日—1782年4月7日),泰国吞武里王朝国王,又称吞武里大帝、郑信、郑昭、披耶达。属于华裔,原籍中国广东澄海县华富村(今汕头市澄海区上华镇)。父亲郑镛去世后,以财政大臣坡耶节基为义父,13岁入职宫廷侍卫,后来升为侯王。在位15年,收复北部的清迈和南部马来半岛一带的领土,统一了在国家沦亡期间四分五裂的泰国,恢复了阿瑜陀耶时代的疆域,并在1774年至1775年间再次指挥军民击退了缅军大规模的入侵。因从缅甸统治下复国有功,被誉为泰国历史上第4位大帝,18世纪泰国的华裔民族英雄。

林若-潮汕名贤

林若(1924年10月-2012年10月7日),男,广东潮安人,中山大学文学院毕业,本科学历。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共广东省委原书记、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委员。

林大钦-潮汕名贤

林大钦(1511年~1545年),明嘉靖壬辰科状元。字敬夫,号东莆。潮州府海阳县东莆都仙都村(今潮州市潮安区金石镇仙都村)。幼家贫,聪颖嗜学。1532年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以母老乞归,结讲堂于桑浦华岩山,与乡子弟讲贯六经,究性命之旨。1540年母逝,哀伤过度而大病。1545年葬母于桑浦山之麓,在归途中病卒。

唐伯元-潮汕名贤

唐伯元(1540-1597),男,汉族,字仁卿,号曙台,广东澄海县苏湾都仙门里(今属溪南镇人)。生于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卒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 崇奉程朱理学,反对王守仁的新理学即所谓“心学”。

林超-潮汕名贤

林超,生于揭阳市区渔湖镇江夏村,字伯超,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家、毕业于中山大学,加拿大景观生态和管理学会终身会员、《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编纂委员会学术顾问、中国人文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的开拓者。

方方-潮汕名贤

方方(1904.6.1—1971.9.21),原名方思琼,广东省普宁市洪阳镇人。1925年5月加入共青团。192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 1930年方方进入闽西苏区,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留福建苏区,带领红军坚持三年游击战。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闽粤赣边区省委常委兼组织部长、省委书记。

许广平-潮汕名贤

许广平(1898—1968),笔名景宋,广东番禺人,籍贯为广东澄海。鲁迅的第二任妻子。1917年就读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预科,担任天津爱国同志会会刊《醒世周刊》主编,并在周恩来领导下参加了“五四”运动。1923年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成为鲁迅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