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瓷塑-潮汕工艺;

人物瓷塑


提起潮汕地区的人物瓷塑,人们自然会联想到潮州的枫溪,联想到潮州陶瓷界第一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钟鸣。陈钟鸣(1936—2008)1956年考进江西景德镇陶瓷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广东枫溪陶瓷研究所从事雕塑创作,1959年进广州美院进修雕塑专业。他是上世纪60年代汕头地区六大优秀艺人之一,曾任国家科委轻工组陶瓷专业小组副组长,广东枫溪陶瓷研究所副所长,省级非遗枫溪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突出贡献的专家。他是一位与时俱进的艺术家,数十载从不放下手中塑刀,创作的古今人物瓷塑作品在国际陶瓷精品大奖赛、全国陶瓷美术设计大赛、工艺美术展评中屡获殊荣,其清雅脱俗、独具一格的瓷塑表现风格,使之成为我国“南方瓷塑学派”的杰出代表,其名字及艺术成就载入《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名人辞典》。

我早就耳闻陈钟鸣老师的多件名作分别于上世纪70至80年代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广州陈家祠),但就一直眼所未见。今幸得博物馆隆重举办《万紫千红——潮汕平原孕育的民间工艺大观》,让我饱尝了一回艺术的盛宴。高27厘米的现代人物瓷塑《的诗篇》,创作于1977年并同时入藏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这是1978年入选全国工艺美术展览并发表于《人民日报》的名作。久闻此作,如今零距离欣赏,一饱眼福。生活是一切艺术创作的源泉,陈钟鸣老师生前创作了大量反映农村生活的作品,富有田园诗般的意境和浓郁的乡间生活情趣,以个性化的瓷塑语言,对人物形象作了诗意的刻画,反映了新时代生机勃勃的社会面貌。他随身带着速写本,随时随地从生活中捕捉人物最具个性特征,最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某一瞬刻”,把瞬间的动态美凝固成永恒的静态美。有一次晚造丰收,他同社员们一起来到田间参加收割,休息时无意中发现两个姑娘坐在稻草堆上对着一纸乐谱学唱新歌,他马上掏出速写本把这个动人的镜头记录下来。这就是《新的诗篇》的生活素材,塑造的人物洋溢着青春的美丽和在的朝气,令人击节。说陈钟鸣老师的瓷塑现代人物是天工清新,那古代人物更是各臻其妙,他创作的古代题材,历史人物、神仙佛道、民间传说,还有众多的古装仕女,或仪态端庄,或温文尔雅,或婀娜多姿,或亭亭玉立,极具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彰显其清新典雅的艺术风格。瞧!1983年入藏博物馆的仕女《清泉》,高29厘米,从人物清纯秀丽的面容和吹笛的情态来看,似乎就是一首“无声的诗”,脚下喷涌而出的朵朵水花,意境深邃,使人恍若置身于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诗情画意之间。此件人物瓷塑创作于1981年,从构思、造型到表现手法,在陈钟鸣老师的仕女瓷塑作品中,可谓是独具匠心之佳构。洁白瓷釉的人物细腻素雅,与多窟窿的黑灰“太湖石”形成对比,一素白一黑灰,一细腻一粗糙,两者互相衬托,相得益彰,在1982年全国陶瓷美术创作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陈钟鸣老师的仕女瓷塑,除了以常见的民间传说、戏曲故事入题,更喜以古典名著、诗词为题进行创作,注重作品的内涵和艺术形式的表现,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1984年创作的《金陵十二钗》是他古代人物瓷塑艺术水平的代表作,次年一月在香港举办的“中国陶瓷展销会”上赢得各界高度评价,并获全国美术瓷一等奖。陈钟鸣老师对《红楼梦》情有独钟,在认真研读原著的基础上,从中提炼出“黛玉葬花”、“宝钗扑蝶”、“凤姐设局”、“可卿春困”、“元春省亲”、“迎春诵经”、“探春结社”、“惜春描图”、“湘云眠芍”、“妙玉奉茶”、“李纨课子”、“巧姐出逃”等十二个典型情节,成功塑造了“大观园”里十二个女性的喜、怒、哀、乐的动人形象,或大或小,或坐或站,或俯或仰,或正或侧,高度自24厘米至38.5厘米,高低不一,一人一石一花,发髻和头饰无一雷同,举止矜持,仪容典雅,风姿柔美。在陈钟鸣老师塑刀下,这十二个人物有的横瞟凤眼、愁容郁结、执笔凝思、睡眼惺忪,有的愫心娴静、母爱跃然、神色仓皇……每一个眼神可谓刻划细腻,各臻其妙,令人叹服。此外,用梅花、牡丹、芍药、海棠、莲花、玫瑰、菊花和三角梅等朵朵活色生香的瓷花衬托人物的不同性格,以梅花隐喻林黛玉的清高愤俗,以牡丹花衬托贾元春的荣华显贵,以睡莲示妙玉潜心之洁……朵朵瓷花薄如纸,细似丝,枫溪独具的瓷花捏塑艺术与人物瓷塑融于一体,可见匠心独造之妙。这些人物塑造刀笔简练,以简驭繁,线条流畅,疏密有致,既有精雕细琢,又有夸张写意;既有传统的典雅之风,又有现代的张扬之长。在色彩处理上以白釉素彩为主,人物面部和服饰略施彩釉,既体现枫溪瓷质洁白的特色,又符合一贯素雅深邃的艺术风格。拜读陈钟鸣老师的数件瓷塑名作,新我耳目,开我胸襟,让我为之激动。倍感大师塑刀下的人物容貌娇美,衣饰秀美,动态优美,神情妩媚,清新素雅的美学风格正是他对瓷塑艺术的一种奉献。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

我猜您一定喜欢的: